🌹 兄弟情🌹
黑龙江大庆•卢政连
大哥长我十五岁,年近八旬。上个月大哥过生日,我回了老家。
我家原来住在哈尔滨市道里区,1955年秋下放到呼兰县大用乡刘江村李家洼子屯。从城市来到了乡村,由城市户口变成了农村户口,也就说全家人都成了农民。
我1958年出生,大哥对我一直是疼爱有加,关怀备至。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这个刚从城里到农村,且劳动力少的家庭来说,生活困难可想而知。当时家里的一点点粮食都给了我吃。我的食物是将小米和苞米炒熟以后,碾成面儿来做米糊,这就是我的主要食品。
在我三岁的时候,家住双城县城的四姨(无子女)来到我家要领养我。大哥和其他的哥哥姐姐含泪对爸爸妈妈说,家里有一口吃的也要给弟弟,就是饿死,我们全家人也要在一起,不能让老弟弟走。这件事是我后来听说的。
大哥初中毕业便开始在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样,家里的生活、经济状况略有好转。没有多长时间,大哥又当上了出纳员。
当时人们称这叫“财粮”。大哥每年秋天跟随车队到八、九公里外的镇上去送公粮。每天三、四毛钱的补助费,买几个烧饼,也舍不得买菜。就是这样,每天也要给我带回来一个或者是半个,让我一饱口福。
1966年,大哥当上了民办老师,我也是在这一年秋天上了小学。冬天扬风下雪,天气很冷,大哥经常背着我上学、放学。
1975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当时在生产队兼职防疫员(给猪鸡打针)。1976年的4月被推荐去县里的“五七大学”学兽医。大哥为我打点行囊,晚上捆行李,第二天和我一起步行两个小时,又坐半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呼兰县五七大学。我这是第一次出远门儿,他不放心,一直把我送到学校。
1977年11月恢复高考,我考入了技校,1978年3月去上学。大哥又是帮我收拾行李,然后送我到位于双城县的松花江农机技工学校去学习。
进入90年代家里装了电话,哥俩经常电话联系。大哥退休以后,每年和大嫂都到我家来住上几天,尤其是最近几年,我考了驾照,有了私家车。去车站接送并开着车拉着他们到附近转一转。
大哥过生日的当天晚上,我们睡在火炕上,从晚上8点一直唠到12点,感觉到有很多的话要说。
是啊,兄弟之情是永远也唠不完的。
中间是大哥,左面是二哥,右面是本人。(摄于2019年7月)
前排是三兄弟,后排是三妯娌。(摄于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