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 楼 轶 事 》
文/夏广忠
诵读:雪儿

今年仲春,在西土城边露雨轩茶楼二层的念佛堂,与诗友们一起品香茗、尝素食、听梵呗。虽只半日,却能感受到我国文化史中,诗、茶、禅密不可分的"茶禅一味“了。
其间,与诗友用王梅的手机分享她朗读《江南静守三月雨》的录音。当听到“梅子是青涩的"这句时,我便借王梅在微信群"梅子"的昵称,玩笑的说:“眼前的梅子分明桃花般焯约女士,怎么说是青涩的呢“?王梅也随之打趣:"那就请您写一篇不青涩的,我也来读岂不恰好"。

在"天合“,我素知王梅有很好的文艺天赋,她朗诵的《青衣》和《无字碑歌》声情并茂。与京梅、长玉等诗友表演《阿嫂交党费》,她饰演主角也像有专业的范儿。还记得几年前,她在"天合"朗诵《再别康桥》,这本是一次平常的展示演习,她却认真的穿了一件浅蓝色旗袍,戴一顶白色绣花的宽檐礼帽,从扮装上就先与诗中人物融合一体了。
时日匆匆,当我再想起在露雨轩茶楼念佛堂的事时,临到笔端却又犹豫不定起来。因为我这个北方佬,从自小在街边店铺,还是至今在若大的超市,都没见过江南新鲜红熟了的梅子。

于是,虽然《诗经.尔雅》里说:“五色沃土,其木宜生梅李"。但我却常把梅、李混淆为一物。比如,我当年在陕北洛川插队,一次与几名知青从水库工地去县城购物。沿河谷走到塬上见有一片李子林,不高的枝条上结了很多红亮亮的的果子,甚是诱人。我便朝着林中窝棚里看林人喊:“老乡,这儿的梅子卖吗“?"卖咧!"看林人答复后,我即花四毛钱心满意足的买了两斤。随后大家边走边吃,都夸这梅子真甜。其间竞无一人纠正我指李为梅的谬误。

我这样想着写着,又记起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还记起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含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描述。但这都是写有关青梅的故事,为什么不写红的熟的梅子呢?
为此,我便从手机百度里去查,方知江南的梅子红熟于六月主酸微甜,北方的李子成熟在九月主甜微酸。而且在北方,与我一样梅、李不分的人很多。
至此,我循着"茶禅一味”的思路,似乎在茶楼上能远眺到江南的青山绿水间,有一片片挂满红梅的梅林。遂不禁咏叹:五色沃土,宜生梅李,香雨花云,陶然天合,其美无量矣!
(2021年4月初稿,8月再稿)


杨京敏(网名:雪儿),全国艺术水平考级朗诵专业高级教师。曾获2020年北京市“为爱发声”朗诵大赛冠军。第五届放飞梦想北京朗诵大赛一等奖,美文原创一等奖。昌平朗诵艺术节朗诵大赛冠军,2019网络朗诵大赛美文原创网络十佳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