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园林六十家》系列作品
国宝《二十四泉草堂图》追踪记
——王苹与二十四泉草堂(下篇)
侯林 侯环
济南作为自古以来的园林城市,美如罨画,然而,在历史的过程中却有不少园林湮灭无存,且府县志中亦无记载。许多年来,我们依据府县志和明清别集,深入发掘,索隐钩沉,写成《济南园林六十家》。今在风香历下推出,期与读者诸君共享。
按语: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究竟有几幅?内容为何?后来又流落何处?本文作者通过详尽考证,一一作了解答。另外,本文首次提出了济南二十四泉草堂文化的概念,并强调指出:要加强对二十四泉草堂文化的开发与研究。
笔者曾经许多次地想过:当年济南先贤王苹的《二十四泉草堂图》,即便只有一幅能够保留下来,单凭图上那些国内一流二流诗人的题诗,也会成为举世罕见的国之瑰宝的。
其一:王苹的《二十四泉草堂图》共有三幅,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别为,第一幅王安节作,第二幅方伸作,第三幅高树嘉作
今天如果要问:二十四泉草堂图有几幅,图作者与题诗者为何人?后来又流落何处,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有金陵画家王安节一幅,而对三幅作品的内容和流传下落,更是一头雾水。
近几年,笔者从乾隆末年山东学政翁方纲的济南诗文及其他清人别集作品中看到,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至少有三幅。
翁方纲在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图后歌》的诗中吟诵道:
“王子草堂图屡作,今题第二曩第三。”

书影: 翁方纲《二十四泉草堂图后歌》
这就是说,王苹屡次找画家画他的二十四泉草堂图,我们看作第二幅的其实已经是第三幅了。
要搞清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的来龙去脉,翁方纲是个关键人物,他虽比王苹晚出七十余年,但他却先后两次为当时尚流传在世的两幅《草堂图》作过题跋,这两图分别为江宁高树嘉和大兴方伸所作,另外,翁方纲还作有许多以此为题材的诗歌,为我们今天对这一史实的考证留下诸多线索。
根据这些诗文记载,我们能够叫出画家名字来的,就已经有三幅了。

翁方纲画像
依照时间顺序,第一图为金陵画家王概王安节所作:
“第一图出王概手,使我读记怀江南。”
(翁方纲《二十四泉草堂图后歌》)
王概(1645——1710)初名丐,字安节,号东郭。浙江秀水人,侨居金陵。能诗,尤工山水,画成辄自题识。曾与李渔合编《芥子园画传》。篆刻直追秦汉,亦精刻竹。著有《山飞泉立堂文稿》《高座寺志》《澄心堂纸赋》《太岳太和山纪略》。并曾助纂《江南通志》。
王概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也是诗人,与王苹颇有共同处。本图作于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据翁方纲《跋<二十四泉草堂图>》:
“秋史《蓼谷集》有乙亥(康熙三十四年——笔者注)冬自作《图记》云:去年,客于江宁,属吾家安节为图。此其第一图也。”
据济南已故学者李永祥先生所撰《王苹年谱》: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王苹三十六岁,随颜光敩检讨视学浙江……此次南游,至江宁(金南京),遇同宗画师王安节,叙所居济南二十四泉之风貌,嘱其为图。”
颜光敩(1659——1698),字学山,山东曲阜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康熙三十三年主浙江乡试,寻擢浙江学政。
王苹《二十四泉草堂集》收有本年所作《江宁留别吾宗安节》诗:
红叶正当秋寂寂,白门偶对去堂堂。
与君旧雨来穷巷,为我新篘下短墙。
处世过于登剑阁,修名浑似閏黄杨。
殷勤醉语笺天客,莫道狂夫归更狂。

书影:王苹《江宁留别吾宗安节》
诗中,王苹在临别江宁时对为他作画的王安节表达了一片深情。
遗憾的是,王安节所作第一图后落谁手,当时即已无人知晓。
翁方纲在《又跋<二十四泉草堂图>》即言:“但不知王安节所作第一图今落谁氏耳!” 翁方纲比王苹晚出七十余年,这就是说,此图在乾隆中期,即已不见踪影。
第二图为北京大兴的方伸所作。
方伸,字一峰,号月村,在京师一带名气很大。
翁方纲有诗咏道:
月村丹青噪畿辅,不载张庚画家谱。
此图构思在都门,王子握铅怀故土。
画泉画堂皆画雪,王子本不因人热。
吟来望水冻模糊,想值燕山雪时节。
(《二十四泉草堂图后歌》)
本诗不仅写了画家的声望(尽管在张庚的画家传《国朝画征录》中没有他的名字,但他在畿辅一代却名声大震,无人不晓),而且交代了作画的地点(都门)、时间(燕山雪时节)、画作的内容(画泉画堂皆画雪),以及王苹看到画作的感动(握铅怀故土),还写出了王苹的个性:画作为什么会“画泉画堂皆画雪”呢?是因为王苹清高孤冷、不同流俗的性格使然。
至于本图作于何年,翁方纲在这幅画作的“跋”(即《跋<二十四泉草堂图>》)中说:“右历下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大兴方一峰画,画中不系岁月。”
但他又在本文中考证说:“今此卷,方一峰画者,有辛巳吴题,壬午何题,癸未吴记,则此图当作于四十年辛巳。其癸酉田山姜诗,盖寄诗在前,图成装入者也。此为第二图矣。”


书影:翁方纲《跋<二十四泉草堂图>》(方伸作图)
考之王苹《二十四泉草堂集》,此图作于康熙四十年无疑矣。盖王苹于四十年四月四日抵京,为好友黄健可校订诗集(有《四月四日抵都下与黄户部健可话旧四首》),访因《桃花扇》上演刚刚(三十九年)被免官的孔尚任(《雨阻孔户部岸堂赋赠》),同时请方伸为此画。《二十四泉草堂集》有诗人辛巳年所作《东方学博一峰为草堂作图》诗,可资为证:
老屋三间破水东,日来正在菜花中。
儿童自数新慈竹,门巷曾过旧醉翁。
乔木风霜如庾信,草堂岁月是卢鸿。
凭君为写荒寒景,妨却吟窗几日功。
此图的题记多为当时在京师的文坛显赫人物,“盖此卷之迹,多出于前后数年中京师所题,故东塘(孔尚任——笔者注)有‘燕台旧好’之语。”(《跋<二十四泉草堂图>》)
这幅作品在后来的流传中有许多曲折故事:这幅画作后来为当官当到江苏布政使的历城人方昂所藏,但不慎毁于火。
方昂(1740——1800)字叔驹,一字坳堂,号訒庵。济南历城人。为济南名士方起英之子。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五十四年授江西饶州知府,五十五年,擢授江苏苏松道,嘉庆五年,以积劳卒于江苏布政使任上。
对这幅作品,方昂视若珍宝,四方寻求名人题记。当时的题跋者,就有翁方纲、钱大昕等名流雅士。
在《跋<二十四泉草堂图>》中,翁方纲曾记下发生在江西南昌的生动一幕:“方子坳堂为秋史乡人,官居京师十余年,与予乐数晨夕,联榻寻诗,非一日矣。今予校士来江西,而坳堂出守饶州,携此卷来属题。江城聚首,挑灯感旧,不啻诸先生唱酬追忆之怀也。”

万竹园一角
第二年,方昂擢江苏苏松道,恰好,学术界的大师级人物、比方昂年长整整一旬的钱大昕在苏州紫阳书院担任主讲。方昂当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于是,钱大昕欣然为该画作《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方观察所藏》诗一首。后来,画不在了,而诗还在,它被作者收在自己的诗文集《潜研集》中。该诗为济南的泉水文化增添了色彩和份量。
至于此画的“毁于火”,我们也是从翁方纲的诗里得知的。诗的名字是《题王秋史禅喜图二首》之一:
……
月村画仿佛,望水吟模糊。
苍然雪意中,万景一团蒲。
此帧六丁取,此梦西江俱。
诗的前四句,让我们看到了画作的内容和风格,确实不同一般也。而在“此梦西江俱”后,翁氏有段注文:
“己酉秋,在南昌题坳堂所藏大兴方伸月村画二十四泉草堂图卷,今闻已毁于火。”
呜呼,何等不幸也,若王苹有知,也当泪洒九泉!
第三图为江宁高树嘉所作。关于作者,翁氏有这样一段介绍:
“高树嘉为蔚生子。蔚生名岑,兄康生名阜,并有画名。然其时称‘金陵八家’者,谓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造、谢荪,而康生不与焉。”(《跋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书影:翁方纲《跋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高树嘉作图)
至于此画作之日期,翁氏反而在另一篇为方伸图所作的《跋<二十四泉草堂图>》中说:“予曩曾题江宁高树嘉所为《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其图作于康熙四十五年丙戌。”这幅画上,有周永年作的记,“数百言”,而“述是图原委最详。”又有王士禛的亲笔题诗(或题记),翁氏称:“渔洋师题于第三图者,是其亲笔。此卷(指第二图)则渔洋门人陈子文代笔。渔洋为刑部尚书,而陈子文以户部郎中分司大通桥时也。”第三图当时在“莱阳初颐园编修斋中。”(均见《跋<二十四泉草堂图>》)
其二:道光间韩崇在济南古董铺所得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经笔者考证,恰为方伸所作之第二图,由此得知,所谓方昂所藏草堂图“毁于火”的说法纯属“传闻”。第二图道光年间依然完好无损
据笔者所见,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最后一次展露身影,是在道光十一年。这年四月,曾在嘉庆朝任刑部尚书的江苏元和(今属苏州)人韩崶,此时虽然已经以病休致,然而却要进京为皇室祝嘏,他由老家行经济南,特地在任泺口批验所大使的弟弟韩崇(字履卿)官署,住了整整两个月,期间遍游济南名胜。让他更为惊喜的是,酷爱金石文物的韩崇竟然在济南的古董铺里购得一幅王苹的《二十四泉草堂图》,韩崶欣然为之题诗,并在诗的“引”中叙述了韩崇得图的经历:
“秋史名苹,济南名士,为渔洋先生姪,成康熙丙戌进士,以母老不赴选。所居草堂为明大学士殷文庄旧址,秋史养母著述其中,有“黄叶林间自著书”句,新城呼为“王黄叶”。此图不知落谁氏之手,履卿得之骨董肆中。图后有新城题五言律一首,即次其韵书后。”
韩崇得到此图的时间、地点、过程都介绍的十分详细。尤其是,韩崶看过图中的王士禛题图诗,还写了一首和韵诗,书于图上。正是这首和诗,让我们可以认定这幅图正是大兴方伸所作之第二图,也即传闻中方昂所藏“毁于火”的那幅。
我们且看韩崶《题王秋史先生二十四泉草堂图并引》:
昔贤棲隐处,二十四名泉。
黄叶著书地,白华洁养年。
照人余水墨,过眼空云烟。
嗜古今吾弟,携看华鹊前。
清道光七年二十四年续刻本《还读斋诗稿续刻》卷五

书影:韩崶《题王秋史先生二十四泉草堂图并引》
原来,王士禛的题图诗共有两首,分别题于第二图(方伸作)与第三图(高树嘉作)之上(见前所引翁方纲《跋<二十四泉草堂图>》,其略曰:王士禛题于第三图之诗,是其亲笔,而题于第二图者,乃其门人陈子文代笔)。而打开《王士禛全集》,这两首诗恰恰标有次序,第一首为《题……》,第二首为《再题……》,我们且看其第一首《题秋史孝廉二十四泉草堂》:
草堂负西郭,闻是旧平泉。
将相邯郸枕,纷纭庆历年。
清溪带茅屋,古木剩寒烟。
惟有金舆色,朝朝落槛前。
《王士禛全集》诗文集之六 蚕尾续诗集卷六
韩崶之诗,恰与王士禛此诗用韵相和;而王士禛此诗是题于第二图之诗,由此可知,道光间韩崇所得为方伸所作之第二图,盖无疑矣。以此可知,方昂所藏之第二图并未“毁于火”,只是换了主人。这使我们稍稍得以心安。
其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梳理出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的下落
第一图(王安节图)在乾隆中期,即已不见踪影。
第二图(方伸图)道光间在韩崇处。
韩崇(1783—1860)字履卿、元芝,号南阳学子,室名宝铁斋、宝鼎山房。清代元和(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官山东泺口批验所大使,乞终养归。著有《宝铁斋诗录》《宝铁斋金石文跋尾》等。此图显然已随主人携归江南。
第三图(高树嘉图)嘉庆间在“莱阳初颐园编修斋中。”
初颐园,大名初彭龄(1749——1825),颐园其字。登州府莱阳县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御史、通政使、福建学政、云南巡抚、山西巡抚、兵部尚刑部尚书等。能诗文。喜藏书。

绿柳掩映、泉水琮琤
其四:建构二十四泉草堂文化,加强草堂文化开发研究
王苹《二十四泉草堂图》极为珍贵,这不仅是画作本身,还有那么多的名人题诗与题记。然而,历代济南府县志所载,却只有王士禛、吴雯、唐梦赉、沈廷芳、翁方纲五位诗人的四首题图诗与两篇题记,其他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些年,笔者从清代别集中不懈地寻找,又得十七位诗人的十八首题图诗。
这样,《二十四泉草堂图》题诗与题记之作者,能够在今日查到的,一个不全的名单,便有二十三位清代著名文士。其作品达到二十六首(篇)。这些作者是:
唐梦赉、吴雯、田雯、王士禛、杜首昌、孔贞瑄、李尧臣、王戬、刘中柱、汪士鋐、朱缃、王式丹、成文昭、汤右曾、顾嗣立、冯浩、钱大昕、王文治、姚鼐、翁方纲、沈廷芳、周永年、韩崶。
因画作流失,还有多少不知名的名流大家业已难以考证,只能付之阙如了。
据统计,今天我们可以找到的,以二十四泉草堂为题的泉水诗计有九十多首,除题画诗外, 尚有后世众多的咏怀之作。这一现实告诉我们:由王苹的二十四泉草堂(宅)、《二十四泉草堂集》(书)、《二十四泉草堂图》(图)、以及当时及以后的二十四泉草堂诗文作品(诗文),这四个层面的丰富人文内涵,实际早已形成济南的二十四泉草堂文化,它是济南泉水文化也是济南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今后理所当然地要强化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这一现象对今天的启示还有:当年王苹为了留住自己家的历史风貌,先找画家作画,再组织诗人写题画诗。他可能不会想到此举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同样的例子还有桂馥在五龙潭潭西精舍组织文人宴游活动,使得潭西精舍留下数量众多的诗文作品,还有阮元在大明湖小沧浪也当作如是观。因而,今天,要发展泉水文化,还是要有意识地组织文人活动,以扩大和繁荣泉水作品的创作,须知,历史上,有好多文化盛事都是组织出来的呢!
(未完待续,下期为本文附录,将全面展示济南府县志未曾收录的王苹《二十四泉图》精彩题诗,以飨读者诸君)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