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雨(1905.1.21—1997.1.5.),原名孙铭传 ,字守拙,号子潜,祖籍浙江省诸暨市,出生于上海,中国现代“新月派”诗人、翻译家,民盟成员 ,“清华四子”之一。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达德穆斯学院,1928年获高级荣誉毕业。1928-1930年在耶鲁大学研究生院专攻英文文学。1930年回国后,所任武汉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青岛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英文文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新诗库·孙大雨卷》《孙大雨诗文集》《屈原诗选英译》《古诗文英译集》《英诗选译集》以及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罕秣莱德》《黎琊王》《奥赛罗》《麦克白斯》《暴风雨》《冬日故事》《萝密欧与居丽晔》和《威尼斯商人》。还曾用英文古韵文译了屈原的《离骚》及宋玉、潘岳、刘伶、陶潜、韩愈、苏轼的诗歌和散文。他对新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音组”说,成为新诗格律翻译的基础理论。
1、《一支芦笛 》 孙大雨
自从我有了这一支芦笛,
又望得西天乌乌的发黑;
我生怕人天各界要心惊。
我只须轻轻地吹上一声,
山中海上不曾见的奇禽,
都会飞舞着纷纷地来朝。
要是我随口吹上了两声,
几多骇人的失望与欢欣;
少年人顿时变成了衰老。
我假如放胆吹得第三声。
吹落那一天的日月星辰,
弥勒拍手兮麻姑哈哈笑。
自从我有了这一支芦笛,
又望得西天乌乌的发黑;
我生怕人天各界要惊心。
(原载1930年8月10月《新月》月刊三卷十期)
2、《海上歌》* 孙大雨
我要到海上去,
我要看海上的破黎。
太阳出在篷东,
点点滴滴的大星儿渐渐消翳。
我要到海上去,
我要看海上的风波。
大山是一声喊,
山坳里不时浮出几只海天鹅。
我要到海上去,
我要游水底的宫廷。
沙鱼披着银甲,
响螺同海蚌在石窟底下吹笙。
我要到海上去,
我要会海上的神仙。
好像是在海上,
我寻了许久寻到虚无缥缈间。
(原载1928年4月10日《新月》月刊二期)
* 此诗约作于1926年8 月,在"麦钦莱总统号"海轮上赴美留学途中,当时作者二十一岁。——编者
3、《夜秋》 孙大雨
秋阴,
月影低徊。
孤灵?
孤灵,
墓草凄菲。
来去。
来去,
静夜丧钟,
不已。
不已,
豁裂一声!
惊起 ……
惊起,
舞影憧憬,
月灭。
(原载1924年10月《清华周刊·文艺坛刊》)
4、《招魂》 孙大雨
你去了,你去了,志摩,
掩护着你向那边
一去不再来的莽莽的长途。
没有,没有去,我见你
披着淡淡的朝阳
倏然的显现,又倏然地隐避。
快回来,百万颗灿烂
那去处暗得可怕,
一片沉死的静默,你过得惯? ……
1931年12月2日于北平
5、《阳春》
莎士比亚著 孙大雨 译
苦碎米荠花发一片银白,
装点得芳草地绮丽又斑驳,
嘲笑着已娶的汉子,因它唱
克珂,克珂!——啊,恼死人,
欢乐的百灵是农夫的时计,
小姑娘漂洗她们的夏衬衣,
嘲笑着已娶的汉子,因它唱
克珂,克珂!——啊,恼死人,
——《爱情的徒劳》中之歌
1980年3月10日译
孙大雨著;孙近仁编. 孙大雨诗文集[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12. 第371页
(录自赵青山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