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章 重要线索(一)
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Si和L都纷纷响应,只有S犹豫不决。我、L和Si与S性格大相径庭,尽管还是走到了一起。S向来顾首顾尾,犹犹豫豫、“阴险毒辣”,其实他这个人很善良的,就是有一点小心眼。
可是这一次S可真是多虑了。肯定不会有人怀疑我们是凶手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五六岁的小孩儿呢。那么到底是什么让S有所顾虑呢?我实在是猜不出,便说:“你要是不想去就算了,我们三个人还是应付得来的。”我当然是指在Y老师家进行数据测量,回来要建立数学模型。
M老师听了我的意见后,并没有反对,而是默默地答应了一声。
毕竟Y老师还是M的恩师呢!这时,L忽然提议:“要不要让A也去?”我也早有发展A加入的意思,而且S又不愿意,多一个人也好,就点头同意了。
虽然S坚决不去,但我还是抱着希望地做思想工作:“你说党和人民怎么就白养活你了啊?就这么一点觉悟?要不说中国的发展还要100年呢!素质太低!”这好像不是思想工作了,变成思想教育了。
S也不与我争,侧着脸默默地看着远处。终于扭过头来,用极不情愿的语气说:“A去不去?”听到这个问题,我们都有些莫名其妙,愣了一愣。
“A去不去!”他看着有点抓瞎。
“我们三个一致认为可以发展……”
“那我更不去了。”我那个“A”还没有说出口,S甩下这句话扭头便走了。
终于在星期日的上午,我们按预定计划在校门口集合了。我和L来得最早,而后Si、A和M老师也陆续到达。就当我们决定出发的时候,远远的竟然走过来了S。
S也能来,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你终于觉悟了?”
“我们到底去不去?不去我走了啊。”S狠狠地说。
我们徒步去Y老师的家,那么到达之前,就由M老师来介绍一下。
“Y老师的房子是一幢很大的别墅!就在西面那座山里。”其实我们的家、我们的学校都在这座山脚下,这座山没有名字,不过很久以前人们就叫它“西山”。但是据我所知,西山上面没有什么房子,更不要提别墅了。
“你们还记得我上回说,Y老师除了给我的信以外还有一份遗嘱吗?你们知道上面是什么内容么?”说到这里,M老师的腰直了直,胸也挺了许多,一副十分得意的样子。
“通过这份遗嘱,我得到了他的房子的一份所有权。”我们都吃了一惊。“现在呢,Y夫人和儿子都不再住这里了,相当于这房子就是我的了,毕竟死过人的房子不是很好卖嘛。”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卖房子呢?”L一本正经地问,“还有,他们去了哪里呢?”L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主动打断别人讲故事。
“他们去了国外,不打算再回来了。”听到去“国外”,L的眼睛暗淡了一下。我急忙转移话题。“移居国外”一类的话题老是会让L很郁闷,怎么哄都哄不好,弄得我也很郁闷。
“Y老师是不是很有钱啊?”
“哈哈哈,Y老师是商场世家,”M老师说,“他们家族从明朝中期就开始经商,在江南一带很有名,后来家产越来越多,清朝中后期,陆续转移到国外了。他本人也是在欧洲出生,取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到祖国。”
“可是为什么他只是当老师呢?商务由谁打理呢?”L.又问。
“好像是还有个哥哥,反正他们家亲戚很多,这些我也不是很清楚。”

过了一会儿,我们谁也没有说话,似乎是没话说了,可又好像故意有什么事不讲出来,在等待别人引起新的话题。
突然,M老师伸手一指:“瞧,那里就是了。”
这真是一栋怪房子。房子的样式上来说,绝对不是普通的别墅,更像一栋单元楼,方方正正,就像一块橡皮立在这绿色覆盖下的小山谷中。而这房子的用料、花纹、装饰等等又像是一座城堡,哥特气息十分强烈。
一进门,我明显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忽然有一种把Y老师房间立刻测量完的冲动。扭头看看,L和A也是一样,A甚至说到:“我们还在等什么!”便带头向楼上跑去。
A的眼神可真好,Y老师的房间那么隐秘,需要穿过一个房间才能到的,A竟然直接就找到了。
这个房间虽然在角落,但是内部却十分宽敞。正对着房门的就是一扇非常大的窗户,窗台很宽,甚至都延伸到了墙外,上面有一张照片。我仔细辨认,那张照片上的人似乎是——X。
不知怎么的,猛然想起,今天——没有带药来!我立刻对M老师讲。M老师平静的说:“没事,”我吃了一惊。“这里有些药品,一会我可以配给你。”我舒了一口气。
“老师,这房子现在只有你一个人住吗?”Si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Y夫人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了几个佣人。我也不是天天住在这里,我是住在学校的,而现在那些佣人每个月来打扫两次。所以这里看上去还不是那么颓废。”
Y房间房门边的墙上贴着许多的纸片,乍一看好像许多便条,就是差不多64开大小。但是上面并不是什么备忘内容,而是许多的画,画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更像是哪个科幻画家的信笔涂鸦。但是其中的一张却十分眼熟——就是让我中毒的那个蜘蛛不蜘蛛,蝎子不蝎子的Q生物。

这房间依然保持着案发时的样子,这总让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这里保养得的确很好,窗子附近确实有些许血迹。但是血迹和血迹当然不一样,这是L指出来的。
“看这里!这里有一点溪跷。”我立即过来,而A和Si仍然痴迷的敲打着墙壁,想找出什么机关暗道。L分别指了两处血滴说:“你看这两个不一样。”
我看了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比较大,另一个比较小。“没有什么啊。”
“这个,”L指了指较小的血滴,“是圆的。”他又指着大些的说:“这个边缘是锯齿的。”
我恍然大悟,血滴滴下的高度可以引起血迹边缘的不同。较低处滴下,血迹呈平滑的圆形,而当血滴相对平面的高度高于一米时,血迹的边缘就是锯齿状的。也就是说,一滴是较低的地方滴下的,而旁边的一滴高度却提高了很多,确是很蹊跷。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另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在那锯齿边缘血迹的旁边有一块圆形区域。直径大约15厘米。因为日晒,窗台的其他地方的木质早已褪了色,而这一块却依然色泽饱满。
当我们意识到血滴是从高处滴下时,很自然地抬头看,看到了那一扇破碎的窗户。这里的窗户很古典,是那种双页六格的木框窗户,而现在很多房子的窗户都是塑钢的推拉式了。破碎的就是右页的中间一格,碎片已经又重新粘上,只缺了一块;为了防止这块玻璃不稳定,又要保持这个现场的完整,所以在这一格的外面,又加了一块玻璃。
缺少的是靠中间的那一块,而他下面那一块也很有特点:恰恰在紧贴窗框,并且与缺失玻璃交接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凹口,虽然并不明显,倒还是引起了我的警觉。它应该是一个很小的孔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应该在丢失的那一部分上。
“嘿嘿嘿!快干活!发什么呆阿!”L半开玩笑地摸了摸我的头。
“你看这里!”我指着玻璃上的缺口。
L愣了一愣,眼睛瞪得老大:“哇!你好像发现了警察都没有发现的线索!”

本章附录I:为什么说S“阴险毒辣”?
——由L讲述的故事一则
那是初二的一天午后,S十分不爽,因为刚刚自习课上老师误将别人说话以为是S在捣乱,当众点了名。如果S真的是违纪了,那么在班里点个名字也没有什么,是受冤被点名也没有什么,可是S替别人受了训,回头竟然受到那人的嘲笑,弄得S很不平衡。我们正一言一语地劝S,毕竟还是同学,笑一下也没什么。这时,一位看上去像初一的同学,不小心踩到了S的脚,S正生着别人的气,所以没有跟他动粗(实际上瘦弱的S也动不来粗),只是嘴里兹了一声。可是那个同学竟然回过头来对S大声嚷嚷。望着那个同学的背影,S恶狠狠地说:“你们帮我一个忙。”
“帮什么啊?打架我们可做不来。”Z说。
“你们帮我查查他的资料。”
“干什么啊?”
“这个你们就不用关心了。”
后来Z动用网络资源查找那个人的档案资料,我就去同学之间了解他。他果然是初一的,我用了一点小聪明,认识了他们班的一个女生(唉,真不知道为什么女生老是那么愿意接近我)。了解到,这个人本身品质并不是很好,但是人很聪明,家境也很好,为人很霸道,学校里面没有什么朋友,不过和校外一些不正当人员有些来往。
在后来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以为S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一个星期后那人就被开除了。也不是开除,就是被学校劝说转学了(实际上是一样的),而原因就是品质、作风问题。我敢肯定就是S干的,只是他从来没有说过。我知道Z也是这么想。

本章附录II:Z常有的担忧与烦恼
L的家庭很富有,当然,这不是我和他成为朋友的原因。
他从来没有和我说起他的父母,我只知道他们远居国外,极少有机会回家来。本来L是和外婆住在一起的,但是他7岁的时候外婆去世了。那么大一套房子,他自己一个人住,没有亲人也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什么邻居(他家也是别墅)。
每当他想到“国外”时,心里就会感觉很孤独。不过现在有我做他的好朋友,他不再孤独了。这是他说的。
可是不可控制地,他还是时常郁闷,他这个人有些消极。
所以逗他开心的任务就交给我了啊。可是L有时候很气人的,怎么哄他也不行。我索性甩甩袖子,走人。这个时候,他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叫住我,而是更加伤心了,有时候就真的哭了起来,他说怕我离开他。所以我当然还得逗他(要不就没有人陪我玩了)。有了我,L这么沉闷的人渐渐开朗了一些。而我这么快乐的人却因为他多了一些担忧与烦恼。时常担忧L又伤心起来,又烦恼L伤起心来并不好哄。
真是恼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