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编者按:
丁光明老师在兰州生活了40多年,已融入了甘肃,融入了兰州。他关注这个城市的发展,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用诗一样的语言,记录生活,写出感动。
丁光明老师率性豁达,淡泊名利。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载,常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自得其乐。光明善写”打油”五言七律,妙趣横生,贴近生活,抒胸中情蕴,说发展变迁。他的诗,文笔清新灵动,或捧腹、或会心、或感慨,或庄重,或点评,或议论,或叙事,或抒情,亦庄亦谐,传播正能量,抒发真感情。
读光明日记,可以帮助城市忙碌的人们,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获得一些信息,品尝“心灵鸡汤”,热爱美好生活,享受多彩人生。
本栏目将不定期推出《光明日记》,以飨读者。《光明日记》的图片及扩号里的部分文字,借用网络,请谅解。
光明日记||大美甘肃

(一)

(三)
(四)

(五)
(甘肃文艺演出、美术摄影展览、文化旅游演艺等活动,精彩纷呈,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上了美好的祝福。)

(七)
(八)
奇绝山河文化多。
(金张掖奇绝的人文景观,令人神往,扬名天下!)

2021.09.29

(十一)
兰州神奇“沙宫”,
喜马拉雅同龄。
二千五百万年,
鬼斧神工天成。
(“兰州安宁一处2500万年风雨侵蚀形成的神奇地貌,景观奇特,宛如结构严谨、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建筑群。清代地理学家陶保廉曾这样描述:下方上圆,如楼台。据介绍,天斧沙宫和喜马拉雅山同时代前后形成。”)
2021.09.29

(十二)
国际文化“博览会”,
“丝绸之路”东方汇。
“世界坐标”看敦煌,
历史文化价值贵。
(“要把敦煌文化研究放在亚洲文明、“一带一路”以及世界文明发展的坐标中考量,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博大精深的价值内涵,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责任。”)
2021.09.25
(十三)
学界大咖齐聚敦煌,
高谈阔论话说“五凉”。
挖掘“丝路”文化精髓,
文化自信续写辉煌。
(敦煌曾经是五凉时期西凉政权的文化中心。在新的历史起点,这里担负着促进中西文化交融,展示中华文明与文化自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使命。
2021.09.25

(十四)
元朝皇帝元成宗,
赐名“静宁”第一人。
“静宁州”改“静宁县”,
清朝沿袭到如今。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几乎所有地名都可文化追溯。“静宁”取“安静名谧”之意,即其一。)
2021.09.24
(十五)
世界迎来敦煌时间,
八方客来共襄华年。
遙想当年隋唐盛世,
华夏开启万国博览。
(交响丝绸,文博天下。)
2021.09.23
(十六)
千亩“红果”热销广深,
“昭君”卖果枣园香浓。
千里戈壁秋风送爽,
枣红时分笑了乡亲。
(甘肃临泽县60多万斤新品种红枣喜获丰收,销往广州、深圳、重庆等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021.09.22

(十七)
中央媒体看甘肃,
月满敦煌一泉收。
鸣沙山顶赏玉轮,
此景只应天上有。
(美轮美奂,敦煌精彩!)
2021.09.22
(十八)
世界地质公园,
临夏申报正酣。
资源独一无二,
旖旎风光无限。
(临夏地质公园涉及临夏市、和政县、永靖县、广河县、东乡县、临夏县等六个县。
临夏人所踩的土地都有可能是地质公园地质、自然、遗迹、文化景观的入口。)
2021.09.15

(十九)
美轮美奂兰州城,
灯火璀璨耀夜空。
黄河悠悠穿城过,
疑是东方“曼哈顿”。
(兰州日益美丽迷人。传说有一位到过兰州的高级外交官,错把兰州当“纽约”。)
2021.09.13
(二十)
无限风光在张掖,
“祁连”“弱水”画江河。
美景只应天上有,
熠熠生辉丝绸歌。
(十来年时间,张掖完成了从“存在感弱”到迅速“走红”的蝶变,以新兴旅游城市、明星旅游目的地的身份在大漠戈壁中崛起。
祁连山脚下,河西走廊上,丝路明珠熠熠生辉,西部“国际张”未来可期。)
2021.09.11
作者简介:

丁光明,生于1956年,宁夏吴忠人,回族。长期致力于教育工作,退休前系国家公务员。爱好写作,英语,诗歌,朗诵,乒乓球。著有《出国考察随想录》等论著,译有联合国科教文报告《建设一个没有文盲的世界》。作品散见于《西部人文学》及各种网络平台,计有《头汤面》《乒乓礼赞》《约定》《一个史诗级的你》等。多次获省级朗诵比赛二等奖。2008年获中华诵全国总决赛社会人员组第六名,三等奖。朗诵代表作品有《约定(自创)》《屈原颂》《相信未来》《黄河》《一个史诗级的你(自创)》《甘肃,真正的千面女郎》等。

“武威编辑部”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文章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的文章。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西部人文学》武威头条编辑部
主编:无名
副主编: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