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亲大人文
公元2021年10月18日凌晨4时25分,慈母驾鹤仙游,不孝儿女率子孙于母亲灵前泣血顿足,叩天唤地而哀嚎:天地茫茫、原野苍苍;唤母声声,悲鸿涛涛,怎奈人仙殊途,隔世相阻,唯有不尽哀伤,借悠悠彩云、习习熏风以寄之!
呜呼!吾母生于书香门户,大家闺秀。外祖父青年时忧国忧民,与吾祖父同窗共读,义结金兰,携手比肩,享有扶风开明绅士之美誉;外祖母,德高望尊,能织善绣,家教慈严。吾母幼时聪明伶俐,为外祖父母掌上明珠,少时习字学文,明义识理。与吾父结为连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恩爱执手七十载春秋!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吾母被迫放弃幼教工作,携儿带女回乡务农,以柔弱之躯挑起养家糊口重担,与父亲患难与共,度艰难岁月。呜呼!岂能忘却母亲为给吾姊妹筹措学费,于生产队繁重劳动之余去给人织布纺线换取工钱,常常熬得眼睛发红,四肢肿胀,回家即瘫软于土炕而无举箸之力?又岂能忘却母亲为了能使“自留地”多打粮食,在绵绵秋雨中,拉着架子车施肥扶秧,用雨水和汗水浇灌那救命的庄稼茁壮成长!为生计,母亲学会了打麦扬场、筑墙垒炕;生产队里,拉土修渠、春种秋收、务棉种油菜,样样活路不让须眉;为子女,母亲常年累月挑灯夜熬,织布缝衣,宁肯将自己累倒累坏,也要将个个儿女打扮得干净利落,不弱于人后;70年代中期,母亲受命创办乡村幼儿园,凭借生产队两间土瓦房和一个空旷的场院,自作教具、自编儿歌,既当教师,又当保育员,用她无私的大爱和执着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创办出了一个规范而独具特色的“乡村幼儿园”,使村上一群学前儿童接受到了“人之初”的启蒙教育,引来十里八乡观摩学习,受到省市县层层表彰,令儿女倍受荣光!
呜呼!吾母虽平凡却伟大!她一生饱经世事沧桑,历尽生活艰辛,与父亲一道含辛茹苦,上孝高堂,下育儿郎,用勤劳俭朴的一生,把善良、忠厚、刚毅和不肯屈服于命运的品德留在了人间,留在了子孙心间!在母亲身上,子孙吸充的是乐观和坚韧的营养。困难岁月里,母亲对生活始终充满希望,倾尽全部心血养育儿女,不让身负公职且远在异乡的父亲分心担忧;她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教我们作文,教我们算数,培养我们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自处的能力;无论日子多么艰难,母亲与父亲都想尽办法让我们兄妹上学读书完成学业!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她教我们与书结缘,教我们与人为善,教我们达观静处,教我们自强不息,教我们学会做一个爱人之人!呜呼,母亲,您是您不肖儿女的“导师”!吾兄妹以今生今世能做您的儿女而无上自豪!倘有来世,愿仍能扑向您的怀抱,听您一边摇着纺车一边给我们讲那天上、人间的故事.....
呜呼!母亲,您是儿女孝亲慈幼的典范。您自入吾门,上敬高堂,深得祖父母与公婆及众长辈垂爱,下亲幼弟,叔嫂情同姐弟;和睦妯娌,亲如手足;怜爱子侄,视若己出,后生晚辈中多人受您恩惠,乃至操尽心血,胜若己出!您胸藏大爱,爱家爱族,受人敬重、爱戴,一生高尚而幸福!您儿孙萦绕,四世同堂,家业兴旺,孙辈六人,皆为大学本科毕业,现有博士生导师一人、硕士两人,后辈小子传承您“勤俭、耕读”之遗训而自强不息,您无牵无挂,走得安详自若,含笑九天!
呜呼,母亲!您为儿女操劳一生,本该享天伦而颐养天年,可苍天无眼、大地无情,让您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怎能不叫儿女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年迈父亲瞬间孤苦伶仃、形只影单,唉声不断、夜不成眠,怎叫儿女不痛在心间!妈——,现时刻,您魂游何处,可否驾祥云回头将儿探看?唯念您早临西海,恭居佛班!
呜呼,妈——,您的恩德在儿女心中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女娲炼石补天恩惠华夏,慈母大爱无疆德泽梓里!
呜呼哀哉!母亲大人安息!
不孝子女率众子孙泣泪叩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