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九八六年九月初认识俊民先生的,他是我们甘肃联合大学的副校长。先生为人和蔼可亲、风趣幽默,正如先生自己的调侃语:“吾虽姓郑,但在工作岗位上永远是个‘副’职”。然而先生从不计较这些,怀“位卑微而志高远”之念,兢兢业业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我的心目中,先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具有超前意识、对教书育人很有情怀的教育家。
先生生性乐观,心无旁骛,是个人见人熟的老顽童。我和他相识相熟相知,算得上亦师亦友亦知己,相处融洽无间。我们之间一经交往,便惺惺相惜,至今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他退休后,几乎每年我们都会在兰州或海南相约见面。他对我一直很关心且乐于点拨,总怕我长不大。三十多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但先生对我仍如当年在课堂上那样循循善诱。先生是一个有情怀、有故事的人,二零一八年夏天我们在兰州相聚时,是我和我的老师刘金林女士撺掇,鼓励他写回忆录,才有了今天的《民实录》。书稿完成后,由我负责出版事宜。
先生从东南毓秀之地到西北高原之隅,辛勤耕耘于教坛,卸任退休后常流连于椰风海韵,山花天涯之间。一路悠悠走过,一路娓娓道来,在平实、流畅、诙谐的话语间,既有沧桑岁月的印记,又有芬芳泥土的气息。读罢《民实录》,让我感佩先生在耄耋之年,仍执笔如歌,下笔有神;叙述既朴素无华,又透显醇香甘滋。而先生惊人的记忆力,也令我十分叹服!
正如先生在书中所言,人生就是一个经历、见证、体验的过程,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其中,深有感触。人生如旅,或登高望远,或经风历雨,但在心中,永远有幽兰常驻。先生少时聪颖,勤学苦读,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本来被分配到天津的一所高校当教师,但为了玉成好友免遭“牛郎织女”之苦的缘故,他自愿替换,辗转来到偏远贫穷的大西北。这充分证明了他的心地善良和温良恭让,急难之际总是在为他人着想。
二零一八年夏天,他携夫人(我称其“付姨”)来兰州度假,我安排他们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我因有要事暂时不能亲自陪同,付姨又是头一次来兰,就先安排人陪他们去河西走廊游玩了一番;正准备亲自陪他们去甘南和陇东游玩时,先生却悄悄退房离兰了。原来是恰逢一年一度的兰州经贸洽谈会召开,各酒店均大幅上调了房价。先生发现后,怕让我太破费,竟在晚上悄悄地离兰。上了火车后才给我打电话道别,这让我内疚了好长时间。他总是这样,替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贤人之德,操行有佳;君子之心,细微可见。
先生扎根金城四十余载,主要供职于兰州市教育局,耕耘于教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历了甘肃教育的风风雨雨,领略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先生是一个有超前意识和大智慧的教育家。正如我的已故恩师李志成校长的评价:郑先生六十年代想的是九十年代的事,有超前的眼光和深远的卓识。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先生就公开提出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应该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这与邓公后来所言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谋而合。但在当时,先生的这一探索,却遭到了严厉的批判。改革开放后,先生受命创办甘肃联合大学,借此机遇努力践行他的教育理念。他主张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借助各高等院所的校址和全省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来办学,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解决对多元化人才的迫切需求。比如当时开设的科技外语类专业,就是社会急需的。科技英语专业八五级两个班的学生是由兰州大学代培的,到八七年毕业时,全部被一二线城市的企事业单位抢走了。特别是他在主持甘联大工作期间,大胆起用了富有办学经验的原兰州市教育局师范处的刘金林处长,负责创办成人教育,开创了甘肃联合大学成教事业的先河。学校按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设置了一批社会急需的专业,很接地气,办得红红火火。当时甘联大的成教办学点遍布全省各地州市,一段时间内,成教生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普招在校生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为甘肃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当年还经常请余秋雨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长期给我们甘联大的广大师生免费讲座和授课,使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先生奉行"遵礼、守纪、立德、修身"之道,为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甘于淡泊,立志恒远。先生以身作则,律己育人,一众子女皆有出息,成为国之良材,此乃先生行善积德之造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观靠谱四海为家,真诚善良有情有义,遭遇改造终无怨悔",先生如是言,也如是行,确为先生一生之真实写照。退休后,先生简居勤习字,陋室伊甸园,不贪恋红尘俗世,不爱慕浮华虚荣。早观晨曦白,夕赏晚霞红,兴致不减当年。与夫人琴瑟和鸣,挥毫泼墨。春花秋月相携同行,风荷雪梅爱浓情深,踏行万里,读阅千山,寄情于山水之间,醉心于书写之事。先生是个体育健将,身体特棒,常和年轻人掰手腕,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先生永远乐观向上,乐与我们晚辈往来,"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先生善文,现所辑成之《民实录》,既是他对自己过往的回味,也是他为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留下的一份真实的记录,更是为甘肃的教育传承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我生性羞涩,且不擅遣词造句。先生赐我大作,让我尝鲜,并嘱我写点感想。先生对我的抬爱和信任,使我诚惶诚恐而又欣喜不止。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先生的感激之情。今搜索枯肠凑成这些文字,但总觉对于先生的人品、学问和业绩,不能表达于万一,以有负先生垂爱为憾!略感欣慰的是,先生与我有缘有幸,共同步入如今锦绣如簇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携手并肩同行。在奔向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愿与先生一如既往地心手相牵,同沐艳阳,共向明天!
最后,真诚地祝福先生——“只愿平生尽意,归来仍是少年”!愚生 萧毅
二零二一年十月十日
萧毅,笔名从容,毕业于甘肃联合大学英语系,主要从事股票二级市场投资和书画精品收藏,著有《从容操盘手记》等书,现任深圳永毅科技投资和珠海德益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