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舞剧《张骞》,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打造,
大型舞剧《张骞》震撼公映 重现丝路“凿空之旅”于2021年10月27日晚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次公映。全剧由《授节》、《守节》、《传节》与《使节》四幕组成,通过声、光、电的现代舞台艺术效果,精彩演绎了张骞开通西域丝绸之路暨和平之路的“凿空之旅”,生动展现了各民人民友好交往、广泛交流与深度交融的生动场景。舞剧《张骞》见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交融、不可分离的一员的史实。
摄影·撰文‖韩栓柱
公元前139年,西汉建元二年,张骞奉汉武帝所授之节杖,率领了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凿空之旅”。
在河西走廊,张骞被匈奴王所截留,面对威逼利诱,持汉节不失。他十年困于草原,与匈奴妻子诀别,再次踏入茫茫大漠之时,汉使团仅存张骞和随从甘父两人。
涉足浩瀚西域,张骞手持汉节走遍各个城邦,走出了一条和平之路。他用中医之法治病救人,汉风沁润人心。西极天马与胡旋舞齐飞,汉朝汉使之名传颂西域。
归途中,匈奴王追踪而来,张骞再次被截留,甘父与匈奴妻子舍命施救,九死一生。
历经十三年的艰辛坎坷,张骞志如节杖,在苍茫西域路上坚定地行走,终不辱使命。在他的身后,“博望候”的旌旗昂扬而起,西域各城邦的人民相追随。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张骞的身影走过了千年日月,打通了通往西方的古丝绸之路。
张骞的“凿空之旅”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个历史篇章!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序 幕苍茫西域路上,人们注目着、回望着一个身影——那是张骞,他手持节杖行走在千年日月之中
第一幕:授 节
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应对匈奴铁骑的侵扰,授予张骞节杖,让他率领百人和平使团出使西域。匈奴人甘父成为向导,张骞拜别母亲,拜别长安。
河西走廊中,张骞使团救下了被狼群追击的匈奴公主胡兰阏。匈奴王率部袭来,截留了汉朝使团。
张骞招纳匈奴人甘父为向导,辞别母亲、拜别长安,率领和平使团,踏上了通往西域的茫茫征程。
茫茫戈壁,黑夜来袭,张骞使团从狼群口中救下了匈奴公主,但不幸被匈奴骑兵所擒。
第二幕:守 节
匈奴营地,张骞受困十年,与呼兰阏结为夫妻。匈奴王几番威逼利诱张骞不成,折断其汉节。但张骞心志未改,乘机和甘父等使者逃离草原,匈奴公主收刀含泪恨别。
第三幕:传 节
汉使团闯过风雪尘暴,一路牺牲,仅有张骞和甘父两人踏入了西域。
张骞走遍了各个城邦,见识了各色风土人情,也走出了一条和平之路。在夏马国,他用中医针灸治好了小王子的重疾。众人欢庆,西极天马与胡旋齐飞。匈奴王追击而来,张骞为了护佑西域人民,挺身而出,甘愿被铁骑掳走。
第四幕:使 节
呼兰阏与甘父乘夜救出张骞,却被匈奴守卫发现,箭如雨下,甘父高举节杖引开追兵,而匈奴妻子背着张骞潜逃,身负箭伤,最终倒在了胡杨林中。张骞发出天问:要多少人的牺牲才能换来一条和平之路!万物共悲鸣。
张骞以胡杨林枯枝为节杖,以袍缠绵,高高举起,他不辱使命,继续行走下去。
尾 声
苍茫西域路上,人们注目着、回望着张骞,他的身影永远行走在千年日月中!无数“博望候”的旌旗在大漠中昂扬立起,无数使者们,无数西域各城邦的百姓们追随在张骞身后,“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和平的阳光洒在了每一个人心中,洒在了千年丝绸之路上。
舞剧《张骞》演员集体谢幕花絮
演员集体谢幕花絮
演员集体谢幕花絮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集体谢幕,观众全部起立,一浪又一浪地掌声不绝于耳,观众们为演员的精彩演出喝彩鼓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韩栓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理事、新疆老干部摄影家学会主席、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军旅摄影家。从事专职摄影创作以来,相继发表摄影作品千余幅,并有五百余幅摄影艺术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入选或获金银铜奖。2003年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授予“中国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2005年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边关不再遥远》。2012年11月26日被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聘为高级研究员,并授予“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