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的夸父与推石头的西西弗
——张兴源诗歌作品探析
权正民
当下汹涌泛滥的碎片化文字信息对视觉和大脑危害的态势,堪比一场全球传播的视网膜炎和脑膜炎,与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相比更是无药可治,其景象如同都市里冬天的雾霾和大海边人为排放的污水废水有毒水,除却恐怖就是窒息。
这是一场人类有文化史以来突然演变的针对自身语言文明和艺术的自戕瘟疫,热爱文字文学文明文化的有识之士必须奋力阻击!否则,我们都会被这股异化力量荒漠化,成为枯死的胡杨林。
由陕西人民出版集团精心打造的张兴源的四卷本文学作品选集,就是这样一部对当下碎片化信息现象发起反抗的强力出击,是出版人为传承优秀优雅优美语言文字于后世的最大担当,并且具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凛然姿势。所以,张兴源的这套作品选集你不能不读,你必须读,你绝对要读。因为,它会使你找到心灵的慰藉所、精神的栖息地、感情的释放阀,它会使你遇到已经陌生而久违了的自我,它会使你重新认识和定义文学,它会使你真正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优雅优秀!
了解认识一个作家,首先是和他的心灵对话,这甚或远比知道一个作家的人生履历重要得多。许多文章,作者都可以作伪、可以掩饰、可以躲在密密麻麻的的文词后面,但唯独诗歌不行,因为诗歌就是打开心灵的秘钥!
可以说,真正的诗歌是诗人血管里喷出的热血,即使时间再久远,那些诗句依然如滚烫的热血涌动。认识张兴源就要读张兴源的诗歌,张兴源的诗歌不仅是他心灵的独白,也是他感情的履历。
请听张兴源诗选第一辑的长诗《献给青年》:
最动听的名字不是主席不是总理不是议员/而是潇潇洒洒踏
响人生桥梁的当代青年
最动听的名字不是诗人不是教授不是学者/而是勇敢地创造
着辉煌人生的当代青年
泪水和汗水流成了人世间最光洁的镜面/照出我因为奉献而
显得无比自豪的灿烂容颜
这些诗句无疑是张兴源青葱岁月热血沸腾激情昂扬的歌唱,充满着那个年代标配的纯真理想,至今吟读,那火热的激情依然扑面涌来。
文字是神秘的,文字运用于诗歌就更其神秘而魔性。张兴源笔下的诗歌文字就充满了这种魔性的张力。收入诗选第二辑的《岁月》这样记录那场翻天覆地的陕北闹红:
一家有钱的掌柜给了他好些钱叫他把命随便丢给远方荒野/
家里人望着这么多钱觉得这世界从此怕是要翻个儿了/卖条命呐
我爷爷掂了掂那支老式火统步枪爽快地说了声不难/突然有一天
像和尚出走了多年的他又乐呵呵站在自家硷畔/村人问这问那他
只说解放了我不图别的只想买头牛种田
不需用高大上的叙述,闹革命就是为了能享受安安然然种田过日子的生活,老战士的内心告白崇高而质朴。然而,读者却从迅速切换的词语和场景中,重温了革命战士十几年炮火硝烟的浴血搏杀,也感受到了陕北老红军像黄土高原一样浑厚的情怀。文字的神奇就这样被张兴源潇潇洒洒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第二辑的《故乡:百年老梦》里,他这样描绘乡村的温情与欢乐:
婆姨们总要岔开主题/骂几声 我家那个死鬼/几个扯着鸡
牛牛的楞小子/用挤眼和打尿仗丰富着驴的作品/喧闹的音波在
老妇老井似的心湖中/砸出一窝儿幽幽涟漪
一曲延续千年的古歌/正给喘气的公牛催眠/鞭梢儿打落一
缕晚霞/犁沟即刻撒下一粒粒紫红的残片/新媳妇把夕阳舀进陶
瓷盆子/搅拌起兰花花和走西口的唾沫/任湿漉漉的柠条在炉灶
里演习/她只是捂住羞答答湿淋淋的盖子/煮一锅眨眼的豆瓣子
米汤
读这样的诗句,你仿佛真真切切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感受到了亲切的乡情,融入了温馨的乡村生活,一切情景都在张兴源的笔下复活凸现,你不能不为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点赞!
张兴源文字的功力还表现在对陕北民歌体信天游的稔熟运用,像收入第二辑的《放羊的小哥哥》:
前山上下雨后山上红/放羊的哥哥好心情/雨脚扎住三道道
蓝/撂下书包扛起我拦羊铲/羊奶子滴进些杨五娃泪/好女子不
跟咱拦羊娃睡/叫一声小哥哥你不要愁/西葫芦不嫌南瓜蛋子丑
还有收入第四辑的《情歌对唱》:
风吹柳梢阴含含的天/小妹妹穿红袄䄻黍林林站/二月的青
草三月的柳/小妹妹爱你可难开口/豆钱钱米汤满口口香/妹妹
你人俊又好心肠/苦荞苦麦苦杏子仁/苦命的咱俩就心连上心/
井子里担水咱园子里浇/往不了共产党恩比天高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源于民间的这种民歌艺术形式,由于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始终为当代作家学习借鉴。当然,这种学习借鉴到了张兴源笔下,由于他土生土长的天然童子功基因,给这种艺术形式赋予了比他人更大的语言张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诗歌这一现实主义的传统早已汇成一条巨大的河流,奔腾汹涌。张兴源的诗歌在继承和扩容这条现实主义的大江大河中,闪耀着自己的浪花,回荡着自己的旋律。
收入第二辑《北方的河》和第三辑《冰山的沉思》等篇什,都涌动着诗人内心对现实对人生对父老乡亲的息息相关,他的脉搏和时代始终同频共振。
第二辑《我是农民的儿子》尤为沉郁顿挫:
我是农民的儿子/当我从广播里听到又有多少农民脱贫的福
音/(如果这报道不像上厕所一样随便)/我好像自己发了横财/
那么开心那么跃然/当我从报纸上看到那么多农民/交粮后得到
的是一张跟谎言一样/近乎无用的白条 而/又有那么多昧良心
的公家人/用微乎其微的现款/将农民手中这点微薄的希望/给
廉价兑换/我的心像结上秋霜的树叶
我梦想农民头上的摊派少点再少点/而不像现在这样多如牛
毛/我梦想农民也能够多吃点自产的白面/而不是总端给白吃面
的公家人/换几句好客的不值钱夸赞/我梦想农民也能像官僚像
政客/像红透了的企业家和二道贩子/能有功夫逛逛新城走走大
街/能有功夫把笑容像汗水一样写上眉脸/能有功夫饮一杯烈性
子的西风酒然后发点牢骚来取暖
这些篇章,可以说完全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的传统,以农民的儿子为农民代言,力透纸背,字字泣血,谁读谁感慨!
当然,张兴源诗歌最出彩的还是编入第四辑《情海迷踪》的爱情诗,这一组组情诗大都写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正是诗人激情勃发热情洋溢爱情荷尔蒙喷涌的年纪,情真意切,读来格外感人。
《少女写意》:
羞羞地你来/羞羞地你又去/一朵流云/还是一团红雾/抹
在唇边的是一片枫叶离枝的叹息/挂上腮旁的是一滴亮晶晶生怕
摔碎的露珠/爱 是扑不灭的心火/你却为什么把这一枚/燃烧
的红字/紧紧咬住
这一首小诗,初读仿佛有模仿的痕迹;再读,方知独出心裁。少女情窦初开的那份清纯艳丽又羞涩难掩的神态,跃然浮出纸面,凸显笔下,好一个清水出芙蓉的美!
还有《四季情歌•11》:
我是一只小羊/你是一片广袤的草场/有你的笑脸作为普照
的阳光/我小小的蹄印就会/敲奏出快乐的乐章
我是一只小羊/你是一片广袤的草场/一旦你噘起那好看的
小嘴唇儿/我痛苦的心上/就结满极不幸的厚厚白霜
这让人想起了王洛宾那首著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只是诗人更换了视觉对象,清新而不落俗套,真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不能吟唱爱情的诗人肯定是蹩脚的,不能赞美爱情的诗人肯定是干瘪的,不能营造爱情的诗人肯定是无聊的,没有爱情的人生注定是黯淡无光的!只有真性情才有真爱情,所谓赤子情怀、性情中人、真情流露。我前边说过,许多文字都可以作假掩饰,唯有诗歌是真情流露;许多人在许多场合都可以做作使伪,唯有遇到爱情才剖肝输胆,而诗人尤其如此。一片树叶,一抹红霞,一声叹息,一双明眸,一丝秋波,都可以触动诗人敏感的神经,而且久久无法释怀,激起感情的无限波澜。张兴源大约是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或康桥回国的徐志摩在陕北的转世托生,所以他的爱情诗特别意蕴幽深。在这一组组爱情诗中,诗人对恋人之间的渴慕之情、离别之情、相见之情反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格式的淋漓尽致的吟哦咏唱,形成一种回旋往复余音绕梁复调合唱的艺术效果,使读者的感情维度也随着潮起潮落,流连其中,不知自拔。
《四季情歌•4》:
最香的唇上写着最香的诗/吻一遍,满世界都那么醇香四溢
/最甜的唇上写着最甜的故事/让我用它去吻那辽远而富饶的八
方土地/但请那些被这故事迷住的读者注意/撰写这好的故事的
不是我/而是书中那位少女她自己
《无望的行程•6》:
你走的那一夜/月光变成涛声/不住掀翻我耳边汹涌的怒涛
/星星铺成路/辉煌地载你入遥遥银河/风轻轻走过/抹去你落
在云彩上的脚印/相思升起来成为黎明/在海面和山顶/凄然闪
烁
《隔岸回声》:
没有诗歌的严冬季节/会冻结我尚在滴血的灵魂/没有爱情
的苍白日子/我会死去啊/死去一千重
《走在冬天的雪地里•2》:
爱你,却又从未说起/不知每一次相见/和每一回短暂的分
离/我眼里那束火热的惊喜/和那缕淡灰色的愁绪/是否已告诉
了呵/告诉了憨笑着的你/我只愿从此后东方天际/每一个紫红
色的晨曦/都有我走出你梦境时/留在那里的温暖/而温暖的记
忆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张兴源则具有他独特的爱情和爱情诗:执着、炽热,不依不饶,浓烈如酒。
统观张兴源诗歌,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语言锤炼、意象选择、感情蕴藉,可以说都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无疑属于当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上品之作。
诗人未必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但绝对是人类感情的丰富多彩的歌唱着。比如,李白的豪迈不羁,杜甫对困苦生活的回味咀嚼,白居易悯人悯农的悲怆不已,岑参高适的建功边塞的高蹈豪放,他们无疑都是大唐社会精神情感的歌唱家。
有道是环境塑造人,人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成长的,这话不尽然!同一片土地,同一个家庭,同一种文化教育,为什么会产生千奇百异的人物呢?为什么普遍的是芸芸众生呢?为什么杰出的人物却总是寥若晨星呢?我坚信特出人物是上苍优选细选的种子,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娇子,文艺人物是文曲星下凡也并非夸张说辞。张兴源无疑是上苍故意播散在陕北高原的一颗文学的种子,一颗诗人的种子,一颗逐日和推石头的种子!
夸父要去逐日,要去追逐太阳的光芒,既不畏惧太阳的烤炙灼热,也不惮被累死渴死。他的大无畏勇气和牺牲精神并不是神话,而是他的理想。文学自然是张兴源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永远甘愿像追日的夸父一样牺牲在道途。
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把石头推上山,无休止地推上山,这是他的宿命。据说,他是因为绑架了死亡之神而触犯天律的。为了依然神圣的文学,为了优雅优美的诗歌,我愿意张兴源的宿命就是把文学这块巨石推上山,推上最高处,成为一块耀眼的金星!
2020年12月28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