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59)
不倒的旗帜,永恒的丰碑
——献给东北抗日联军
作者:虎跳峡 月亮泉
诵读:月亮泉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精英,
抗日联军是他们的番号,
钢筋铁骨是他们的鲜明特征。
抗敌最早、
吃苦最多、
坚持最久,
堪称顶天立地的英雄!
丧心病狂的日伪灭绝人性,
烧杀抢掠、
肆虐横行,
推行“集体部落”,
归田并户,
抗联与人民的联系被死死堵封。
14年,
深山老岭炊粮难供,
林海雪原举步难行。
啃树皮、嚼(jiáo)草根、吞野果,
伤病减员、
冻饿夺命,
缺少兵源做补充。
英雄们用钢铁般的意志,
挑战生命的极限,
为国扛gāng鼎:
以一当(dāng)十,
以十当百,
用血肉之躯,
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
14年,
20次与日伪交锋,
歼敌17万、
击毙日军将官达10名。
但孤军奋战,
代价沉重:
部队从三万多锐减到不足两千名,
无数士兵倒在血泊里,
一百多军师干部为国捐躯献生命。
杨靖宇,
面对死亡铁骨铮铮:
头颅可以抛掉,
鲜血可以喷洒,
忠贞不二的意志不会摇动!
日军残忍剖开他的腹部发现:
将军的胃里除了枯草、棉絮和树皮,
还是枯草、棉絮和树皮。
他们无法理解,
中国军人的骨头竟如此坚硬!
赵一曼,
直到就义仍然守口如瓶,
她的诗作,
每每读来受感动:
一世忠贞兴故国,
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正是:
报国纵有千般苦,
唯有牺牲更深情!
“八女投江”殉国难,
正是人生最妙龄。
面对日伪逼降,
面对波涛汹涌,
她们毁掉枪支,
投出最后的手榴弹,
高唱:“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毅然决然投入冰冷的河水里,
像一团团烈焰
把乌斯浑(注)映得通红。
八姐妹里指导员冷云最大,也只有23岁,
最小的王惠民刚刚13哪,
也就是现在的小学毕业刚上初中。
绽放的生命,
如花似玉的芳龄,
为了后人的幸福、
祖国的兴盛,
义无反顾地选择壮烈牺牲。
这样的英雄太多太多,
赵尚志、柴世荣、李延平……
还有更多的没有留下名姓。
要问英雄情怀哪里来?
救国兴国是军魂,
军旗上写着两个大字
——“圆梦”。
70载岁月,
70道年轮,
抗联旗帜高举,
抗联丰碑永恒。
理想信念聚焦于道路自信,
抗联精神推动民族复兴,
在追梦、筑梦、圆梦的征途上阔步向前,
用梦想成真告慰九泉之下的英灵!
注:乌斯浑河,牡丹江支流;满语,意为“凶狠的河流”。
(2014年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