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文/孙小群
学校刚开始创建校本课程时,我报名组建了“冰莹少儿诗社”。每周三的下午要连上两节校本课程,这是我最疲惫、也是最愉悦的时光。
课堂上,我带领着孩子们诵读名作,赏析佳品,指导孩子们朗诵,引领孩子们仿写诗歌,激发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从满脸的迷茫到眼里闪着光。每次的课程,孩子们也都从未让我失望过,即使最困难的学生也收获了一首又一首的名作,许多的孩子深深地喜爱上了诗歌,创作了很多的诗作,成了我眼中的小诗人。看着孩子们一首首新作诞生,我难以掩饰的欣喜便跃上了眉梢、嘴角。

今天下午又度过了一个累并快乐的时光。我为孩子们分享了两首名作,卞之琳的《断章》和鲁藜的《泥土》。两首小诗虽然很短,却是哲理诗的妙品。
《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原文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著名诗人王宜振老师在对这首诗的赏析中说道,宇宙万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关联的,他们相互依托,相对而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也是这样。赏析的过程中,孩子们似懂非懂,我想终有一天他们在生活的摸爬滚打中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泥土》这首小诗是诗人鲁藜在1945年写成的。原文是: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虽然诗人在生活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心存感恩,对理想,对人生的价值心存执着的追求。正是由于这首诗哲理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该诗让每一位读到它的人都爱不释手,并且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这首诗孩子们也很快就背诵过了,赏析之后,我便让孩子们以《泥土》这首诗为模板,来写一首题为《小路》的诗作。

在指导孩子们创作之前,我告诉他们,在《泥土》这首诗中,“珍珠”与“泥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象,那么你找到的两个意向也要有显明的对比,而后者的“小路”也一定要有着它的价值。不长时间,第一个孩子就拿着他创作的诗歌来让我批改,我很惊讶他的创作速度,他选择了“灯塔”来和“小路”作对比,这个想法真让我欣喜。但看了诗歌后,觉得他并没有突出“小路”的价值,便为他简单作了修改并在全班进行了讲解。修改之后的诗是这样的:老是把自己当做灯塔/就时时有被风吹雨打的伤感。把自己当成小路吧/送更多的人通往温暖。
紧接着第二个孩子也来找我批改,她的诗这样写道:老是把自己当成宝石贵玉,就时时有怕被玷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砖石吧/让工人把你铺成通往幸福的小路。孩子的这首诗一下惊艳了我的眼,我惊喜的连连说“真是个小诗人,真是个小诗人!”我兴奋的把这首诗在全班范读。后面很多孩子在写作中对比的意象百出,有用“金子”“玉石”来做对比,还有用“钻石”“灯塔”“高楼”等等来作对比的。每句诗,孩子们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句式表达。

我正兴致勃勃地批改着孩子们的诗歌,这时,一首与众不同的诗跃入眼帘。诗中写道,老是把自己当作一条小路,就时时有被踩踏的痛苦。努力长成一棵大树吧,为众人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我惊讶于他反其道而写之,他不想成为被人踩踏的小路,而想成为一棵大树,为众生遮阳避雨。我并没有因为他诗作的脱题而批评他,而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的诗心。我表扬了他的别出心裁的诗作,并大嘉赞赏了他的诗句,并为他的诗句起名为《大树》。

在这之后,另一个孩子也以《蒲公英》为题写了一首诗。他的这首诗的后两句一下子点亮了我的眼睛,这首诗我对前两句稍作了修改:老是把自己当作珠宝,就时时有被丢失的担忧。把自己当做蒲公英吧,让春风吹散新的希望。
看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田冒出了生机勃勃的诗意的幼芽,怎能不让我欣喜雀跃?我愿意成为他们的泥土,滋养他们诗意的童年。希望更多诗意的新芽能在春风中散落生根,也能在生活的风吹雨打中成长为诗意葱茏的大树!
2021.11.3 9:00

【作者简介】孙小群,笔名、网名:冰莹水晶。教师,陕西省朗诵协会会员,都市头条金牌主播,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少儿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作协理事,长安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诗歌散文集《为了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