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岭记
陈绍清
古城夷陵,历史悠久。“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乃三峡之门户,川鄂之咽喉。古人云: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乃古城之魂也。
明末清初,城东十里,有一古岭。岭上荒草丛生,古木参天。时有麂兔之出没,蛇蟒之穿行。世人畏而不入,始无垦作。梅雨时节,偶见胆大之人,攀入林中,拾土耳香菇数篮,上市,得银两醋盐少许。岭下一小湖,波清柳荫,萍浮荷香,水映古岭,可谓静也。

鸦战停,英人入,签约烟台,国门洞开。夷陵辟为外洋商埠。西贾涌华,聚夷经商。城中设洋行数十。民国初,英人窥中此岭,购之,设驻华领馆。许久,德人亦将领馆迁此,古岭沦为洋人官贾之地。不足三载,美英教会涉岭办教,立华英学堂与美华学堂。洋校则雇华人为其种上多类花草,得一岭香溢,焉无果木。
民国十年,周士楚江,祖藉浙江。其父乃洋行之买办。楚江大学毕业,受聘一外轮洋行任职。因其人学从农艺,故购得岭坡数亩,引奉化水蜜桃之良种数千,垦坡栽桃。几年过,岭上成一片桃林,花香鸟语,桃大而甜。逄丰年,可收桃百担,雇人上市,颇受青睐。周士其岳父,王姓,字步点;时乃夷陵知名之学宄也,业经教育,酷爱桃花。春来,桃花盛开,则邀其文朋墨友赴岭赏桃雅聚,吟诗作赋。常以桃为题,泼墨咏叹。久之,古岭依桃花而得名。其曰:桃花岭也。
诗云:雪融寒梦醒,雨夜吐几枝。三月溪初汛,欣逢尔笑时。玉衫妆古岭,酡艳映娇姿。杏李同春友,芳名一首诗。

作者简介:
陈绍清,字泉,笔名(白水)。湖北咸宁人。一九四五年六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史学历。财政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宜昌市屈原学会,宜昌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孟尝居》文社贵宾。《神州文学家园》荣誉顾问。现存《山路》及《清泉》诗文选集。《清泉》集被咸宁档案馆与图书馆收藏。作品散见国内及港媒诗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