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真情推介】李建印//十月初一的铃声{欣赏}
【真情推介】李建印//十月初一的铃声{欣赏}
精华
热点
21-11-06 11:43
6876
阅读
关注
十月初一的铃声
文/李建印
铃响了!铃响了!快!快!快走!快跑!一家老小踩着昨夜烧过纸衣的灰烬,跟着生产队一年到头可能最多时的人群,向着生产队棉花地里奔跑,向着记忆中最可能有收获的地方集中。男人喊叫自己家女人,大人招呼各家孩子,姐姐招呼着弟弟妹妹,因为天色没有大亮,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容颜;但天气已经较凉,大多数人把头缩在衣服领子里,不少小孩还处在醒与未醒的矇眬状态,反正跟着人流,是不是跟着自己大人不要紧,反正平时都清楚地在那个方向与位置,现在只不过去的步伐要快一些,不然你的收获是不会有多少。
一年到头穿的指望就可能今天早上决定了。只见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体力如何,反正是大家一古脑的向地里涌动,人们在微弱的光亮之下,看见带白色的棉花桃就往下摘,就往自己所带的包包或者是篮子,也有的人拿的是装过化肥的袋子,还有的人拿的是装过大粪的筐子装。反正是家里有什么可以装东西的家伙就拿什么,什么东西顺手就用什么。家庭条件好的人,他们带着手套,而大多数人则是赤手上阵,人们已经顾不得棉花枝与杆扎手,反正见棉桃就抓,大致是棉桃就往自己袋子里面捋。大的要,小的也不放过,只要能够有指头蛋大的全都收拾。有的人眼尖,可以发现那些地方有白色的光,这一定是没有开全的棉花桃,相对来说一定是接近马上开好的,而动作迟缓者,则只能在别人后面摘那些剩下的,没有开多少或者只能摘一些根本没有开口的绿棉桃。
这时候没有人讲话,没有人交流,没有人左顾右盼,只能听见手折与摘的声音,只能听见偶尔有人招呼自己家人向前或者是向他所在方向,人们当然会一个劲的朝那个方向涌动 ,那个地方一定是棉桃多的地点。当然,有时也有叫骂声,嫌自己家人动作慢了,嫌没有到棉花桃多的地方,嫌别人把好摘的先摘了,反正是一场混战。大约持续不到2个小时,这场战斗就结束了。这一阵子,谁摘的多,谁抓的棉桃多,谁家这一年日子可能就好过一些。因为这些棉桃拿回家晒一晒,马上就开了,不管质量如何,解决了有的问题。
我的老家在 陕西渭北旱塬的澄城县,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种庄稼既有冬小麦,早玉米和秋粮作物,又有少部分种棉花。我们生产队每年种植棉花大致在20亩到40亩地之间,因为这可能既是完成国家棉花定购任务需要,也是满足社员吃棉花籽油所必须,又可以满足社员一人每年分配一斤棉花基本保证。当时产量低,只能是每亩在50--60斤之间,不可能突破70斤大关。不可能像全国著名种棉能手山西曲沃县的杨朝品,产量达到皮棉325斤6两,创造了全国记录。也没有像全国劳模陕西渭南县的张秋香老人大面积丰产,也没有大荔县石槽村的贾拉香那样高产。当过生产队与大队干部的我是十分清楚的。让社员自己拾一点小队无法收回来的棉桃也是无奈之举与亲民之法。但生产队统一打铃,社员听铃声由家里出发,防止有人提前到地里,造成不够公平。
当年城里人每年有1丈6尺布票指标,又有一点棉花票证,又每月有那么4两油可以保证基本吃穿之用,而农民则只有与城市人一样的布票,做一身衣服,加一双鞋面,基本用完了,而你没有钱,布票也是无用之物,有的人拿到集市上出售了。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以票证来约束与控制消费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赶上了更好的时代,我们一定会创造更新的时代。
2021年阴历10月1日于西安杜城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29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