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柳树<原创首发>
作者: 赵新洪
自小就喜欢柳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柳树的印记。童年戏柳,青年恋柳,中年叹柳,老年忆柳。柳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提起笔总想写柳树,尤其在春季!


家乡的柳品种很多,垂柳、曲柳、編柳、龙须柳、康柳、蜜柳……或婀娜多姿、或婆娑曳影、或傲然挺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当寒冬将逝,阳气渐抒,乡柳泛绿,则知春回。那芬芳之气,那晴暖之光便在柳树身上首先得以体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过了立春节再看柳树,一点一点地由褐变黄,由黄变绿,步步展现着春天。柳树,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春树。

家乡有一种叫“馒头柳”的柳树更是别具一格,树冠圆大像撑开的伞,形状似馒头,人们以馒头命柳,可能也是以它树冠圆大,聚拢而名吧。是啊!你看那馒头柳,每个粗干,枝条好像都有固定角度,均匀地向空间扩发张力,条条上进,紧靠团结,自觉地成为一束,决不旁逸斜出,自然地形成一个圆润丰满的集体。馒头柳,没有垂柳那样婀娜多姿,不像编柳松散自由而无主干,也不像龙须柳那样娇柔扭曲,但它有伟岸秀硕的英姿,正直质朴,严肃团结的品质。它不择地势,不屈服于恶劣环境,谦逊地围绕主干而不分裂,一致向上,苍苍郁郁,茁壮坚毅地挺立在家乡原野。
北方三月的天空,晴朗朗地飘起了雪花,不!那不是雪花,是漫天随风飞舞的柳絮,飞舞着,滚动着,洁白洁白的好美!一群光脚丫的孩子,嘴里吹着柳笛在田野追扑轻盈飘荡地飞絮,喧叫着、打闹着……难怪杨万里在诗中写出“闲看儿童捉柳花”的甜句。大词家苏东坡在词中多次提及柳絮,“枝上柳棉吹又少”“柳老樱桃过”等句。但多是写落花败絮,败柳残枝,比喻人失青春,时光流逝。然而我对柳絮飘落却十分偏爱,因为它是种子,在飘落的过程中便把种籽撒落到各个滩头,原野,沟壑,便又生出一层新绿来。大自然就和我们的生活一样,需要这样的迭宕代谢,不是么?
如果你有幸在这大好春光里,随便折回一根柳枝插入地里,很快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枝叶茂盛的小树,尽情地向你展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迅速成才的志趣。

夏季经过一场暴风雨的渲泄冲刷之后,你再看那柳树,好象剥蚀掉了僵硬思想,洗净尘垢,轻松舒适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岁月,一股勇毅和信心便在广阔的大地上升腾。
晚霞伴着夕阳,斜照在柳叶上显得更加碧翠。对对黃鹂在枝叶间飞闹放喉;蝉儿们成群地鸣唱;这俨然的深情,得意的交响,把它们最浓厚的情,最美妙的歌旋和乡柳一起献给人们,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心也随着这芬芳的交响一起在这火热的季节里无羁地奔驰了一回。
柳荫下一对恋人相偎相依,一份依恋,一份缠绵,几分羞涩,几分情暖,几许呢喃,几许欲语还羞,几许若即若离……柳丝成了恋人们爱的红线。
无限的原野呈现一片金黄,众禾都自豪地向人们交上丰硕秋天时,乡柳总是最后交出片片落叶,好像舍不得把绿色尽早地从大地上抹去。然而它那豪爽无私,磊落的枝干,那挺拔俊秀的身躯,那坚毅向上的骨质,便更清晰,更坦荡地把生命青春轨迹展现无遗。从而使我的心灵也陶冶,便觉得有股力量在升腾,精神得到了启廸。

啊!家乡的柳树,株株升起了希望,爱恋的情丝,绿色生命之魂,正迎着春风,展示着富裕,传播着希望和谐,团结向上地屹立在家乡的土地上!
愿柳丝常绿,柳色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