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于佳豪,去年六月我毕业于海南大学。2016年,因对外面的世界心生向往,我从老家河南前往海南求学。海南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海口市,是教育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海南省人民政府与财政部共建高校、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海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能够进入这样的学校学习我备感荣幸。我想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

可以说“生不逢时”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国制造业用工、农民工、自由工作者、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史上最难毕业季”。
在选择工作时,我的目的非常明确,只投符合自己发展要求的企业,在经过缜密思考后,我最终选择了起点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起点人力)。我看重的是起点人力的企业文化和起点人力的愿景。更重要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过企业,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打造成为一个上市公司,应该说这是我期盼的。
该公司重视人才,为所有新入职的管培生开设系列培训课程,传递行业知识,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培训过程中,导师告诉我们,在起点人力,没有先来后到,每个人机会均等,只要能力够强,起点就会为你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对于管培生这个项目,于佳豪他有自己的想法:“管培生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岗位轮岗,这意味着拥有试错的机会和无限的成长性,同时这也预示着发展路径明确以及成为未来企业管理者的可能。”
经过三轮面试后,于佳豪成为起点人力2020届管培生。根据面试表现和综合能力,结合员工自身诉求,起点人力为每个管培生提供适合其未来发展的岗位安排。
2021年6月,于佳豪被安排到起点人力公共关系部,职务是部长,在领导和同事眼里,这似乎并不意外。对于公司下达的任务,他总会事先针对目标认真研究,条理清晰地梳理出工作流程,做好每一个环节并最终落实;即使在少数情况下,事情并未完全按照预期发展,他也能对结果负责。
对24岁的于佳豪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深刻感受到起点人力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以及公司员工晋升体系的公正公开透明。既然我走上了管理者的岗位,这个新的角色必然面对更多新的挑战,我绝不辜负公司对我的培养。”

于佳豪接受的第一个挑战来自武昌区行政审批局项目,主要负责组织员工培训工作。被派驻到武昌区行政审批局驻场后,项目经理亲自带教他,经理的专业和循循善诱让他快速进步。
于佳豪直言:“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渠道,有更多机会接触公司的多层业务,以此开拓视野。”在轮岗实践中,他逐渐发觉自己有更适合的岗位方向,于是主动向上级申请进入起点人力总裁办公室。“公司有非常人性化的轮岗制度,要是觉得岗位不是特别适合自己,可以及时申请调换更合适的岗位。”于佳豪说。
新的工作内容密集地“砸”了过来,总裁办需要承接公司的各种会议,还需要进行公共关系维护。任务重、困难多。一次,在与政府某机构的对接过程中,因为双方需求不明确,导致结果越走越偏,事情迟迟无法推进。“我找到了基层的执行人员,用了很长的时间和他们沟通、协调,在得到有效信息后分析出对方需求,主动向公司领导反馈,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参考。最终在朱总的带领下攻克了这个难题。”
于佳豪说:“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时,由于部门跨度大、工作内容多,需要协调的工作也多,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经过一番历练,我才得心应手。在生活中,于佳豪为人直率,在工作中,他学会了团队协精神合作共赢。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立足之地,依靠一群志同道合、勇于担当的人。正因凝聚起了这样一群人,起点人力坚定不移地推行企业发展战略转型,艰苦奋斗、砥砀前行,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事业发展方兴未艾。
无数起点人将精彩年华和满腔激情倾注于此,不离不弃、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推动起点人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起点人力的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人生印记:有伴随着企业壮大走到现在的“创业楷模”,有近几年恪尽职守、忘我拼搏的“进步榜样”,有无畏向前、敢想敢做的“新生力量”。这些不同年龄的人在他们身上展现出起点人的风采。
于佳豪高兴地说:“现在的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温总理说的,‘就业不光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要有信心,要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假如温总理再来起点人力时,他一定会高兴地说,不错,你们没有使我失望!”
(通讯员:石慧雅 编辑:富贵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