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作者/刘亚丽(天水)

前几日在朋友圈看到,继庆阳市、白银市、平凉市、定西市、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加强天水市疫情防控力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甘肃工作组,会同省卫健委等相关人员组成甘肃工作组,协调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天津等省市,派出53名流调专家,先后从甘肃白银、定西、平凉、庆阳、武威等市抽调1808名核酸采样检测、流调、消杀、医疗救治专业人员在天水市开展防疫工作,驰援天水。
在看到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专家火速前来驰援天水,伸出援手共抗“疫”情的消息后,我的心里真是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一种由衷的感谢、感激和感恩之情溢于言表、难以自抑。
这一辆辆满载着白衣天使的驰援车辆,就像满载着温暖和希望的一盏盏明灯,一把把火炬,点亮了漫漫漆黑的长夜。在这危难之际,伸出援手,让我们三百多万天水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真是疫情肆虐,大爱无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近日里,每天早上最关心的事,就是急切觅寻天水古城的疫情播报。曾经的天水路街巷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店铺林立,人流如织,一派勃勃生机。可是如今的天水街道两旁,只有一排排的银杏树叶孤冷无声、随风凋零,整个大街小巷一时空旷寂寥,门庭若市的商铺早已是物是人非,此刻的我心中不免平添了几分惆怅和感伤。这本是个姹紫嫣红,五彩斑斓,金秋十月最为多彩多姿和收获丰硕的季节,本是个登高远眺枫叶秋雁,望瀑听泉、吟诗赏菊、近赏银杏林海的最美时节。
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一个有着8000年的古城猛然间按下了“暂停键”。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古城有条不紊的生产、生活节奏。突然间,繁华热闹的古城沉寂了。原来早市上人声鼎沸,馨香扑鼻。热气腾腾的荷包蛋、香喷喷的猪油盒、金灿灿的酥油馍、醇香筋道的天水呱呱、还有刚炸出锅的油条和现磨豆浆……以及那一个个温馨的早餐店和百货商铺,如今都已是人去楼空,关门闭户。

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令人措不及防,打破了往日烟火气息浓厚的生活秩序,但是,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整个城区封控管理的日子里,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环卫工人、媒体记者、社区干部、社区物业管理员、红马甲志愿者、蓝天救援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在各个高速路口和核酸检测点,顶寒风,沐秋雨。为了古城天水人民的安宁和幸福,默默无闻,静静守护,日复一日毅然坚守在最危险的工作岗位。
不能忘记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不能忘记那一个个勇往直前,不顾严寒和疲惫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勇士。不能忘记已是第二次出征支援天水的白银疾控尖兵董金钰主管感人至深的誓言:“这是使命和职责,我必须去。一定做好安全防护,坚决完成任务。为我们兄弟姐妹加油!为甘肃加油!”不能忘记,在秋末寒意料峭的夜晚,还有那许许多多奋战在冷风刺骨的路上运送物资和冲在前沿消杀的每一位战士。连续多日,他们舍身忘我,任劳任怨,精疲力竭。不惜冒着病毒感染的风险,无私无畏,英勇逆行。他们顽强奋战的精神和意志,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天水古城的每一位市民安心宅家,足不出户,共同抗“疫”。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向每一位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次感恩感谢驰援天水的每一位专家、医疗队和白衣天使。“寒流不可俱,疫情不可怕。”“人心齐,泰山移。”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及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齐心协力努力下,天水的疫情终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突然间又被朋友圈的一个视频泪目了,震撼了。一首“会好的,天水”。你好,我的天水。伏羲,他在身后,你看白衣天使,他们付出了所有。别哭,我的朋友,小煤炉的火苗温暖着深秋,小方桌的平稳守护着安宁。我听见你的声音,茶罐罐熬出的浓酽回答了所有。我听见了,天水人都听见了。我看见你的眼睛。双手紧紧握起,用爱传递温情。

是的,只要大家凝心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会战胜疫情。真是疫情无情人有情,封城封路不封心,隔山隔水不隔情。经历了寒冷的冬天,才更懂得春天的温暖。唯愿疫情早日结束,山河无恙。在这特殊时期,唯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所有英雄保护好自己,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作者简介
刘亚丽,甘肃天水人。
现为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
《东方散文》签约作家。
本人酷爱文学,喜欢音乐、摄影,曾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百余篇。结集出版《渭水浅吟》散文集。其中《失去父亲的日子》荣获第二届国际东方散文奖二等奖;《财神文化 大气盘旋》荣获第二届“曲江楼观杯”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优秀奖;《曲江海洋馆里的那一抹惊艳》荣获首届“曲江海洋极地公园杯”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