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图/实拍
《伟大出自平凡》——肇庆市“脱贫攻坚迎小康”报告文学集,在作者们的翘首以盼中出版了。
为了让作者写出更优秀、更接地气的报告文学,在肇庆市作家协会的精心策划和周密组织以及广宁文学协会的全力配合下,还特别邀请了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副主席韦驰两位老师和参训作者在广宁县御景假日酒店会议室对所有作品进行了一一点评,指出了文章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几乎大部分作品用通迅语言去写作,缺少具体细化,忽略了文章的亮点,在亮点出现时又被关闭了。”
“没突出重点,该扩展的不扩散,缺少对比,对文章中的结论太过直接,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文章是最致命性的。”卢卫平老师喝了口茶,坐在参训作者对面直截了当的笑着,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己对文章的看法。
卢老师不是凭空所说,他能准确的说出缺点在哪篇文章的哪一行,并指明解决方法。点评过程中,参训者专心听取老师的指导,在有问题的页面做好记录。
卢卫平老师还说:“题目就是文章的亮点,先整理好思路,然后围绕亮点去展开,要用身体去写,凭脑子写出的文章就成了通迅稿。”
参训者对老师丰富的文学知识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仿佛自己又穿越了时空,坐在了教室里。
“遭遇,目的,交会,行动,结局是一篇好作品的首要条件,将文章设计得环环相扣,放弃公文式、材料式语言,力求文章的每一句都能清晰有力,少用元话语带读者上路。避免模糊词汇和陈词烂调占用文章的空间资源。”韦驰老师就象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将知识源源不断的输入给每一个培训作者。
224页厚厚的一本书,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逐页点评、讲解,我在想:“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在收到市作协的邀请时,老师们几乎通宵达旦的对每一页文章做了很详细的阅读,认真为各位作者审阅着每一篇文章,甚至是每一个字。
老师们最后反复强调,多读,多观察,多去思考,多对比,有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加上真实的题材,肯定会写出好文章。
因为疫情的关系,虽然培训时间短暂,参与者不多,但是,参训者们一致认为老师针对性的指导和他们对写作的亲身体会,感到更有说服力,就好像在每个参训作者身上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次参训,特别感谢广宁县文联和广宁文学协会,他们积极配合了市作家协会,完美的完成了这次“文学输血”任务,他们还向大家介绍了广宁县的风土人情,并且带领大家对广宁县横山镇的罗锅老街一带进行了文学采风,领略到了美丽的绥江边上壮观无比的竹海和竹产品生产基地。
此次参训,为报告文学集《伟大出自平凡》的作者们今后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