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栾卸菊花展
荣玉奇
初冬时节,漫步达活泉公园,落叶纷纷,百花凋零。这个季节,唯有一种花不畏寒风,笑傲枝头,那就是菊花,可惜达活泉公园菊花很少。于是想起两年前的11月份,跟随“鸟语花香”群,去沙河栾卸银杏风景区游览,恰逢景区举办菊花展览,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
那个地方菊花展区的菊花,可谓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有的花枝招展,好像在恭迎八方的游客;有的蓓蕾绽出,好像一个孩子的笑脸;有的傲然挺立,好像在于同伴争奇斗艳;还有的随风舞动,好像在翩翩起舞。
你再看那菊花的颜色,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我感觉菊花不同于别的花,它的花瓣很有特色,有的花瓣如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短而弯的“海底捞月”,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的像小球似的“紫绒菊”……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球”了,这花瓣密密层层,一层层地往里包,远远看去,宛如一个大雪球,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群友们纷纷在菊花前拍照留影,特别是有一个由很多菊花组成的硕大花篮,格外引人注目,不少人在花篮前留影。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有人喜欢花姿典雅、鲜艳富丽的牡丹;有人喜欢花瓣丰满、色彩绚丽的月季花。可我却喜欢被中华民族称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
古代的文人墨客有很多赞美菊花的诗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咏菊》诗这样写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诗人赞美菊花比起荷花和芭蕉耐寒,不畏风霜的优秀品质。诗人元稹在《菊花》诗中写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对菊花给予高度评价。宋代诗人郑思肖,有一首《寒菊》诗写得极好:“花开不并百花从 ,独立疏篱趣味弄 。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意思是说,菊花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诗人极力赞颂菊花,坚守高尚节操,不屈不移、忠于信念的情怀和品质。我感觉郑思肖的这首咏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诗人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自己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因此我非常喜欢这首咏菊诗。我们邢台有一处种植着大片菊花的风景区,名字为“抱香谷”,我猜测大概就是来源于这首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