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祖宗,就没有后代
本文整理自:《黄太闻讲福学》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当代年轻人不孕不育的问题,这是当今中国乃至人类严重的危机。

不孕不育,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方面主要是现代很多人不想孕育,不把孕育当回事儿,客观因素是因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存状态发生巨变,人们逐渐失去了生育功能。请大家记住:不管主观还是客观上造成孕育后代的困难,都与祖宗“那点事儿”有关。
我们在研究家族文化中发现,主观上不想生育的家族成员绝大多数对“谁是我们的祖宗?”“怎样供奉祖宗?”等观念淡薄,不仅没有正确的认知,甚至持批判态度。客观上不孕不育的家庭成员,绝大多数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取向已经背离了“祖训”和“家训”,甚至已经在行为上“离善”,“缺德”,正所谓:行不善,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小到一件平时喜欢熬夜、滥饮乱食,都是不懂祖宗智慧,违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个道理。

我们现代人太短见了,太肤浅了,很少人不知道“祖先”和“后代”都是我们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祖先,有部分能量也来源于祖先,我们的生命要创造后代,更要造福后代。一前一后,一孝一爱,这样我们生命才有完整和可持续的意义。
当下,国家放开“三胎”政策了,有多少人想生第三胎呢?这个我没有统计,但是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还未放开之前都努力创造条件生三胎。那些想生又能生的人,大多数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在清明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还时时拜祭祖宗,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还重视“家训”、“祖训”、“族训”等家庭、家教和家风等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人。

我们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坚信我们的祖宗化为龙的能量,具有龙的智慧神通,我们有龙的基因,我们要传承好这“自强不息”,“厚德载福”的基因和文化。
不管我们现在住在哪里?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不能受“不要祖宗,不要后代,活给自己”这种自私、短见、错误概念的误导。我们如果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们的后代更幸福,我们一定要在中国的传统节日,走进祠堂,拜扫历代列祖列宗坟墓,读诵“祖训”、“家规”等经典,亲近祖宗。

为什么我们要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相信,这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祖宗的智慧,只要我们把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好了,我们的祖宗也亲近了,后代也有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