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红绸巾
——大聚会两周年速写
作者/谭成林
2017年3月20日,安源五七中学70届近百名初中毕业生从全国各地欢聚到彭高毛家湾文化村。当年豆蔻年华到艾发衰容的落差令人感到岁月如刀,刀无情,但纯朴纯真的握手问好仿佛又置身于嘻闹的教室之中,筛壁末子挑着担子你追我赶冲向大筛盘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栽番薯扯猪草挖防空洞拔花生的模样牢牢记得你并清晰地扩展成特写……
毕业后,或许偶尔碰到过,但由于家事和工作正滿负荷时,所聊也不多。真正让大家想聚聚之时,已是儿孙满堂了。正应了时下那句走红的歌词:时间都上那儿去了?大家心里都懂,都明了,都感慨万千,故分外珍惜这次大聚会!这就是同窗之情。同窗之情是古驿道的折柳风景线,没有铜臭味,没有设防壁垒,是与生俱来的原生态,难怪这个上下五千年的亘古话题总是愈聊愈让人贴心和亲切。

一切都在大自然的规律中运行,老是自然,同窗情谊犹然,并随着率性而为的岁月沉淀升华愈觉珍贵。正是有着这一沧海桑田的潜认识,有着这一同窗情谊的纯真感慨,同学们把这一聚会当作家里办大喜事来看待,囿于历史原因,虽未读到什么书,但同学们心志高远,才艺不浅,聚会的自娱自乐节目真可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更何况别之四十有七载乎?!
风云岁月风雨路,同窗编班军事制。同学们按着当年的编制照的集体照和大团圆照是弥足珍贵的,大家统一系着红绸巾,把我们这一辈的回忆和愿景定格在咔嚓的按纽中。聚会后,系在脖颈上的红绸巾摘了下来,但心中的那条红绸巾仍在荡漾激情:大家在小聚小酌中释放开心,在情趣相同的玩耍中寻找快乐,在探病凭吊中湧动牵挂……

感谢班长永建同学深情厚意的牵头组织,感谢陈萍同学不忘初心的鼎力支持,感谢新明同学和军旗同学的拉商赞助,感谢所有默默无闻同学的辛勤努力,聚会之义恰似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我们出生在床上呀呀学语,当我们回归原点又到床上时,最大的分享定是红绸巾飘漾,历历在目……


作者谭成林简介
男,江西省萍乡市赤山人,大学文化,高级职称,酷爱教育,喜好文学。曾历任江西省企业文联理事,江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萍矿企业文联执行理事,萍乡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萍乡市楹联学会理事。在职曾独著《煤海走笔》,合著《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的故事》。赋闲后在020年海内外诗人作家《经典文学》第二期大赛上荣获第三名,独著《深邃情怀》。



主播简介
杨晓权:网名:阳光,喜爱朗诵和户外运动,用声音诠释真、善、美,抒发一切美好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