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萦怀每入梦,心花朵朵献真情
——河北省法制办原党组书记、主任张国钧向家乡校捐赠自著图书


11月25日上午,河北省法制办原党组书记、主任张国钧向家乡元氏县前仙乡和母校前仙中心小学捐赠自著图书 6 种,共计300余册,价值24000多 元。
中共元氏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郭晓明出席捐赠仪式。


向家乡母校赠书感言
(2021年11月25日)
张国钧
我是口头村初级小学1959级、 前仙高级小学1963级毕业生。今天,我向我的家乡——前仙乡,我的母校——前仙中心小学(原前仙高小)赠送我近年来自己编著的六种图书,难抑激动心情。
我从前仙高小毕业,已经五十六年了。离开乡里,也五十年有余了。这五十多年,我虽然没有离家乡和母校太远,先是在县里,后在省城工作至退休,但总是责任在肩,公务在身,很少专门回到我曾经工作过的乡政府和我曾求学的前仙学校里看看。然而,家乡、母校,一直在我心里;乡愁,一直在我心头。我曾为家乡的教育卫生事业提供过一点帮助,尽了一份理所应当的义务,但做得不够。
我想着重说一下我的母校。我考入前仙完小上五年级的时候,刚刚11岁,对母校的历史无所了了,但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并且至今存在着几位好老师的影像,如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牛进祯,美术老师张同善,算术老师苏香君,还有初小复式班老师孙燕、赵树根,等等。 母校的历史,实际是近几年通过我的表兄、曾任前仙学区总校长的李吉书先生以及另外一些历史资料才了解的。好在,唯年龄稍长、阅历稍多,而理解愈深,爱之愈切。我深爱母校的悠久、光辉历史,深爱母校的七彩斑斓。
——母校是古铜色的。她从遥远的岁月走来,闪烁着古铜色的光芒。从1904年我乡创办第一所初级小学(元氏县第二所)——仙翁寨前牌初级小学算起,我乡的学校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七年的风风雨雨。创立于1919年的仙翁寨高级小学, 则已满102岁。1926年(民国十五年)树立的《仙翁寨创设高小学校碑记》中记述了前仙高小的创办经过:“ 吾乡处县境之西北隅,地瘩民贫。高小学校者,中学大学之津梁也。不立高小,而欲求中学大学之人才,是有渡河而无津梁”,所以,“提倡捐款,乡民皆踊跃乐输,邻村亦竭力赞助”,而使全元氏县第四座高小在前仙矗起。
——母校是金色的。仙翁寨小学,是一块金字招牌,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历史的尘埃难掩她的熠熠光辉。早在1904年和1919年,乡贤钱绍曾等就推动创立了仙翁寨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前仙乡的人口不到元氏县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而前仙高小从1919到1931年共毕业了六届、133名学生,占同时期全县所有高小毕业生1438名的近十分之一。据1931年的统计,全元氏县有58名大学生,而毕业于仙翁寨高小的有7名,占全县的12%。仙翁寨文风之盛、人才之美,甲于全县。尊师重教,读书第一,曾是仙翁寨村以及附近村的乡风乡俗。我的母亲,就是一个证明。我母亲出生在口头村一户贫雇农家庭,我的外祖父、外祖母靠常年给人扛长工度日。但仍然把女儿(即我的母亲)送去学校读初小、读高小。
对于当时仙翁寨的文风之盛,1936年时的元氏县县长李荫民撰写的《推广教育造福青年仙翁寨小学增建校舍碑》,言之凿凿。其碑文说:县境文风以西区为最盛,人才亦以西区为最多。而仙翁寨小学实为西区文化之发源地。 成材桃李不唯元氏满城,而服务故都教育界、负盛誉者大有人在。元氏土地以西区为最瘠,人民以西区为最贫;而西区文风反冠全县而驾邻封。殆所谓人定胜天者与?
——母校是红色的。前仙村的钱绍曾先生,是一位清朝文生,是接受维新思想、拥护辛亥革命的革新者。前仙初级小学以及后来高小的创立,他是主要促成者之一。前仙高小的第九位校长吴绳祖,临城县吴家楼人 (?—1964), 他1925年在直隶邢台第四师范读书时加人中国共产党,1930年下半年到元氏县仙翁寨高级小学任教,1931年2月任校长兼国语教师,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 因其开展革命活动遭到当局忌恨,1932年暑假学校董事会迫于压力将他辞退,他随即在元氏县城开办启明书店,做为党的秘密联络点,负责转发进步刊物书籍,继续从事党的活动。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前仙是我党领导的元氏西部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值此风雨如磐,贼寇如虎,民不聊生之际,前仙高小依然在炮火中坚持游击式上课,或在前仙村的树林中,或在南马村的山坳里,进行文化和抗日教育,被称为“抗高”(抗日高小),为抗日政府和八路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干部。我的母亲,就是抗高女生之一。 抗战胜利后,仙翁寨的文化人才,又为解放全中国和解放后国家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解放前及解放后前仙高小的毕业生中,走出了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仅以正县级及其以上的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就有武旋生、武振声、李树夫、牛爱殷、武生辰、钱聚录、钱三树、钱志华等等。
——母校是绿色的。母校坐拥青山绿水,吸纳封龙山、三公山、磨盘山之精华,始终秉承教书育人之纯正理念,保持教学相长之和谐校风。不为世俗所扰,不为金钱所惑,教师认真授课,学生专心求学,保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的无际树林培育一批又一批茁壮幼苗。
我的家乡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宝地,是家乡的山水滋养了我的性情,启发了我的心智。我的文化基础,实际上就是在口头初小、前仙高小打下的。我与母校,两世情缘。我特别记得在前仙高小学习时,在老师的看重和培养下,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还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的职务。虽然由于“四清”和文化大革命,我受父亲开个人诊所挨整的牵连,未能继续中学学业,但我发扬了母校所赋予我的认真读书、顽强学习、勇争一流的精神,自学了中学的主要课程,1983年以全石家庄地区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考入党校大专班学习毕业,又在中央党校取得研究生学历;同时较好履行了各级、各种党政工作岗位的使命。我弱冠离乡,但始终感恩家乡,感恩母校。 今天, 我把我近些年编著、出版的几种图书赠送给家乡的领导,赠送给母校师生,以此向家乡、母校致敬!向家乡人民致敬!向参加今天赠书活动的县、乡领导和学校领导,以及母校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鹧鸪天二首】
向家乡母校赠送
六种自著图书
文/张国钧
(11月25日)
(一)
一缕乡愁胸臆间,
五十六载浪频翻。
寒来暑往龙山月,
春绿冬苍滴水岩。
情切切,意绵绵。
青丝白发忆童年。
摸鱼捉蟹开心乐,
上树淌河笑语酣。
(二)
自幼读书常忘餐,
西游水浒伴童顽。
成年舞动一支笔,
伏案写出万页笺。
粗浅语,半熟篇。
微薄不吝效先贤。
心花一朵献乡里,
励语千言暖心间。
【注】在家乡高小毕业已逾五十六年矣。

张国钧赠送前仙乡和中心小学
自著书籍详单
1.《燕赵古贤事典》上下册 100套(乡政府、中心小学各50套)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128.00元
2.《中国古代俭奢故事》上下册100套(乡政府、中心小学各50套)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定价40.00元
3.《楷模——老一代革命家勤俭典例叙事诗》60册(乡政府、中心小学各30册)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32.00元
4.《韵律年轮——张国钧每日一诗(2017—2019)》20册(乡政府、中心小学各10册)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定价198.00元
5.《韵律年轮——张国钧每日一诗(2020)》20册(乡政府、中心小学各10册)
龙山书房印行 成本25.00元
6.《使命与担当》上下册10套(乡政府)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128.00元
总价24460.00元,无偿赠予,致敬家乡和母校!

张国钧个人简介
张国钧, 元氏县前仙乡南紫沟村人。1952年3月生, 1959年—1963年在口头村初级小学上初小(1—4年级),1963年—1965年在前仙完全小学上高小(5—6年级)。1969年10月在前仙公社参加工作,任公社农业技术员、广播通讯员。1971年10月被选调元氏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写作组(后为中共元氏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工作,1974—1975年参加县委下乡工作组(1975年随县委书记周欣同志下乡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1月任北正公社党委副书记,后任县委办公室资料组组长、马村公社党委书记。1983年7月入石家庄地委党校党政干部二年制大专培训班学习,1985年7月毕业后被选调地委研究室工作,1985年12月被选调河北省委办公厅工作,1986年7月任省委办公厅综合二处副处长,1990年任办公厅信息调研处处长,1994年任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7年任河北省委副秘书长,1999年后任省委副秘书长兼防范办主任(正厅职)、省政法委副书记兼防范办主任,2005年7月后任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尚任省纪委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2015年退休。素喜历史文化学习研究及著述、诗词创作等,已出版专著、合著35部,其中诗集5部。曾任五座高校客座教授。为河北省诗词协会顾问、省戏剧家协会顾问、采风协会顾问。
本期编辑:左晓鑫
照片提供:张国钧(二月筠)、钱志华(神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