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的持续推进,随着育英学校上下齐心的共同努力,“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品牌建设第一次推进会”和“小老师大学开学仪式”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对“三标课堂”的盛赞,也是对全体师生的肯定,这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育英学子们作为“三标课堂”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感触颇深,用笔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初中部100班王丽洁、李晓欣、张雅丽、郭艳妮四位同学写下了自己在本次推进会和“小老师大学开学仪式”上的感悟以及在“三标课堂”上的感悟--《百分百的期待与精彩》。今一并发表,以飨读者:
王丽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徐特立曾说:“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更好。”转眼间,三标课堂已在我校实行了58天,全校师生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三标课堂”改革的热潮中来,今天育英学校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参加“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品牌建设第一期推进会,共享成功的喜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大会,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大会首先表彰的是学校优秀干部和品牌建设宣传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奖项的颁发,是对我校呕心沥血的教师们、干部们不懈努力的回报。接着颁发教师奖,三尺讲台三寸舌,育万千桃李;一支粉笔一腔血,做一世园丁。老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我们心灵的引路人。当我们正在晚休时,老师的窗前还很明亮,他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老师是世上最无私的人,他用大爱来哺育我们。
紧接着是班级建设奖。班级是一个温馨的名词,班级是我们梦想的起点,我们每个人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应该积极为班级做出贡献。班级由老师和同学组成,班级的进步有赖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接下来颁发的是期中考试班级总成绩一等奖、期中考试学习之星和期中考试学习最大进步奖。同学们的努力,老师们和校领导们都看在眼里。有的同学虽然上一次没有考好,但不代表每一次都考不好,他们正在背地里加倍努力,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总是眷顾那些努力的人。我也获得了“期中考试学习之星”的奖状,心里十分激动,我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表扬的是个体文化之星、对子文化之星和小组文化之星。对此,文化之星表彰的是在58天的三标课堂模式中最出色的个人、对子及小组,他们在三标课堂的模式下,积极主动学习,互帮互助,大胆发言,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表彰大会结束后,还有五二班的舞蹈、四年级的朗诵以及100班和102班关于三标课堂的情景剧,这些节目精彩纷呈,意义深远,将整个推进会推向了又一次高潮!
就这样,“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品牌建设第一期推进会进入了尾声。昨天的品牌推进会让我见证到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优秀成果。我坚信:只要我校继续推进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我校必将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辉煌!
李晓欣:成才先立志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启示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告诫我们应坚定自己的志向;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激励我们相信自己,树立志向,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今天孟国泰先生给我们开了一场讲座,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感悟。
首先,他提出了大会的主要内容:一、为什么当小老师?二、如何当小老师?
孟先生邀请了三位小老师和一位大老师,他们分别是丁梓琪同学、邢建波同学、张永强同学和闫焕婵老师,他们都是优秀学生和老师的代表。
几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目标,并进行了高快演讲,我为几位同学的优秀表现而热烈鼓掌,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随后,孟先生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立志是做人的根本。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心,立心先立志。志立则心立,心力则人立,人力则国立。”
孟先生给我们举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莱特兄弟的故事,莱特兄弟对他们的爸爸说,他们想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爸爸说,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最终,莱特兄弟获得了成功,发明了飞机。莱特兄弟经过一次次实践,一次次失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第二个故事说,有三个人在砌墙。有一智者分别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说:“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说:“我在建房子。”
第三个人说:“我在建一座城市。”
多年以后,第一个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为了房地产公司的经理,第三个人则成为了一座城市的市长。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先立志。
孟先生还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在他小时候,他的妈妈希望她当放牛娃,但是孟先生不想认命,偷偷地看书。上了初中,他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没有考上高中,他决定重新再读初中。最终他通过努力考上了高中。上高中后,他从班级的第五名掉到了班级倒数第二名,心里非常迷茫。这时,一位卢老师夸赞他的作文开头很特别,其中用了一个特殊的句式,“同学,你想吃蜂蜜吗?”这位老师让孟先生给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结果孟先生因为紧张而读成了“同学,你想吃疯子吗?”全班哈哈大笑,但是他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从此,他的目标,从拥有城市户口变成了当一名老师。上完高中后,他被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录取,去金沙江边的大山深处教高中。一开始,家长、学生很不信任他,班级的学生从六七十人变成了四十多人。后来,孟先生想出了一种好方法,那就是尽量让学生自己讲课,自己批改作业,自己出题。凭借这个方法,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了优异的成绩后,他的目标也从当一名老师变成了想当一名教育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后来成为了一名教育家。
孟先生不认命,只认自己,只靠自己。
孟先生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现在的条件好多了,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宝贵的学习机会,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标课堂对我有很大帮助,三标课堂助我成长。
这场讲座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才先立志。我也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我的目标。
张雅丽:三标创造奇迹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孟国泰先生在校举行了两次大会。
一次是11月21日举行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品牌建设第一期推进会,另一次是11月22日举行的“小老师大学”开学仪式。听了这两场讲座,我受益颇深。
经过58天的实验,三标课堂在我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这次的期中考试,相比第一次月考,我们进步很大。这一结果彰显了三标课堂“好看、好吃、有营养”的特有风采;创造了一片片绝无仅有的教育天空,书写了一页页毫无例外的教育篇章。
孟先生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必须要学会立志,立志是做人的根本。”这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的目标,静心专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从三标课堂进入学校,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学习更加自主,更加快乐,更加高效。
在“小老师大学”开学仪式中,孟先生提出“建特色化学校文化,走个性化发展之路”的主张,他还提出“学校的竞争靠品牌,品牌的塑造靠个性,个性的源泉是创新”的主张。从个体文化、对子文化、小组文化到校徽、校旗,处处都留下了他的大胆创意和精细设计。孟先生正在改变着全国许多老师、许多孩子和许多学校的命运,我非常钦佩孟先生对教育的执着与才智。
“三标课堂”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这次的“小老师大学”开学仪式讲了如何帮助对子更好地学习,也让我的学习有了清楚的目标。我懂得了有目标才能激发自身的潜力,才能明确自己前进的道路。三标课堂与我的人生目标有着很大的联系。孟先生的智慧创造了三标课堂,三标课堂为我们的学校创造了奇迹!
郭艳妮:展望育英美好未来
一场改革,浩浩荡荡;一个理念,深入人心;一场讲座,启迪心灵。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孟先生缓缓走上讲台。他的声音并不是很大,却是那样有力。他不紧不慢地向我们讲述了本次大会的重要话题:为什么我们要当小老师以及我们怎样才能当小老师,然后宣布会议开始。
在讲述这些问题之前,孟先生请了三位同学及一位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目标。他说,目标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心想事成,心不想事一定不成。立志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的理想是否远大,气质是否高雅,思维是否灵动,人格是否独立,要看这个人从小立下什么样的志向。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心。
莱特兄弟曾经梦想着像雄鹰一样飞上蓝天。因为有了这个志向,他们开始研制飞机,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了飞机。我们的志向也要远大,没准以后真能实现。我的志向是长大后做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帮助人们减轻病痛,为医学事业作出贡献。人的理想是随着年龄、心理及经历等的改变而改变的。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树立理想,让理想引领我们前进。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现在应努力学习,独立思考,做好小老师。
做好小老师就要知道“五点四题”,并充分地利用“五点四题”。“五点”即:重点、难点、盲点、易错点、易混点,“四题”即:命题意图、解题思路、类题演练和借题发挥。只有使用好“五点四题”,把每天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熟练掌握并运用知识,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学习快速地提升,我们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
自从实行了“三标课堂”,引进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理念,我们的学校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义无反顾地把发展的主动权无条件地交给学生。我们获得了学习的自主权,快乐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路途虽远,我们一直在努力。展望未来,我相信经过改革的育英学校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