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本文整理自《黄太闻讲福学》
今年是岭南明代大儒,中国心学代表人物湛若水诞辰555周年,不管从发展岭南文化,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都绕不过这个人,如果绕过去了,就意味着,我们走过错过了,或者失忆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断片了”。

不容置疑,明朝也是中国历史过程中一个伟大的朝代,明代有郑和七下西洋;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小说戏曲,等等,当然明代还有我们众所周知的王阳明心学。
知道王阳明心学很好。但遗憾的是,刚才提问得知,很少人知道与王阳明心学比肩同时代,还在世比王阳明传得长时间的湛若水心学(也叫甘泉心学)。作为岭南人,不知道更是遗憾。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 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学者型高官,官至二品,著作等身,专著三部,诗文500余万字。其学说传承和完善白沙心学,弘扬儒家心性之学。其“仁者与天地一体”、“随处体认天理”、系统的“合一”论等学术主张,具有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启蒙意义,为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他在全国各地创立过40多所书院,授徒达3000多人,在朝在野皆为岭南“接引”了朝代主流文化,让朝代主流认知了岭南文化,做了划时代的贡献。这样的人,历史上不多,这样的岭南人,更是凤毛麟角。

我在很多场合都强调,《福学》是集中国儒释道,乃至诸子百家智慧,融合外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幸福智慧总结。当然,湛若水的心学也深切地影响了还影响着我的《福学》研究。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湛若水“仁者与天地一体”思想和“随处体认天理”等主张重新演绎了“天地人和”,“与天地合其德”,“以天地立心”等古人智慧,为后代人的“身、心、性、灵”修炼赋能。(本段后面部分文字省略)。
二、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主张,从时空、身心性灵等维度为生命修行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体认的“法门”,更重要的是,把祖先沿用了四五千年的“天理”作为“纲”,这“天理”是不是宇宙法则,值得大家好好“参习”。(后段文字省略)。
三、湛若水是福(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禄(官至二品),寿(活到95岁)的实践者,也是集大成者。他用他的人生验证了他的学说,他的学说凝聚了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参考。(后段文字省略)。

《福学》是研修人与天、地、人等多维能量之间关系的学问,当然讲究“随处”的时位,也要讲究“体认”的方法,更要对什么是天理?什么是地炁?什么是“精气神”等等做科学的认知。
接下来,我们顺着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这句话,来研究一下“什么是随处?”怎样体认?”“什么是天理?”(下文省略)。
今天我们无论讲福学,还是讲家族文化,我们都应该走进增城,走近湛若水的家族,一起来纪念这位身边的圣贤。只有向圣贤学习,我们才会有智慧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