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国琴赏析张晏学 袁勤英诗词 洪山诗苑(2021)第133期 总第295期
(本期主编 :王建勤 编审:邓国琴 编辑:主卫平 卢凤枝 制刊:冯继军)



张晏学,1949年8月出生,湖北省农科院副巡视员退休。中华诗词、湖北中华诗词、武汉市诗词、九州诗社、鹰台诗社、东坡赤壁诗社、迪光诗社社员。洪山诗苑副主编。


张晏学
湖 居
朝映晨光暮映霞,微波倒影岸堆花。
长堤淹柳尘嚣远,朱阁听涛曲韵佳。
风送一湖歌伴舞,闲耕几垄酒和茶。
四时景致谁涂色?画里柴扉是我家。

佳作亮点多多请大家欣赏!
主题鲜明:
此篇意脉相承,一气贯通,层层递进,主题鲜明,集中笔力紧紧围绕主题《湖居》而作。
视角的转换和时空的转换:
"朝映晨光暮映霞,微波倒影岸堆花。"取景很独特。取景时间在早上和晚上,视角从天上云霞转向湖面倒影,再转向岸边的花。
视觉到听觉到感觉转换:
"长堤淹柳尘嚣远,朱阁听涛曲韵佳。"用视觉、听觉意象去写湖边堤上的柳,听涛阁传出的曲。中间两联将东湖的特有听涛亭景点入诗,表现出此景独一无二的风光!
触觉到视觉的转换 :
"风送一湖歌伴舞,闲耕几垄酒和茶。"先触到风,再看到听到湖边的人随着音乐起舞,最后看到人们在闲品茶。描写有层次,数字对仗工整。
整篇取景布局独特:
开篇"朝映晨光暮映霞,微波倒影岸堆花"。先将广阔无边的大镜头描向满天的霞光,然后一下子缩致近镜头到岸边的花,又放中等镜头眺望"长堤淹柳尘嚣远",再观赏"朱阁听涛曲韵佳",然后镜头横向移动欣赏"风送一湖歌伴舞,闲耕几垄酒和茶";最后末句收镜头到我家的小景。取景布局由放到收,再放到收,真乃张驰有度,收放自如哦。
句式新颖:
"朝映晨光暮映霞"此句用的是“互文见义”修辞手法。比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就是用的此法。含蓄凝练,起着耐人寻味的作用,扩大了诗句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闲耕几垄酒和茶"酒和茶怎样能耕呢?看似不合常理啊,但诗词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不是写新闻通迅报道,一定要具备真实性和合理性,而诗词本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越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越会产生奇思妙想佳句,就会越出彩。故此句式无理而妙哦!
"微波倒影岸堆花"这个句子韵律和节奏点有特色,读起来很有抑扬顿挫之感!
"四时景致谁涂色?画里柴扉是我家。"借景抒情。故设疑问句,只问不答,让读者去猜想,去玩味!
练词练字
"湖"字和"垄"字都是名词,却在此作量词用,分别修饰歌舞和酒茶,显得别致,趣味,具有独创性。
多用映、映、微、倒、堆、长、淹、远、朱、听、佳、送、伴、闲、耕、涂等动词和形容词入诗,构建出一幅美好,和谐,灵动的画图。比如一个"堆"字就突出了繁花似锦的景象。




袁勤英,系中华诗词、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曾任洪湖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现任洪山区老年大学迪光诗社副社长,《迪光诗刊》执行主编,著有《花甲之旅》等三本诗文集。


鹧鸪天•红梅赞
袁勤英
庭院新梅缀树丫,粉红浅白荟芳华。冰心玉洁添神韵,疏影横斜映彩霞。
容国色,骨仙葩,馨香飘逸漫天涯。新年筑梦东风借,唤醒三春绽百花。

这是一首咏物佳作,荣获2015年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中央网络电视台主办”书写核心价值观,歌赋征集大赛三等奖。下面我们一起欣赏:
鹧鸪天词牌特点
鹧鸪天词牌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前段第二、三句,后段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除了后段的五六句(两个三字句)要对偶外,前段三四句也要对仗。其韵律有流畅、响亮、紧凑,谐美之特色。
上阙起句“庭院新梅缀树丫,”开门见山写作者看到庭院里新梅盛开,(符合写所咏之物所处的特定的环境)此句为下文拓展话题,起着开启之妙用。
第二句:粉红浅白荟芳华。”紧承上句写梅花的颜色,(符合写咏物要写外形特征)设色鲜明有画面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四句:“冰心玉洁添神韵,疏影横斜映彩霞。”继续深入写梅花的神与形的特点,(符合写咏物诗要注重突出所咏之物的神形兼备)不但要描绘梅稀疏的斜影,更要描绘梅的剔透晶莹花蕊,将梅花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地立在读者眼前,两句对仗工整。“疏影横斜”出自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名句。
转折句:“容国色,骨仙葩,馨香飘逸漫天涯。作者直抒胸臆高度赞美梅花的色,香以及美德(符合写咏物诗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内在外在的品质精神和风貌)又是三三工对,使用不完全单句,省略语气助词,完整句应是:国色的容,仙葩的骨。以上多处用视觉,触觉,听觉造境,让读者有亲临其景真实的感觉,能引起读者的诸多联想!
结尾:“新年筑梦东风借,唤醒三春绽百花。”作者借物抒情:梅花要在新年里筑一个美好的梦想,借浩荡的东风,吹拂大地,唤醒三春百花盛开!其实我们听锣要会听声:尾句不光道出梅花心声,同时也寄寓着作者理想,更寄托国人的梦想。尾句有语义三关蕴含其中:作者有什么梦想呢?是自己想继续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作点点贡献;还有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作点贡献;结尾很好地借物抒情言志,令作品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作品物中有情,情中有物,最后物我合一,还借物抒发个人小情怀和家国大情怀,由此可见此作的思想境界较高!
袁枚在《随园诗话》说:咏物诗 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所以咏物诗多以象征,拟人等手法来以物寓人,形象生动地表达;作品还要有作者对所咏之物的喜好和思想寄寓蕴含其中,然后托物抒情言志,这样写咏物诗才有灵魂。否则内容肤浅,苍白无力之作,不会被读者认可!

邓国琴 (武汉绿绮),丁芒弟子,《上海滩诗叶》副主编,《江海诗词》微刊编辑。数次在全国诗词参赛中获奖,并在全国二十多家诗社微刊发表评论文章500余篇。著有诗集《绿绮吟稿》,创有公众号微刊《邓国琴试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