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记录片的总策划、总制片人过向宏,总监制成中和,总统筹、策划颜洁等均为江苏盱眙人,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爱”和对新四军的“情”,抢救式地记录历史。用媒体人的话说:“这个抢救式保存历史记忆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一提的故事。”首先是高度重视纪录片脚本的撰写,他们与主创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参与了纪录片策划创作,十易其稿,并与新四军研究专家反复讨论研究,核对史料,确保脚本的高质量。


主创团队还参与了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全过程,足迹遍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湖北、江西和北京等六省一市,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一年打造出了这部纪录片。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主创团队在筹集资金时,不少人不理解他们的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以及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螺丝钉”精神,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具体写照!
采访期间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十位新四军卫生老兵又分布在不同地区,采访对接有相当大的难度。有时为了采访到一位老兵要通过省军区甚至中央军委。拍摄过程中,受访老兵先后病倒三位住院治疗,所幸出院后如期配合剧组完成了拍摄任务。其中一位92岁的老兵沙正平刚刚出院,就拄着拐杖、带上珍藏70多年的宝贝——自己的入党志愿书赶到干休所指定地点接受采访。采访结束后,他兴奋地挥舞着拐杖,恨不得跳起来,就像孩子一般得开心。如今,老人家再次病倒住院,病榻上的他每天都在盼望纪录片的播出,他说:他要好好看看影片中的自己……沙伯伯,您一定加油啊,我们的纪录片12月10日就正式播出了!
其实,其他九位受访老兵和所有关注纪录片的人,心情都是一样。本次纪录片受访人员一共三十几位,对他们来说,在建党百年之际,能把自己经历和知道的红色故事搬上屏幕,是2021年家中最值得庆贺的事。
2021年6月24日清晨,摄制团队抵达北京站,准时赶往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杨抗美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安排下,我们顺利地采访了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张云逸大将长孙张晓龙会长以及新四军卫生部部长崔义田女儿崔亚莉,那天刚好是陈昊苏和张晓龙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日子,大家都非常开心!
纪录片总统筹颜洁是新四军后代,赴京采访前,她特意从南京到黄花塘取了满满一书包老区的土,用精美的陶罐包装后背到了北京,送到陈昊苏、张晓龙、崔亚莉和杨抗美等新四军首长后代手中。张晓龙会长手捧着黄花塘的红土感动地说:“这可是家乡的土啊!”
第三部分 后期制作简述
纪录片样片出来之后,总策划和总制片人过向宏先后邀请省市县三级新四军研究会以及省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领导,组织了三次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纪录片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初审结束后,样片报至国家卫健委,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并推荐至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领导也非常关注这部纪录片。央视军事频道组织了军事专家、栏目主任、编导等对纪录片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审核,不厌其烦,加班加点,并牺牲了各自的休息时间查阅大量史料,先后出了九稿修改意见,确保纪录片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使《红色医生》得以安全播出。
第四部分 纪录片价值所在
由国家卫健委联合出品,央视隆重播出,学习强国和新华网等大力推介的《红色医生》是江苏淮安团队继《黄花塘往事》《童年周恩来》等优秀影片之后,又一献给建党100周年的最好礼物,是一部真实回溯新四军卫生工作的访谈纪录,也是首部解读新四军卫生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故事,更是一部向医者终极信仰致敬的时代之作。


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大力推广宣传纪录片《红色医生》,江苏省卫健委发文《关于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红色医生>的通知(苏卫行党办【2021】8号)》。学习强国和新华网等高规格发布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新闻。
纪录片首播庆典仪式于12月10日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新四军文化园隆重举行。盱眙、淮安、南京和北京等地领导出席了首播仪式活动。因受疫情影响,部分领导、首长虽然不能亲临纪录片首播庆典现场,但他们通过以下形式表达了对纪录片的祝贺。


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当代雷锋郭明义同志为纪录片首播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和视频。
陈毅元帅之子、《战地红医》总顾问陈昊苏赋诗一首盛赞纪录片。
张云逸大将长孙、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纪录片总顾问张晓龙发来视频祝贺。
张锦,新华社原党组成员、秘书长,现任新华书画院院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贺《红色医生》央视播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健,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中心主任鲍勇,中国整合医学大学秘书长李永奇发来祝贺视频。
北京阎维文老师团队、纪录片主题歌演唱者傲日其愣和张夏悦老师也发来祝贺视频,热烈祝贺纪录片《红色医生》中央电视台首播庆典仪式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新开园的新四军文化园隆重举行,并祝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2021年12月10日下午,在纪录片《红色医生——新四军卫生工作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首播庆典仪式中,98岁新四军卫生老战士丁位西在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文化园满怀激情的与黄花塘“铁军娃”、盱眙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同唱《新四军军歌》。


该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和江苏大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卫生分会、江苏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盱眙县委组织部和盱眙县黄花塘镇人民政府联合摄制。
“战场上医护人员就是将士们的定心丸”,“硝烟战火挡不住我们的路,披荆斩棘也要把你救护”。“你们经历的太多,我们知道的太少”。


今天,当我们在纪念缅怀先烈的时候,不能忘记这样一支战火烽烟中成长起来的人民军队医疗队伍,他们为我们国家的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做出的贡献,早已经载入国家记忆的史册,历史也必将深刻铭记。我们将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振兴革命老区盱眙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