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风采之声★强音朗诵团】审稿‖海梦‖中国七台河
审核‖于歌‖中国沈阳
作者‖手有余香‖中国七台河
音频||阿檀‖中国沈阳
诵读‖阿檀||中国沈阳
制作‖于歌‖中国沈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柴 火
文/手有余香
每当看到野地里齐刷刷的粗壮的蒿子秆,我就想,这要是在过去,割下来烧火多好。每当看到环卫工人砍下来的大树枝子,我就想,这要在过去,拉回家烧火多好。每当看到谁家装修拆下来扔掉的木条子,我就想,这要在过去,捡回去烧火多好。
啊,过去,那些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岁月,都在此刻,从眼前幸福的河流深处被打捞上来。
少年的记忆,好像一年都是冬天,都是大雪,都是寒冷。
在那个四处透风的茅屋里,在那个不大的小炕上,我睡在炕梢,脚底下是个窗户,早上起来被子都冻在窗户上,人在被窝里整宿都是蜷缩着的。

为了烧暖屋子,放学后,我总是挎着个大筐去捡木棍儿,拿着耙子去道边搂干草,跑到锅炉房的炉灰堆上刨煤核,跟着妈妈爬上火车站的空煤车里偷扫煤面儿。
最难忘的,是顶着西北风沿着铁路捡煤块。在路基上时有火车甩下来的煤块。走上三四里,走到西大桥,能捡一大筐。可以够烧半天的炉子。北风像小刀一样割着我的脸,前方的煤块诱惑着我的贪心,筐不捡满不回走。当筐捡满了,往回走却走不动了。长长的铁道线上,呼啸的寒风里,我孤单地趔趄地艰难地挪着脚步。心里满足得却像一个凯旋的战士。

不管弄什么,每天都要完成一筐的柴火。不仅为了得到妈妈的夸奖,更为了能多烧点火,把我的炕梢也烧热乎。
当然,我每天一筐的柴火,只是灶坑的牙祭。主要的还是大人们秋天备下的秸秆、苞米茬子、苞米核子、锯末子等。还有冬天爸妈带着哥哥们,去很远的山里砍来的柞树枝子。

上山砍柴,是件很有趣的事。每次我都吵着跟去。去时可以坐在哥哥拉的空手推车上。中午还可以跟着混吃带去的白面饼。他们砍下的树枝我也能帮忙拽下山来几棵。顽皮的时候,就坐在哥哥拖着的大树枝上当爬犁。快乐得全然没有觉察到,棉乌拉里脚趾上的冻疮,已经磨破了皮。
家里的活计,我最喜欢干的是烧火。可以坐在暖乎的灶塘前烤火。一手拉着风匣,一手用烧火棍挑着灶塘里的火。火光烤着我的小脸儿,便感觉,这儿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幸福的地方。

有一次,幼小的我站在院子里的柴火垛上犯愁,犯愁这些柴火烧完了该怎么办呢?寒冷,叫我早熟,叫我懂事,也叫我忧郁,更叫我坚强。
而今,再也不用关心柴火了。但每当看到可以当柴火烧的东西,那些已尘封的寒冷的气息,就不由自主地冒出来,提醒我别忘了冻伤的疼痛。
住在不用烧火就暖和的楼房里,睡在都是炕头的暖床上。那个冰凉的小茅屋,却反复在我的梦中,被风雪掀掉了屋顶,摇摇欲坠。
2021 11 14
作者简介一一

【风采文学】常驻诗人散文作者。
手有余香,退休中学语文教师。闲居短道速滑冠军之乡一一七台河市。热爱生活,文学,音乐,朗诵,运动。无职无名无书,有爱有心有趣。做个俗人,存颗雅心,让生活因诗和你我更美好。

金牌主播简介一一

阿檀,声音爱好者,来自东北,直爽热情的沈阳人。机缘使我走近了有声演播,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子,也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希望通过声音结交更多的朋友。
【风采之声★强音朗诵团】金牌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