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时间过得快的成语很多,譬如:时光荏苒,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光阴似箭,弹指之间,时光易逝,日月如梭,转瞬即逝等等,我还是用似水流年做标题比较中性。
我住高层,视野开阔,每当晨曦微露,红日初升的时候,我就拍几张照片或者录个视频发到群里供大家欣赏,今天早上拍完照片,我一看照片上日期是2021/12/12 06:33我突然间想起来了, 1980年12月12日这天是我参军入伍的日子,时间过得太快了,一晃四十一年过去了。

想当初,一群涉世不深的毛头小伙,走进军营,实现儿时的梦想;看如今,一帮两鬓斑白的退伍老兵,退休在家,接送孙子上下学。感慨万千啊!
花甲之年,正是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闲来无事,写点当年当兵的快乐往事,岂不快哉!乐哉!

我写的几十篇千字以内的文章,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记叙文。凭着自己和战友们的记忆,写一些在当兵期间的某一个生活、施工和训练的片段,内容是详实的,没有虚构浮夸成分。好多战友都说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让我多写点当年的施工、训练、生活场景,也好勾起他们对当年的记忆。人们常说:年轻时靠希望活着,年老时靠回忆活着。其实美好的回忆何曾不是一种快乐,经常用脑也是一种锻炼方法,避免过早的得老年痴证。现在记忆力减退这是不争的事实,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绝对是一种对大脑思维的锻炼。回忆过去不代表我们老了,只要我们心态不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如今我们都晋级当爷爷、姥爷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是儿孙的历史书,我们过去是否有过辉煌的成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孙要知道老子的历史,就像我们的《光荣之家》牌匾一样,这是我们当兵历史的见证,它证明我们曾经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老兵,等孙子长大了也让他当兵报效祖国,我们要给儿孙树立正确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有一次我和战友苗国生聊天,他说:我让儿子儿媳生二胎要个孙子,儿子儿媳不同意。我说你还很传统旧观念,还考虑延续烟火的事呢?管他是孙子还是外孙子的,是你孙子就行呗!如果你好信的话,问问你周围的人,看看有多少人知道他爷爷、太爷、祖太爷叫啥名的?三代过后多数人都不知道上四代祖宗是谁了,就别提上九代的鼻祖了。

在血缘关系上讲,只要是你孙子或者外孙子,孙子两边的亲人基因都是一样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比例各占4分之一,孙子的血缘占有你25%的基因,你可以上网查查我说的对不对。我外孙子的脸型、耳朵、牙齿和我一样,不是说外孙子和你就没有血缘关系了。

现在人们的认知是,只有孙子是亲孙子,外孙子是人家的孙子,这有失偏颇。这是封建观念一直流传到现在导致的结果。现在仍然是父系社会关系,孙子都要随父姓,社会上一直维护着父系氏族的血统观念和血亲关系。对母亲氏族(血统)血亲关系一直排拆着。如果现在要是母系社会的话,岂不是整个社会关系还要翻转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