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黄米酒
随着年龄的增长, 回忆大于憧憬。一首老歌, 一个旧友, 一句乡音,一个景物,甚至抬头看天空中的一只鸟掠过的痕迹 ,都会想起曾经的事 ,身边的人。
又逢佳节,自然思亲。原本就很甜蜜的时光 更会无限扩大到遥不可及 ,他超越了一切时空, 地域 ,直到天上人间……
每年腊八节的前一个星期 ,父亲就会把金灿灿的黄 米倒在一个又一个的大盆里浸泡。隔二,三天换一次水 ,直到表面浮出泡沫 ,轻微发酵 ,变成了做腊八粥最好 食材 。
腊月初八的时候 ,一向早起 的父亲会在凌晨四点就开始熬粥了 。把黄米, 红枣和水,按等量比例倒在一个硕大的锅里, 加碳加火, 待到熬煮到一半的时候 用一个大铲孑不停的搅拌,防止糊锅 。黄色的灯光带着父亲胖胖劳作的背影 ,定格在我一生的记记中。
煮熟之后 ,天还没亮 。父亲便催促母亲 ,姐姐和我快点起床, 一起分享他做的美食 对于我们的评价好吃或不好吃,父亲是不会在意的。因为他早已有自己的妙用。 等我们吃过都上学了之后, 他就会把所有煮好的黄米粥 全部倒入一个靠近炉子的大缸里 让他们慢慢加温,发酵。勤劳的父亲 只要一下班儿回家 ,就会带着他身上固有的散发出的中药香味,掀开他大缸的盖子 不停的搅拌。
十几天以后 ,一些他曾经医好的患者就会按时按点 的把他们酒厂 做酒用的“酒曲”给父亲送过来 。父亲依然还会给他们把把脉 ,提醒一下养生的注意事项 打发走了以后, 就会喜滋滋的把“曲”敲碎 放在他的宝贝黄米大缸里 ,第三次发酵。
过年的前一天, 他让母亲给他准备好干净的蒸笼布 把所有发酵好的糊糊的东西 ,一大碗一大碗的舀在笼布上面。 下面用一水桶 接着从笼布里过滤出来 晶莹剔透, 香气袭人的黄色米酒 。随着滴滴答答的米酒流出 ,父亲脸庞微笑一直在荡漾 ,幸福感溢于言表 。
等到过年了, 伴随着外面绵延起伏的鞭炮声 ,父亲做好了他的拿手饭菜 ,就会用他在铁匠朋友处特制的高一尺,宽十米左右的 上粗下细的铁壶里倒入他酿制的米酒, 再舀上多多的红糖 ,插在碳火 里面, 酒烧开的时候,混着黄米的香 ,酒酿的香 ,甘蔗的香,烧了 菜的香和母亲供了神的香味儿一起扑鼻而来 。端起大酒盅喝上一口 ,甘甜的味道 ,原始的制作 ,田间的醇郁,酒曲的浓情 ,金黄的色欲,酒汁的透亮, 味觉的畅爽,从嘴里顺流而下,所经之处, 身体里所有的器官 全部增温,沸腾 ,随过节的气氛一起点燃 。暖到没有边际 ,浓到时光荒芜……
因为父亲医术精湛,且乐善好施。到了春节的时候,各街各巷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舞龙,舞狮,划旱船,扭秧歌的民间文艺队就会到大街上去表演,这时候,诺大的院落就会被人挤得水泄不通 ,而父亲母亲则会拿出红包, 烟酒, 糖果 ,茶水之类回敬他们。 一向爱笑的父亲 此刻更是喜上眉梢 ,祝福,吉祥 ,有困难找他的话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
热闹走了, 院子里一片狼藉,父亲 母亲也不用我们打扫, 说怕弄脏了新衣服 ……
此时,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已有五年了 ,不知他在天上过的可好 ?有没有米酒可以再酿? 有没有热闹可以再看 ?有没有 还是忙到不能午休 ?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画面 是我一生甜蜜的源泉 !
在寒冷时,期许落空时 ,遇到不曾在乎我的人时 ,经历伤感放不下的事时,我会把所有过滤 直到它变成父亲醇厚的米酒,然后畅饮 ,不醉不归 ……

作者简介:王艳,大学本科学历。中国世纪大釆风组委会 临汾站副站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临汾都市头条编辑部主任;临汾市第二届政协委员 ;临汾市尧都区第一届政协委员 ;临汾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山西商报 ,临汾晚报,古诗词文欣赏网、临汾新闻网 等数十家刊物发表散文,诗集,歌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