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观察)
陕西文学的春天
文 / 路阳
·
在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陕西代表与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相比较,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比如神木籍的作家梦野、马慧聪,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年人。
陕西上届出席作代会年龄超过60岁的代表高建群、冷梦、朱鴻、龙耘等在本次代表名单中不见了。陕西作家代表这次人数年轻人多。其它省的作家代表和中央国家机关的作家代表也向年轻化倾斜。这是一个好现象。
在本次文代会和作代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提到培养和支持年轻作家。陕西给全国作家协会带了一个好头,给年轻作家创造了发展的机会。陕西这几年实施了好几个培养和支持作家创作的文化文学工程,收到了显著效果。
陕西是文化文学大省,出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家。一些年轻作家起步早,创作成果多,都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重视抓文化文学工作分不开。
时代在召唤年轻作家。文学的春天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作家。

乔盛,笔名塞风、路阳、林木,陕西省神木市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地方担任过副县长,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管的中国经济时报社。资深编辑记者、研究员、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出版专著有长篇小说《黄沙窝》、《黄黑谣》、《滚烫的岁月》、中篇小说集《西部儿女的壮歌》、散文集《黄土地上的美男俊女》、《割不断的故土柔情》、《红山丹》、《黄河长城的绝唱》、《大美河山》上下卷:《女人的西部世界》、《男人的东部王国》、诗歌集《长江军魂的丰碑》、《滚滚江河唱英雄》、《共产主义万岁》、《假如我当省委书记》、报告文学集《战争岁月》、《我的青少儿时代》、理论著作《一个记者与作家看世界》、《西部大开发》、《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9提出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论”,创立以信天游为主旋律的“诗哲性伦派文学流派”。其理论著作《治国论》、《领导论》、《干部论》、《人才论》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机制格局以及发展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长按二维码关注 衡湖诗苑 衡水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