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书中的茶峒边城
和朱自清笔下的叙永边城
--西南联大教授的边城情结
作者 钟小平
荐稿 叙永县作家协会
策划 李腾双
制版 春到百草园
配乐:词:刘光富
曲:廖志和
边城的边,有“边缘、交界”的意思。边缘,具有挑逗性和危险性。边与城这两个字一结合,是乎隐藏着各种暗示和诱惑。并不是每一个边缘地带都可以叫“边城”,也不是每一个交界之地都可以自称“边城”。查《现代汉语词典》“边城”一词,释义是离国界线近的城市。边城这个既俗又雅的名字,在很多走南闯北的人的心目中是一座位居咽喉、地大物博、山高路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市井繁华、商贸发达、民风淳朴、风姿多彩、魅力独具的古镇。而也有许多不熟悉不了解或者没有到过这叫边城的外地朋友,顾名思义,又以为它只是一座位于边境地区的城市。中国数以千计的城,称为“边城”的只有七个,茶峒边城和叙永边城最令人心仪而心动。
沈从文书中的茶峒边城
说边城,我们不得不说到西南联大教授、作家沈从文写有同名小说《边城》以及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著名导演凌子风执导,冯汉元、戴呐等主演,于1984年上映。《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是“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高峰。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边城》中的边城----位于湖南省花垣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门和湘西四大闻名古镇之一。边城镇原名茶峒镇,2005年7月改为边城镇,以沈从文所写《边城》小说名称命名。因为沈从文是凤凰人,原来很多人还以为小说里的边城是指湖南凤凰城。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为什么叫《边城》呢?其实《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个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个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小说取名为《边城》,它是与那些大都市大城市相对立的。这里存在着的和发生着的,是大都会里难以找到的。作者在《长河·题记》中说:‘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来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点惟利的人生观’。”《边城》这个标题寄寓着作者的一种人生形式的理想。它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方面是与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力等对照,另一方面是与湘西社会‘过去’与‘现在’的对照。在对照中,使我们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边城》的作者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看《边城》的第一句:“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便有一溪……”,很明显,沈从文所写的“边城”名叫茶峒。翻看湘西的地图(中国地图)就会发现,整个凤凰县在内并没有“茶峒”这个地方。当你把视线转移到凤凰县北部的花垣县,在湖南、四川(也就是现在的重庆)、贵州的交界处,就会发现“边城”在此。也就是说,“边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镇,不过现在(2008年)这个镇已经改名为“边城镇”,在之前出版的地图上仍标为“茶峒”。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小城处在一个偏僻的寂静山村之中,而故事又围绕着这个小城徐徐展开,并以小城作为线索,所以这本书才会被命名为边城。
据此分析,沈从文之所以以湘西茶峒这个地方叫边城,还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故事发生的地点。地点是在湘西的一个小镇,地处边远,远离政治和经济的喧嚣。第二、故事的内容。内容线索是天保和傩送同时喜欢上翠翠的纯真爱情故事,但他们都没有走到结婚的那一步。钱钟书有书《围城》,人们把婚姻生活比喻成“围城”,恋爱只能说是还在围城的边境上,尚未进入城内,叫它“边城”是实至名归。第三、故事的情节,天保兄弟和翠翠的爱情故事非常单纯、洁白无瑕,充满乡野气息。没有嫉妒,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公平的竞争和谦让,这是在城里不可能发生的。第四、故事的结局。最后兄弟二人都不见了,总有一天爷爷也会离开她,翠翠还是守着心中美好的回忆,孤独地生活下去,周围的人想帮她,又无从下手,谁又能打开她的心结呢,谁又曾想过,一个小姑娘的心竟可以如此执着呢。许多的意想不到和不可能注定题目!只能是“边”城,“边”得好啊,让“城里”的人怎能不羡慕、羞愧,怎能不自责、反思呢?
茶峒边城与叙永边城两地之比较
辛丑年初冬,在十月小阳春的一个下午,暖暖的冬阳斜照在川南叙永的鱼凫古街上,我坐在东门河边茶摊上喝茶,边喝边想着边城这个名称。除了以上想到沈从文的边城外,自然会想到还有我的家乡一一叙永县叙永镇也叫边城,叙永古城也叫边城,为什么叫边城呢?这让很多人百思不解,很是纠结,很早我也是这样。我们的叙永城,明明就不是离国界线近的城市,为什么也叫边城啊,很多人很纠结。纠结的人在于认为边城冠于叙永名不符实,不能因沈从文写小说让湘西茶峒小镇出名了,我们也取名叙永边城吧。还有,边城的边字,觉得很让人难堪。因为边字,是指物体的周围部分、国家或地区交界处、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旁侧(近旁)、表示方位和姓这几种意思。看到边字,还让人想到很多词:边陲、边疆、边寨、边关、边境……。像边疆,还好听,令人想到云南、新疆的边疆城市,想到边疆的民族风情,想到边疆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美女。但边城的边字,有一词“边缘”就让人心睹,我们叙永边城,这个边字让有些人听到看到都很别扭,啥子边嘛,我们是处在边疆、我们被边缘化了、我们很边远?让人误认为叙永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叙永很远、叙永很偏僻、叙永就是一个穷乡僻壤,多丢人、多没面子呢。其实不然!
让我们不妨先看看湖南花垣县茶峒这个边城。这个边城,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介于东经109°24'13"—109°48'10",北纬28.5°30'79"—28.5°40'00"之间,地处花垣县西北部,西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接壤,北与重庆市秀山县的峨蓉乡隔河相望,东连花垣镇,东北接保靖县的毛沟乡,南邻猫儿乡、民乐镇,镇人民政府东距花垣县城25千米,与重庆市秀山县及贵州省松桃县一河之隔,总面积76.9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边城镇有户籍人口26439人,下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茶洞居委会。再看看茶峒的历史沿革:清嘉庆七年(1802年),边城镇境域称水绥办茶洞堡。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为茶洞乡。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改为茶洞镇。2005年,改为“边城镇”。同年,与大河坪乡合并为新的“边城镇”。
由此可见,茶峒,名为边城,它也不是离国界线近的城市,它因沈从文小说《边城》而更名,是湖南花垣县打的一张文旅牌,茶峒因边城而贵、因边城而荣、因边城而旅游业兴旺发达。
现在说一说边城叙永,叙永城所在的叙永镇。叙永镇,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地处叙永县城所在地,东与合乐、震东2乡接壤,南与两河镇、落卜镇相连,西与兴文县相邻,北与龙凤乡连接,总面积117.54平方千米。叙永镇境域分东西两城,西城旧为叙永厅治,东城旧为县治,先是东城属贵州,称贵城;西城属四川,称西城;1981年12月,更名叙永镇;截至2018年末,叙永镇有户籍人口113776人;截至2020年6月,叙永镇下辖11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商贸城。叙永镇的建置沿革: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叙永直隶厅,辖永宁县,两城均划归四川。宣统二年(1910年),属永城里。民国二年(1913年),属叙永县城乡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城乡区改为中城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名双城镇。1950年,改为城关区。1954年,撤区,成立城市工作委员会。1956年,改为城关镇。1981年12月,更名叙永镇。1992年9月,永宁区和丹岩、鱼凫、先农3乡并入叙永镇。
我们再看看叙永边城所在的叙永县的县情:叙永县,隶属四川省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中低山区。盆地南缘,与云贵接壤,西南通衢。地跨东经105°03′~105°40′,北纬27°42′~28°31′。总面积2977平方千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偏少。截止2017年,叙永县管辖18个镇、5个民族乡。县政府驻地叙永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叙永县常住人口为552979人。1985年,叙永县属泸州市。境内有西南出海大通道321国道、309省道纵贯叙永全境;叙永县历为边陲重镇、商旅孔道、革命老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鸡鸣三省”“川南门户”的誉称。境内有四川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丹山,土石皆赤,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丹山36峰,最高海拔1619米。泸州之巅罗汉林,养生福地,海拔1902米。城南是神奇秀美的卡斯特地貌。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叙永县的历史沿革:秦时,属夜郎国地。西汉,为巴蜀与云、贵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晋朝,属云南郡。唐武后大足元年(701),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于纳州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置羁縻蔺州。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永宁路。明崇祯二年(1629年),明王朝在今叙永县东城设置叙永军粮厅,属四川省叙州府;同时在今叙永县西城继续保留地方军区性质的永宁卫,属贵州省,厅卫同城。明,置叙永同知,隶叙州府。雍正八年(1730年),改叙永军粮厅为叙永厅。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叙永厅升为叙永直隶厅,治今叙永镇,以贵州永宁县来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永宁县移治于古蔺场。宣统元年(1909年),叙永直隶厅改为永宁直隶州。民国二年(1912年),改永宁直隶州为叙永县,治今叙永镇,属永宁道。民国十二年年(1923年),属永宁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直属四川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50年,属泸县专区。1952年,属隆昌专区。1953年,属泸州专区。1960年,属宜宾专区。1970年,属宜宾地区。1985年,属泸州市。
由此对比,叙永边城的历史底蕴比其他边城更加悠远厚重,独特人文更加灿烂辉煌,文旅资源更加丰富具有特色。
叙永,为什么称为边城
其实,我们谈边城叙永,往往讲的是大叙永的概念,并非只指叙永镇所在地的叙永城。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人们自古以来把叙永称为边城呢?根据我的研究,至少有五个原因:
一.叙永人民尊敬的客人朱自清先生说叙永是个边城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1941年从成都赴云南短暂寓居叙永,与在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的李广田等教授交流文学、考察叙永教育、应邀在叙永县立初级中学(今定水中学)为师生作抗日演讲,随后到达昆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病逝于北平,年仅58岁。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朱自清先生给朱光潜先生的书信)
西南联大教授、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于1941年10月19日晚踏着泥泞到达叙永县城。当时,西南联大在叙永县城设有分校,朱自清就住进了叙永县城鱼市口宝和堂商号李铁夫家三层的楼房里的家中。主人热情周到,他并不觉得是在做客。朱自清在叙永短暂寓居后,便转道川滇公路乘车赴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朱自清先生后来给时在乐山的朱光潜先生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叙永这个四川边城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色,及所受到叙永友人的热情款待。这封信的具体内容全文如下:“叙永是个边城,永宁河曲折从中流过,蜿蜒多姿态。河上有上下两桥。站在桥上看,似乎颇旷远;而山高水深,更有一种幽味。东城长街十多里,都用石板铺就,很宽阔,有气象。西城是马路,却石子像刀似的,一下雨,到处泥浆,两城都不好走。”“我的主人很好客,住的地方也不错。第一晚到这儿,因为在船上蜷曲久了,伸直了睡,舒服得很。那几天吃得过饱,一夜尽作些梦。梦境记不清楚,但可以当得‘娱目畅怀’一语。第二天写成一诗,抄奉一桀。夫人和小姐已到否?并念。祝好!石荪人梗二兄请致意。弟自清顿首。二十六日。《好梦·再叠何字韵》:‘山阴道上一宵过,菜圃羊蹄乱睡魔。弱岁情怀偕日丽,承平风物殢人多。鱼龙曼衍欢无极,觉梦悬殊带有科。但恨此宵难再得,劳生敢计醒如何?’”。朱自清是写散文的大家,《背影》《荷塘月色》《绿》等脍炙人口的散文成为了传世名篇。一个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川南边城——叙永,也被他的生花妙笔描绘得古朴、高雅、幽深,而让全国广大读者知晓。
二.叙永明城墙石证明叙永是个边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叙永县修建自来水公司时,南门城墙坍塌,工人们发现的一砣明城墙石上有刻字,运到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春秋祠,那天正好叙永文化人画家牟于天、文史老师官学文、国学教授曾介忞,还有文化馆老馆长刘克强、职员曾钟等都在,石上刻文“巨石督军拖,功成我罪多。边城千载后,功在罪消磨。”从石刻上的这首诗可以看出,叙永西城的城墙,至少在明代的永乐十四年仲夏就已经全面完工了。从这首诗中可以推测那时已经有人称呼她为“边城”了。发现奇石时众议“督军”是名词?还是动词?争论不休。那时春秋祠的名字叫“展览馆”,全名“叙永县革命战争胜利展览馆”,此石在春秋祠百凤朝阳大殿放了好长一段时间,供游人观赏,现已在叙永县石雕木刻陈列馆陈列收藏。
一砣城墙石,绝对是一个修筑城墙人背后藏而不露让人怦然心动的故事,绝对是一段在城墙上经受了血与火考炼的岁月,绝对是一个风烛飘摇的身躯但不畏风雪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它不只倾诉的是督军关于功过的心结,它还为人们记录、预示着叙永边城的前身后事。“边城千载后,功在罪消磨”,与杨状元临江仙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心境是多么的相似啊。历史的长河,烟波浩淼。明城墙石,在边城的古风诗韵里傲然卓立,它承载着正史的印记,传唱着边城的春秋,在历史的投影和轮回的时光里更加的历久弥新!
三.叙永悠久厚重的历史说明叙永是个边城
1.鱼凫国人远跋涉 永宁河畔捕鱼郎
我们追溯叙永更远古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叙永与古蜀国的前身鱼凫国有千思万缕的关系。
2011年12月9日至11日,由湖南省文化基金会主办,长沙华逸府荷塘月色麓谷店承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研究所、湖南福寿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刘和璧写意荷花展在湖南省美术馆开幕,我作为嘉宾应邀出席。当我走进美术馆大门,进大门后的大厅左侧,就被墙上的一大壁青铜塑像吸引了,因没文字,我一时没想到是谁的塑像,后请教了湖南省美术馆馆长,才知道是鱼凫王的塑像。我诧异于湖南这个远离鱼凫国的地方为什么要把鱼凫王的神供起?馆长讲:我们湖南人敬仰鱼凫王,成就“湖南鱼米之乡”美誉的就是鱼凫王。鱼凫国人作为捕鱼民族捕鱼为业,也像蒙古游牧民族一样,是游动不居的,四川温江是他们的国都、大本营,外出捕鱼就沿河而居了,他们曾经顺长江而下,进入湖南长沙、进入洞庭湖,教会湖南人捕鱼,鱼凫王就是我们心中的神啊,应该永远崇拜的。
鱼凫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据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这些帝王名号怪异,史料匮乏,长久以来古蜀国的历史一直是云遮雾罩,成为困扰着人们的难解之谜。
蚕丛,鱼凫,传说里的古蜀王。诗仙李白在一生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一首《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鱼凫,说的是什么呢?“开国何茫然”又是什么意思呢?蚕丛,又称蚕丛氏,传说中是上古时代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据说他是位养蚕专家,“蚕丛”即由此而来。蚕丛的眼睛像螃蟹一样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的左边是斜着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为了养蚕,率领部族从岷山迁到成都居住。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将军扁攻打蚕丛和有缗氏,于是蚕丛跟有缗氏献上美女。夏桀被美女迷惑,竟然退兵。西周时期,蚕丛被其它部落打败后,蚕丛的子孙后代,都各别逃到姚和雟(两地于今四川西昌一带)。这时,又出来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重新统一了古蜀国,此人就是鱼凫。李白的这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说的就是蚕丛、鱼凫两位国王建国的事情。因为两位国王先祖是谁、如何由何而来、如何建国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所以叹曰“开国何茫然”。成书于晋代、记载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华阳国志》中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夏商之际,第三代蜀王鱼凫成为国王,蜀人再次东迁,从茂汶盆地东南而下经过成都平原北端进入广汉平原。这时的古蜀王国已经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鱼凫是这个奴隶制政权的第一位统治者。有关古蜀人与他国的战事,并无传世记载,但考古实物却证明确有其事。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可见,当时商朝与古蜀国之间曾经爆发多次战争,因此商王才会进行占卜,向上天询问吉凶、对策。鱼凫执政的时期,正是商王朝接近灭亡的时候。因为与商朝不合,古蜀国参加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会盟,在伐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传说4000多年前,一个崇拜鱼的部落和一个崇拜凫的部落结为部落联盟,迁徙到成都平原,经过征战建立了辉煌的古蜀鱼凫王国。这是个以农耕为主,狩猎和渔业为辅的奴隶制国家。
叙永昔时座落了十五个营寨,分布着鱼凫关、雪山关、鱼涪关、石虎关、鄢家关、吼西关、狮子关、北坳林关、界牌关、李子关、青冈关、镇远关、虾蟆关等关隘。其中两个最著名的关隘是鱼凫关和雪山关,鱼凫关因明状元杨升庵题关而著称,雪山关因护国战争时蔡锷过关题联而闻名。关隘,指险要的关口,在交通要道设立的防务设施,又称关卡。地处西南的一个叙永小城,古代就有十三座关隘,说明叙永地理位置之重要。而鱼凫关的特别重要性在于此关入则蜀境、出则黔地,洵无它关之坚重雄伟,唯与雪山关南北对峙、以“三边冲要无双地,直入云贵第一关”而闻名遐迩。升庵每经此甚感慨,曾诗云:“鱼凫今日是阳关,九度长征九度还。何补干城与心腹,枉教霜雪老容颜。”杨状元为何题叙永关隘以“鱼凫”为名,这应该与鱼凫国有关。原来看到泸州长江畔百子图文化公园里,有叙永鱼凫关的文字记录“明嘉靖年间,杨升庵途经叙永时,见此地虽峰高路险,却山清水秀,鱼翔浅底,野鸭翱翔,遂在一峭壁上题写了‘鱼凫关’三个大字,称之为‘黔蜀分疆第一关’。”时,心存疑问,杨状元为什么要题叙永“鱼凫关”?是因为看到东门河的野鸭子就题“鱼凫关”吗?叙永还有鱼凫乡、鱼凫村,是不是都因为看到野鸭子就命名的?我们来认识鱼凫两个字,鱼凫一是指传说中古时蜀国,帝王名。二是指鱼和凫。凫,野鸭。释义一就是单义词语国名、帝王名。释义二是一个组合词语,鱼和凫两种动物。如看到东门河有野鸭子,就应该叫凫关,或叫野鸭关,不应该叫“鱼凫关”吧,才正常正确。杨升庵,何许人也?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四川成都新都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出居庸关时上疏抗谏。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被贬云南永昌卫戍边,从川入滇屡经叙永。杨升庵著作之富,学贯古今,学术严谨,绝不可能是因为看到东门河的野鸭子就题“鱼凫关”的。鱼凫国于杨升庵来说并不陌生,古蜀国对于杨状元来说了如指掌,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还有,蜀国的前身是古蜀国、鱼凫国,故也有用鱼凫国的鱼凫指代四川。在明代嘉靖时,三省交界的叙永是四川行省辖地,在叙永出四川境的地方设立关隘,杨升庵以鱼凫题关,盖因鱼凫部落足迹所及天府之域皆属古蜀国,故用鱼凫指代四川。此关入则蜀境,出则黔地。在更远古时代的叙永就是鱼凫国的疆域,走出这关隘还是等于出国一样。有人一定会产生疑问,鱼凫人能到达叙永吗?原来我也有此疑问。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会清楚,如前所述,鱼凫人能从成都平原到达数千公里外的湖南,为何不可从成都平原到达叙永呢?鱼凫人来叙永做什么一一捕鱼,他们可顺岷江而下,在宜宾入长江,顺长江而下,到达的泸州,在泸州可沿长江支流永宁河溯流而上,到达叙永。古时的永宁河有多大,说近点吧,在明朝洪武年间景川侯曹震奉圣旨凿通江门峡后,永宁河通航运载能力是数十吨的大船可直达叙永城税关上码头。说叙永是鱼凫国地,合情合理。杨升庵题叙永“鱼凫关”名,也必然是因为联想到鱼凫国而泼墨挥毫,绝非心血来潮、凭空捏造,并不是像有人所说是因为看到叙永东门河有一群野鸭子就题下鱼凫关的。古时叙永就是鱼凫国的边疆,处于鱼凫国的边境线上。
由于叙永所处的这个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说叙永是边城,有依有据,有史为证啊。
2.夜郎古国占边城 多国争战为永宁
如果我们再追溯的远古叙永历史,叙永很长时期和历史的中途曾属于夜郎国。夜郎国,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商时属百濮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省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
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夜郎国,在西汉时期走向强盛,司马迁记载夜郎国有精兵10万,足以威慑西南。汉武帝为了联合夜郎国进攻南越国,派遣唐蒙出使夜郎国,约定在夜郎国设置郡县,于是在夜郎国北部设置了犍为郡,郡治鳖(遵义)。前112年,汉武帝发兵进攻南越,而且兰却不想如约出兵,于是攻杀犍为郡守,迫使犍为郡北迁到了川南一带。南越平定后,汉武帝派兵灭且兰,设为且兰县。在汉朝的武力胁迫下,夜郎王臣服,汉武帝设置牂牁郡,其郡治在且兰。
汉朝一直推行“郡国制”,牂牁郡和夜郎国并存也是其中的表现。夜郎国究竟有多大呢?夜郎国西到且兰(沅江上游),和黔中郡(武陵郡)接壤;北到大娄山,包括遵义、毕节、昭通大部分地区,和巴蜀接壤;南到交趾、南越接壤,包括云南东南和广西西北一部分地区,面积大概40万平方公里。秦汉时期叙永人聚居境内的众部族附入夜郎国及犍为郡版图,至汉武帝元光五年置益州犍为郡,今叙永属该郡地。元鼎元年置牂牁郡,今叙永西南部濒赤水河地区属该郡。可见,叙永在古代时而属中原帝国,时而又属夜郎国等西南小国。古代的叙永,这个西南的小小的民族聚居地,完全就是国与国争战之地,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边城啊。
3.赵宋鬼国强大时 永宁曾在囊括中
叙永在远古时是国与国的交界,据康熙二十五年(1686)《叙永厅志》载叙永“禹贡梁州之域,周秦为蜀郡地,汉属益州,晋置永宁县属云南郡,宋周隋因之唐改置蔺州为江安、合江二县之境,后设永宁迁至马蹄崖鱼漕溪,则元因之后改腾川县隶四川行省,寻改军民宣抚司,明洪武初改永宁长官司……”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叙永县志》载“按叙永永宁在禹贡梁州南境荒服,商时近鬼方以地属鬼宿之次,高宗征鬼方是也,周时为卢戎即泰誓所谓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佐,武王伐殷者也。春秋时,为僰侯国故曰僰道。战国属楚秦为蜀郡地。汉建元六年开夜郎置犍为郡为僰道县地。又属刘提刘璋在蜀分巴以永宁为巴东郡,塾江为巴郡,阆中为巴西郡,是为三巴,而永宁为巴东郡……”由此可知,叙永现代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之处,但在古代叙永却是国与国的分界处、位于边陲国界。叙永,夏属鬼国,春秋为僰侯国、时而亦属夜郎国,是战国时秦楚多国的争夺地,唐宋之际还为羁縻蔺州与罗施鬼国辖地。“宋仁宗庆历初,朝廷命乌蛮王子得盖为西南番都大巡检使,得盖死,其子称‘罗氏鬼主’。今贵州大方、黔西一带为水西水东地,是为贵州宣慰使霭翠之先世罗甸王,罗氏(施)鬼国所在。赵宋时,鬼国强大,永宁曾在囊括中,故落虹、叙永东路三斗米上残碑有鬼国字迹。明李攀龙送永宁使君诗云‘我闻西南罗施国,风气闭塞殊阴阳’,即谓永宁时属罗氏鬼国也。”(著名国学教授曾介忞先生语)。可以说,在古代,叙永就是中原帝国和西南诸多小国之间争夺的战略要地,叙永处于边境国界上,这样的地方必然就是边城了。
四.叙永城分属两省的双城布局证实叙永就是个边城
叙永东门河,古称儒河,源出川边崇山峻岭之中,经龙洞,过深谷,滚滚而下至叙永古城南门的定水半岛起凤寺鱼嘴处,与南门河两水合一,始称永宁河,永宁河昔时叫界首河,因这里是永宁河的起点,也是省界的起点,是川滇黔三省分界线的地方。永宁河穿城而过,河西为西城、河东为东城。这里还有一个地名是三交界,因这个地方乃叙永城内的三省交界处。三交界在蓬莱桥东城江西街一头、东门河尾入永宁河的河畔,在三交界顺着东门河往前走就是踏上云贵的盐马古道了,走完东外街、坪上街,穿过镇南桥、到火把桥处走出鱼凫关踏上去就是通往滇黔權木丛林深处的悠悠古道。
修筑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叙永东、西两城,东城城垣低矮,城墙多土建;西城城垣高大,城墙为石建,因此,人们称西城为“石城”、“川城”,而东城则呼为“土城”、“贵城”或“龙安城”。“川城”、“贵城”的由来,因东城在明清时期,曾一度由贵州管辖。曾几何时,播州(今遵义)还属四川的属地,故有“四川人生的憨,遵义调龙安”之说。西城则一直由四川管辖之故。那时,四川叙永西城的人淌水过河就出省了到达贵州地,或跨过上下桥就到云贵了。这样的行政区划,形成了叙永“川、贵同城”的独特奇异现象。
如果说湖南花垣县茶峒边城地理位置是“一脚踏三省”,而叙永边城却是“城中一脚踏三省”“一声吼叫三省闻”,是正宗、真正的边城啊!朱自清先生当年伫立永和桥(下桥)上看边城,其实正站在四川、贵州的交界上,往云贵方向眺望,感觉“似乎颇旷远。而山高水深,更有一种幽味。”。
五.叙永从古至今在官方和人民的心中叙永就是个边城
从康熙二十五年(1886)的《叙永厅志》起,很多地方文献均有“叙永纵横数百里,实扼滇黔三边,其间重山峻岒、陡涧深溪,自相藩蓠环织境内,每有边警,三省动地”记载,三边、边警、边疆、边寨、边塞、边隘、边民、边防、边贸、边地、边区、边城等带“边”字的词语,频繁出现在口语、书籍、文章、文物中。在记忆中,2008年1月后富丽公司在鱼凫古街推出的“边城叙永盐马古道民俗民族风情系列雕塑”引起世人关注,2010年中共叙永县委宣传部干部王承伟、周世华发文“川南边城叙永”提到“边城叙永”。2013年9月24日,“四川在线消息”刊发文章“叙永,一座地处川南边陲的小县城,历史上即称为‘边城’”。2013年10月26日,泸州旅游攻略“叙永边城”。2014年4月10日,中共叙永县委宣传部通过官媒公布:确定“阳光边城 奋进叙永”为新时期的叙永精神。随后,重提“边城叙永”,在叙永遍地开花,叙永县官方书籍《边城》《边城印象》,叙永籍诗人赵荣刚出版的《边城》诗歌集,2020年10月29日央视全国播放《方志四川•影像》中国方志•叙永木雕石刻暗藏边城密码电视片,叙永县广泛播放“崛起之城”泸州叙永边城形象片和叙永边城•视频。《川南经济网•泸州边城叙永探秘》《一个16岁少年眼中的边城叙永》《边城叙永幸福地》《川南边城文化简书》《川南古镇边城叙永》《日光日志叙永边城》《新浪博客边城叙永》数不胜数的涉及“边城叙永”的文章,在各种媒体刊载。以“边城”冠名的叙永边城自媒体、叙永边城跑腿、边城时光、边城客栈、边城风情、边城公交公司、边城文化工作室、叙永县赤水河镇的泸州边城印象广告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招牌出现在叙永人的视野中。边城,叙永这个从明朝洪武初就定称的名字,距今已有649年了,不管风雨岁月、世事苍桑,这“边城”就像浸入叙永人的血液中,让每个叙永人、每个视叙永为第二故乡的游客都认同,看到听到都倍感亲切。叙永,就是叙永官方和人民群众心中的边城啊!
说不完的边城在今天的意义
叙永,自古就是个边城,这是不争的事实。边城不边,边城不丑,边城名声在外。边城很美丽,边城很朴素,边城很热情,边城很温馨,边城很有魅力,边城有诗和远方。
我们不要害怕承认自己是边城,明城墙石诗韵里的边城、朱自清先生笔下赞美的边城,因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叙永底气十足。我们也不要怕别人讲叙永是个边城,叙永本身就是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边城,听叙永人理直气壮地讲“我们叙永就是边城,不要别人承认,也不怕别人说。我们叙永边城‘边’的可爱,‘边’的有档次啊!”我们更不要怕别人嘲笑叙永是个边城,那是嘲笑的人不懂叙永千年的历史人文。因为只有穿越边城深邃的远古时光,我们才能体验到叙永这个城市的纵深与辽阔。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一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可见,边城就是一种文化。千百年来,叙永因地处国界、三省交界,这座边城,多姿多彩,因“边”而塑造了更多包容和多元的秉性。鱼凫文化、夜郎文化、鬼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盐马古道文化、云贵高原文化、饮食文化、袍哥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西南联大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叙永这座独特的边城碰撞、融合、共生,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使叙永熠熠生辉。叙永边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异彩纷呈,山水景色美不胜收,自然资源包罗万象,“永岸”盐帮记忆犹新……这座活色生香的边城,虽时过境迁,但仍然像品一壶老酒,醇香而绵长。这是叙永边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叙永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思路。
川南叙永,人杰地灵。星野涵辉,丹山环翠。文以载道,璀璨夺目。千年边城,焕发生机。当前,新一届叙永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在率领全县人民围绕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发挥叙永“南翼”立体海拔、生态良好、文化厚重等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文旅产业,建设“康养竹乡 画稿叙永”。在实施康养文旅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建设“四韵”旅游带、激活“美丽经济”的“文”经济、以叙永中部历史文化、春秋祠、丹山自然风光等优势塑造以人文融合为特色的“叙写永恒”人文品牌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文化的重点、突出叙永厚重的人文历史。叙永县全力发展文旅这一重大决策,深得民心,广大人民频频点赞。
徐徐展开大气磅礴的乌蒙画卷,千年一边城,淡然度春秋。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那些在叙永边城生活、工作、旅游的人的人生。如画的边城,如写意国画一样赋予这里的人民奔放而细腻的感情。朱自清先生来叙永八十年了,但他笔下赞美的叙永边城还是那样的充满灵性,还是那样的充满诗情画意,还是那样的充满让人们急切向往的情绪和思念。西南联大教授的边城情结,如永宁河水的朵朵浪花在叙永永恒绽放。我们相信,朱自清先生与叙永边城的感情纠葛缠绵而不息,他那深埋心底的对叙永边城的眷念至今仍然是那样温暖而感人。我们知道,文化艺术是精神,是灵魂,更是财富。在文化方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因此,笔者建议叙永县应重视深挖、研究边城文化,利用边城文化的独特魅力,响亮运用边城概念,适时冠名系列边城产品,做足做大做强“叙写永恒”的边城人文品牌,有力推动叙永文旅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叙永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谱写叙永边城的新时代新篇章。
二O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第三稿于叙永边城四美轩
作者风采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现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泸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叙永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县硬笔书协主席,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市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评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1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参加打造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了《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 《求索之路》 《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
2563560978@qq.com
投稿要求
古体诗:律诗(古风意境佳)六至十二首,绝句(古风意境佳)十至二十首。投稿时每行两句排列,格式如下:
作者姓名(省名)
诗题
XXXXXXX,XXXXXXⅩ。
……
现代诗:两首及以上(最多不超过五首一百行)。
散文:一篇
小说:视篇幅而定
另外: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的个人生活照。
可以应作者要求配图和配乐(投稿时加入想配的图片和乐曲名称,注明演唱者等)所有投稿都以正文发送或加编辑微信707904340直接发送投稿,不发附件,如果投稿十日内没有收到用稿回复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投稿以后记得加编辑微信号707904340,以便联系,未加微信的投稿,一般不予编发。
关注《春到百草园》能欣赏更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