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这位生错时代的极品婆婆
——也说前儿媳举报前婆婆
文/董惠安
婆媳矛盾古往今来绵绵不断,被称为“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从《孔雀东南飞》开始,有多少诗篇小说影视话剧绕不开这个题材?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然而此次河南周口的一封前儿媳举报前婆婆的真实故事,堪称“中国婆媳大战”花絮中的一朵奇葩。仿佛打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万花筒,让我们这些因平庸而限制了想象力的吃瓜群众顿时眼见一亮。话说英雄“冲天一怒为红颜”,而“红颜一怒”也是气势冲天。怒从何来?细品举报信,不言自明。其中所涉及的内幕,比影视小说精彩得多,一般作家还真编不出来。但如果把此事件看作现实版的“宫斗”剧,那可就浪费了这个题材。其中明显带有时代特征的亮点,还是挺有看头的。
首先说,前儿媳举报前婆婆的“八房九铺四车”,还有“不明来路”的巨额资产,抛开报复的动机,应当说是在不经意间开启了“婆婆财产公示”新模式。本来这是属于家族的“隐私”和“机密”。多少人呼吁官员公示财产而不得,没想到一封举报信完成了一项壮举。如果“八房九铺四车”来历不明,这不是暴露了腐败吗?如果来源正当,岂不是为天下提供了一种积累财富的“正道”吗?
其次,举报信让人眼前发亮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周口泰康支行,是个岁月静美、怡情养身的好地方。举报信和相关“回复”表明,说这里“吃空饷”查无实据,但请假迟到早退为常态,即使如此闲逸潇洒,工作照常运转。我觉得,一些大学生们向往的“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就业乐土就在这里。有多少寻找就业“伊甸园”的少男少女们,对这样的单位“梦里追寻你几回回”?试问当今时代,各行业都在拼死竞争,“白加黑”“996”是常态,这样的舒坦惬意的、马克思所说的“让劳动成为享受”的乐土。这样的“乐土”多乎哉,不多也!我都有点忍不住引吭高歌——泰康农发支行啊!是适宜婆婆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欢乐的土地上,就是有些事情见不得阳光.......

让我最感兴趣的,则是从举报信中蹦出来了一位当今社会极大成功的极品婆婆,很符合艺术论中所要求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位婆婆身上彰显的精彩靓点让当今肥皂剧中的婆婆妈妈们的夸张表演黯然失色,她不仅富有强势,而且智勇兼备,心硬手重。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这位集富婆、智婆、狠婆形象于一身的婆婆吧。
先说其富——八房九铺四车,还有“不问来路”的巨额资产,提前进入小康,不不不,应当为中康、大康水平了。想当今多少青年才俊为一房一车而呕心沥血,拼命挣钱,当上房奴车奴!又有多少打工者、农民工未富先老,而此富婆无论如何都跨入了先富起来的行列了。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再说其智——较之以往贪官的水平,该智婆的智商境界及运作手法明显高出几个层次。贪官大部分是利用权力,似垂钓的太公,坐等财富上门,技术含量不高,而这个婆婆,精心布局、刀刀见菜!可谓贪官靠豪夺,智婆靠巧取。敛财手段不太明确,理财水平段位极高,对买房卖房过程让儿子和儿媳几次“离婚——复婚——再离婚”的操作,最终“图穷匕见”,弄假成真,将儿媳嫁妆钱五十万尽收囊中的手段,并采用离婚协议书的“阴阳”模式,让儿媳在被扫地出门后替她背上百万元的房贷债务,其招数可谓“招招春秋计,步步战国策”,一般的点赞已经不足为赞,只能借用《地道战》中有个叫汤炳会的汉奸赞扬日本主子的赞美词:高,实在高!
最后再论其狠——让儿媳怀孕期间趴在地下擦地板,动不动还来一番辱骂,这对时代人伦道德的颠覆不是一点点——封建社会对已有身孕的女子都宽容到可以不跪拜官员,当今时代对孕妇让座已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熟知的做人须知,惟狠婆不知也!给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狠婆当儿媳,除了被骗财、被剥夺嫁妆钱,被剥夺子女抚养权,还得承受家暴和“怀孕期间挺着大肚子跪擦地板”的高危风险,更可怕的是,还被告上法庭。据举报信显示婆婆声称在法院有关系,让法官怎么判,法官就怎么判前儿媳,结果如她所说一样,儿媳被法院判了要儿媳偿还婆婆300万借款。真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没一点勇敢的献身精神真还不行。除了有极高的精神压力承受度,还要有抗家暴忍辱骂的能力,一般人还真承受不了。而她的单位农发行太康支行,在回应社会舆论时,战战兢兢地说她“没有吃空饷,只是请假多,有迟到早退现象”。这口吻,哪还有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金融国企机构的气息!真真的一副驯服温顺小媳妇脸孔。谁还能感受到该机构中存在监督纠错职能?
我钦佩该极品婆婆的富、智、狠,我惊叹她的气场强大。然而我也感叹她生错了时代。生在一座中原小城也委屈了她绝代风华。虽然她把小县城官场玩于股掌。按照她的强大人脉和命运造化,应当出现在中国古代风云纵横的宫廷争斗中展示风骚,或者在日本华丽家族或者欧洲王室的权势倾轧中翻云覆雨。如果真的能生在春秋战国,她一定有机会闯入宫闱,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一定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那些东周列国时代的能折腾的太后国母、巾帼女侠都不是她的对手,说不定历史都会改写。
不过,能在小小县城这弹丸之地玩到极致,也不枉在人世红尘中潇洒一回。该婆婆应当是既“入对了行”,也“嫁对了郎”。其郎君何许人也?当为“八房九铺四车”的直接创富者也。这不,举报信曝光后,当地纪委精准地聚焦于其郎君身上,于是调查开始了,真相有望大白于世。
看来婆婆得罪儿媳真有的“演砸了”的感觉。
智婆千虑,必有一失。她能在小家的一亩三分地里生杀予夺,威风八面,能在县城官场商界呼风唤雨,左右逢源,但忽略了一点天下大势,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只手能遮一方天地,但遮不住方圆九州。一网连着朗朗乾坤,除了汹汹的社会舆论汹涌而来,还有纪委监察不期而至。任凭婆婆在小县城里纵横驰骋,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作者简介:董惠安,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55年1月生于宝鸡。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宝鸡市人民广播电台担任新闻部副主任、文艺部主任,1995年在西安高新开发区某企业任宣传推广经理。2000年进入西安银行,任内刊《银商报》编辑。2015年退休后曾受聘于西安外事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现从事《西部学刊》编辑工作。三十年间曾创作过多部广播剧,在《西秦文学》《三秦都市报》《新西部》《延河》《今传媒》等杂志发表大量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的杂文小品、通讯述评、报告文学等。1986年担任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1997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神泉》,2018年出版长篇小说《斜谷》。陕西资深传媒人、作家,《秦风》杂志副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