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辩证哲学是世界哲学
张道子(山西临汾市)
吴建华(陕西西安市)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太,指太阳,极,指南北两极,阴阳两极。阳极指太阳,阴极指地球。阳极指恒星,阴极指行星。所以,太极模型就是宇宙模型,太极哲学是三元辩证哲学。因为,从宏观来看,宇宙是由行星,恒星和中子星黑洞构成的;从微现来看,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从人类社会来看,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的;社会经济是由资本,劳动力与企业构成的;社会政治是由公民,官员与国家构成的。世界三大图腾的一致性说明太极哲学是世界哲学。太极哲学可以引领人类解决面临的一切重大难题。既可以引领人类解决自然科学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也可以引领人类解决社会科学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太极模型宇宙模型太极哲学三元辩证旋转三大图腾
一太极模型是宇宙模型
太极的太,指太阳,极,指南北两极,阴阳两极。阴极为地球,阳极为太阳;阴极为行星,阳极为恒星。阴极指黑夜,阳极指白天。百度在解释太极图时认为:1阴阳合一,阴阳本一;2阴阳互化;3阴阳互为能量。
其实,这以上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第一阴阳既不是本一,也不能合一。因为,太阳与地球,恒星与行星,它们之间虽然处于同一个大系统,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将太阳与地球,恒星与行星看成是同一个东西,那么,太阳系,银河系,甚至于整个宇宙都无法运行了。
这种思想的哲学根源是将统一看成了同一,其实,同一与统一,是两个根本不同的范畴。同一是无差别的同一,而统一则是有差别的统一,对立的统一。二者绝不是一回事,太极图中的阴阳也然。第二阴阳只能互旋、互动,而不能互变。因为,找不到一维的能量转化为三维质量的物理学机制。第三阴阳互为能量,那质量到那里去了。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宇宙自然是由质量与能量共同构成的。质量表现为静止性、粒子性、空间性、三维性、磁场性、引力性、強作用性;而能量则表现为运动性、波动性、时间性、一维性、电场性、斥力性、弱作用性。
如果把太极图的阴阳看成是互为能量,而没有质量,那么,物理学上的物质不灭定律又怎能成立?既然上述三条都不能成立,那么,太极图到底反映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太极图本质上反映的是太阳发出的光电能量推动地球旋转的模型,同时也是恒星发出的光电能量推动行星旋转的模型。
这是因为:第一太极模型反映的是宇宙的阴阳结构模型。从宇宙自然来看,它真实地反映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恒星与行星的关系。可以说,整个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都是这种恒星与行星的关系。地球为阴,太阳为阳;恒星为阳,行星为阴;发光星体为阳,不发光星体为阴。
所以说,太极模型是宇宙的阴阳结构模型。
第二太极模型反映的是宇宙的阴阳静动关系模型。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真实地说明了宇宙自然结构的静动关系。
在宇宙自然中,地球本来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是运动的,是太阳发出的光电能量在推动地球运动。同样,行星本来是静止不动的,而恒星发出的光电能量是运动的,是恒星发出的光电能量在推动行星运动。这就说明,整个宇宙都是恒星发出的光电能量在推动行星运动。
发光星体在推动不发光星体运动。这是波动推动粒子运动,时间推动空间运动,斥力推动引力运动,弱作用力推动強作用力运动,电场推动磁场运动的终极原因。由此可见,粒子、空间、引力、强力、磁力的质量都是要求静止的,而波动、时间、斥力、弱力、电力的能量都是运动的。粒子、空间、引力、强力、磁力质量的运动都是靠波动、时间、斥力、弱力、电力的能量来推动的。
第三太极模型是宇宙阴阳静动旋转模型,而不是阴阳互变模型。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认为:太极的“太”字的原始意义是指:初始,无上,宗源。我认为,周敦颐曲解了太极的“太”字的原始意义。太极的“太”字的原始意义,其实是指太阳的太。
因为,伏羲当年立竿见影是以太阳为主要测量对象的,如果离开太阳,太极图无宇宙意义。由于对太极的“太”字原始意义的理解不同,涉及到对阴阳鱼的理解也不同。周敦颐认为,“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意思是说: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周敦颐的这些思想不对,而是说他说的这些都是现象,而并非是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原始意义。
那么,太极模型中阴阳鱼的原始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阳鱼是指太阳,阴鱼是指地球。因为,当时立竿见影的伏羲,不可能知道太阳系以外的事情,包括现代人对太阳系以外的事情也不甚了了。抓住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其他问题都是派生的。关于太极模型的“原始反终”,也即《道德经》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指阴阳互变。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阴阳是不能互变的。阴就是阴,阳就是阳;太阳就是太阳,地球就是地球;粒子就是粒子,波动就是波动;空间就是空间,时间就是时间;引力就是引力,斥力就是斥力;強作用就是強作用,弱作用就是弱作用;电场就是电场,磁场就是磁场。在人类社会中,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或者说,阴不能变成阳,阳也不能变成阴。太阳不能变成地球,地球也不能变成太阳。粒子不能变成波动,波动也不能变成粒子。空间不能变成时间,时间也不能变成空间。引力不能变成斥力,斥力也不能变成引力。強作用不能变成弱作用,弱作用也不能变成强作用。电场不能变成磁场,磁场也不能变成电场。
正是这个阴阳互变的错误理论,搞乱了物理学,搞乱了一切科学,真可以说是灾难深重,急需拨乱反正!既然阴阳不能互变,那么,阴阳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认为,阴阳是一种互补互动的关系。阴阳首先是一种互补关系,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阴阳是一种互动关系。太阳磁场对地球磁场的引力线本应是直线,但由于太阳光能量的推动,使本来是直线的磁场引力线变成了曲线,变成了地球绕太阳旋转,这就是星球旋转的原因。由此可见,既不是太阳变成了地球,也不是地球变成了太阳。既不是阴变成了阳,也不是阳变成了阴,而是太阳光电能量推动地球绕太阳转动而已。这也正是地球上的所有粒子都是自旋的终极原因所在。
显然,这里并没有涉及到阴阳互变。地球本身并没有变,因为,质量是守恒的、绝对的、不变的。变化了的是太阳光电能量,白天光电能量强,晚上光电能量弱而已。这是阳消阳长,而并不是阴阳互变。
总之,人类对于太极模型存在许多误解,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它是由伏羲立竿见影所实测的,而不是伏羲凭空想象所绘画的,当然也没有认识到太阳与地球这对阴阳矛盾之间的静动关系,更没有认识到太阳推动地球的运动是旋转的,周而复始的,但并不是太阳与地球这阴阳二性之间是互变的。认识这些道理是确立太极哲学是世界哲学地位的前提。
二太极辩证哲学是三元哲学
要认识太极辩证哲学是世界哲学,必须清楚什么是太极辩证哲学?或者说,太极辩证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它的本源,规律和道路三个方面来确认。太极辩证哲学有三大本质特征:首先,从本源来看,太极辩证哲学是它的三元性。
决定太极辩证哲学三元结构的,是宇宙自然的三元性。从宏观领域来看,宇宙是由行星,恒星和中子星黑洞构成的,从微观领域来看,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从人类社会来看,是由男人,女人和孩子构成的,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稳定的家庭。再从元哲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一元论哲学是与农耕时代相适应的哲学,二元辩证哲学是与机械工业化的时代相适应的哲学,那么,三元辩证哲学就是与电子化时代相适应的哲学。它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哲学,它以一元论哲学与二元论哲学为基础,既包括了唯物论在内,也包括唯心论在内,是一个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更高层次的哲学。
它可以结成最广大的哲学同盟军,可以说明世界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只有三元才能包括一元和二元,而一元和二元是无法包括三元的。其根据是,世界本来就是三元的。这就是老子的"三生万物"原理,也是数学上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因为,数是世界的真实反映。数轴上的正,负,零。太极图的阴,中(鱼眼),阳,都说明了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三元结构。
其实,三元论与二元论相比,最主要的是发现了世界的支点。二元论世界,是一个没有支点的世界。二元的互斥互补,是一种乱斥乱补,没有支点,没有稳定性可言。再从规律来看,太极辩证哲学是对立统一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哲学界的共识。
认识这一规律的首要问题是,认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三元事物之间的对立性。所谓对立性,就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甲事物不是乙事物,乙事物也不是甲事物。在宇宙自然中,质量不是能量,能量也不是质量;空间不是时间,时间也不是空间;引力不是斥(外)力,斥(外)力也不是引力;电场不是磁场,磁场也不是电场;强作用不是弱作用,弱作用也不是强作用;阴性不是阳性,阳性也不是阴性。在人类社会中,男人不是女人,女人也不是男人;资本不是劳动力,劳动力也不是资本;民不是官,官也不是民;经济不是政治,政治也不是经济。只有认识这些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才能从对立走向统一。
有人说,人可以变性,我说:变了性,只能自娱自乐,不会生孩子,还是白搭。对立是基础,条件,原因,统一才是目的,结果。只有对立,没有统一,那不叫辩证法,叫对立哲学,斗争哲学。我们过去多年来,只讲斗争,不讲合作,只讲对立,不讲统一,给我们的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如果不在理论上彻底弄清统一的至关重要性,这种灾难还会发生。只有太极辩证哲学才能达到既对立又统一的层次,其它任何哲学都达不到这个层次。这说明,太极辩证哲学既是正确的本源论哲学,又是正确的方法论哲学。三元哲学是本源论,而辩证法是方法论。三元辩证法的统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既解决了世界观的问题,也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最后,从运动道路来看,太极辩证哲学的运动道路是旋转循环道路,也就是辩证法所说的肯定否定道路,也就是辩证法所说的螺旋式上升道路。但这样的表述并不完整。因为,它是上升与下降的统一,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同时,也是守恒与不守恒的统一。
之所以说,旋转性是太极哲学的重要特征,是由于从宏观来看,星球是旋转的,从微观来看,原子是旋转的,从模型来看,太极是旋转的,所以,太极辩证哲学也是旋转的。非旋转不能表达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动轨迹。旋转力来自于磁场引力与光电斥力的统一。
有人说,宇宙自然的旋转容易理解,人类社会的旋转如何解释呢?我们说:父亲,母亲,孩子----父亲,母亲,孩子不是旋转循环的吗?资本,劳动,企业-----资本,劳动,企业不是旋转循环的吗?公民,官员,国家-----公民,官员,国家不是旋转循环的吗?有人说,我们的民营企业还没有旋转循环就死掉了。我说:那是你的企业或者是小环境出了问题,或者是大环境出了问题,并非是规律有问题。
无论是宇宙自然中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旋转循环则活,不旋转循环则死,这也是一条不可抗拒的真理。总之,太极辩证哲学是三元辩证旋转哲学,它是三元本源,辩证规律和旋转道路所构成的大统一哲学。
三世界三大图腾的一致性说明太极哲学是世界哲学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太阳。既然太极模型是太阳发出的光电能量推动地球旋转模型,那么,以这种星球的结构规律和运动规律为基础的太极辩证哲学,也就必然是人类的共同哲学。因为,人类再没有第二个地球,当然,也没有第二个太阳。
宇宙中可以发光的恒星很多,但由于离地球太遥远,他们发出的光电能量绝大部分都耗散在广阔的太空之中,能来到地球的光电能量很微弱,也就是我们每天晚上能看到的星光而已,远不及月亮对太阳的反射光。
所以,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则是一片黑暗。既不会有生物,当然,更不会有人类。人类对太阳的崇拜首先是来自于宗教。《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以及整个西方人的信仰经典,而十字架则是整个西方人的信仰图腾。他们认为,太阳是地球的主宰,所以认为太阳是父,地球是母,而人类只是由太阳与地球共同创生的孩子。这就是圣父,圣母,圣子的来历。伊斯兰教的教徒头上戴的白帽,意思也是头上有真主,其实,就是指头上有太阳神。这种“三位一体”的思想是符合宇宙结构规律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太阳是地球的主宰,而恒星是行星的主宰。
其实,这种日地关系的认识并非从耶稣开始,而是从更远古的人类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日地关系及恒星与行星的主从关系。其认识方法很简单,就是从认识“万物生长靠太阳”而起的。有太阳万物皆生,没有太阳万物皆死。十字架正好反映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物理学已经证明,太阳光波与地球的引力线正好是垂直相切的。
这就为西方人找到了信仰基督教的物理学根据。所以,西方人全民信仰十字架为代表的基督教并非没有道理,并非是盲从。人们身上带上十字架的饰物,就是乞求太阳神的保护。教堂上的十字架,表示教堂与太阳神是相通的,凡是来教堂的人都可以得到太阳神的保护。人们做了亏心事要来教堂受洗或忏悔,是人们相信太阳神上帝站的那么高,所以,它是全知全能的,你干了任何坏事都逃不脱它的眼睛。
忏悔了就得到太阳神的原谅,不再追你的罪责。青年人结婚要到教堂证婚,表示向太阳神盟誓,要太阳神为他们作证,从而才能地久天长。总之,西方人以十字架为中心的信仰,其实是一种太阳崇拜。它虽然有一层宗教的外衣,但骨子里它是一种天文学知识,这是宗教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真正根源。
“卐”字符是上古时代世界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与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永恒的标志。被称为“其光晃昱,有千百色”,显然,这仍然是一种太阳崇拜,但比十字架的认识水平又进了一步。十字架为代表的西方古人类,只认识到太阳与地球的主从关系,恒星与行星的主从关系,而以“卐”字符为代表的中东古人类,已经认识到任何星球都是旋转的。由于十字架很难体现星球的旋转性,为此,中东古人类中的智者们就将十字架的四方顶端折弯,从而,十字架就变成了“卐”字符。
他们认为,“卐”字符更能真实地反映地球与太阳以及宇宙中所有恒星与行星的运动规律。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只有符合地球与太阳以及宇宙中所有恒星与行星的旋转运动规律,才能生产风调雨顺,生活平安幸福。否则,就会遭天遣,就会遭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
再后来,“卐”字符就被作为佛教的图腾与标志,同时,也是佛祖的心卬,是和谐永恒的象征。有人说:佛祖的心卬才出现两千多年,何言上古时代人类用“卐”字符表示对宇宙天体的认识?能够证明这个问题的是出土文物。我与河南太极文化院的执行院长田波等人在甘肃省临洮县的大地湾博物馆考察时,亲眼看到由大地湾遗址中出土的七千年前彩陶上的“卐”字符彩饰画。这就深刻地说明,早在七千年前“卐”字符为代表的太阳崇拜,已经成为上古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已经知道,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旋转的缘故。如果没有太阳,既不会有树木花草,更不会有鸟兽鱼虫,当然,也不会有人类。
人类既崇拜、感恩太阳与地球的大恩大德,同时,也敬畏大自然对自己干坏事的惩罚,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人类的历史是相通的,在天文学上,十字架和“卐”字符,及太极图是同时期出现的,他们都真实地反映宇宙的结构与运行规律,这由考古出土文物为证。甘肃临洮的大地湾七千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中既有十字架的彩绘,也有“卐”字符的彩绘。这些都说明十字架和“卐”字符在当时的天文知识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知识。
然而,由于十字架和“卐”字符除过信仰作用外,既分不清阴阳,也无法建立数学模型,更无法分清四季变化的过程。面对生活重压的中华祖先,更看重的是实用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比十字架和“卐”字符更科学、更有实用价值的天文知识呢?具有很高智慧的伏羲氏决定从方法上入手。因为,十字架和“卐”字符,都是古人类悟出来的,天文知识可以靠悟而悟出一些真理,但终极真理必须靠动手实际测量。于是,伏羲氏经过苦思冥想后,决定从测日影开始。他任命夸父为测日官。夸父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测日官,他遵照伏羲的指令,用立杆见影的办法,经过时时刻刻,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测绘,终于完成了完整的日地运行太极图。
然而,这位尽职尽责的测日官,也因长期奋斗在测日第一线而劳累身亡,他是为太极图的诞生而献身的测日官,我们应该为他献上由衷的敬意。由此可知,所有的恒星与行星的运行图也都是太极图式,因为,星球运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把太极图称之为宇宙运行图。这也说明,伏羲氏是世界上第一位建模大师!可见,十字架和“卐”字符以及三元太极图,其实是同一个图。十字架只是三元太极图的简化版而已,而“卐”字符则是十字架与三元太极图的中转过度而已。
或者说,十字架和“卐”字符是三元太极图的初级版,而三元太极图是十字架和“卐”字符的终极版。当然也可以说,十字架和“卐”字符是三元太极图的原初版,而三元太极图是十字架和“卐”字符的完成版。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天体运行的完整历史图案!既然这三个图是同一个图,那么,就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也不存在谁比谁更先进的问题。这是天下一家亲的哲学依据。更重要的是,从这世界三大图腾都是太阳崇拜,十分清楚地说明,太极辩证哲学就是世界哲学。
有人会问:为什么世界三大图腾是同一个图,就能说明太极辩证哲学是世界哲学呢?我说:西方人全民信十字架为代表的基督教,东方人全民信道,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西方人与东方人共同信“卐”字符为代表的佛教,这还不是世界哲学吗?更重要的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太阳,那么,表征日地关系的太极辩证哲学,你不信,你又信什么呢?
四太极哲学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重大难题
太极辩证哲学既然是世界哲学,那么,它能引领人类解决什么问题呢?我说:它可以引领人类解决面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切重大难题。因为,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是科学的灵魂。没有对科学引领作用的哲学是假哲学。1太极哲学可以引领人类解决自然科学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在自然科学中,人类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宇宙模型问题,亦即宇宙的结构与运行规律问题。伽莫夫根据哈勃望远镜发现的光红移现象,就断定宇宙是在十秒钟内产生的所谓"大爆炸宇宙论"。其实,光的红移现象,只能证明光景斥力,而根本不能证明宇宙在膨胀。太阳光芒四射,能证明太阳在膨胀吗?所以,只存在光红移,而根本就不存在宇宙红移。所谓的宇宙红移,其实还是光红移。由此可见,"大爆炸宇宙论"根本就不能成立。宇宙模型必须实际测量,而不能靠猜想。太极图是由伏羲用立竿见影的方法而实际测量的,这比靠猜想而来的"大爆炸宇宙论"更靠谱。因为,太极宇宙模型既可以准确反映宇宙结构,又可以反映宇宙运行规律。从宇宙结构来看,宇宙是由行星,恒星和中子星黑洞构成的。行星为阴,恒星为阳,中子星黑洞为中。准确地反映了宇宙的结构。从宇宙的运行规律来看,行星为引力,恒星发出的光电能量为斥力,二者的合力正好为旋转力。所以说,标准的宇宙模型是太极宇宙模型。
太极标准宇宙模型问题的解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解决统一场及统一场方程问题。人类面对的宇宙自然,首先是太阳与地球的矛盾统一体。所以,认识日地矛盾对于地球人类来说是首当其冲的。太阳系是一个巨大的发电机,恒星是定子,行星是转子。恒星是电场,而行星是磁场。
人类之所以能走到几近自我毁灭的世界末日这一步,从自然哲学的根源来看,主要就是没有解决统一场的问题。人类发现的四种力其实是三种力,即磁场力与电场力及绝缘场力。强作用力是磁场的微观效应,弱作用力是光电场的微观效应。而万有引力与磁场引力其实是同一种力,这由磁场引力的库仑公式与万有引力公式等价可以得到证明。由此可见,宇宙自然中只存在磁场与电场及绝缘场,其它什么力也不存在。电磁场就是大统一场,大统一场就是电磁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才能知道如何不破坏地球磁场,更好地保护地球磁场。
其实,人类离统一场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牛顿力学就是专门研究地球或叫星球磁场引力的学问,而相对论量子力学就是专门研究太阳或叫恒星发出的光电斥(外)力的学问,这两种力的统一,就是大统一物理学。但由于这两种力学中,人为地充斥了大量自相矛盾的东西,这是物理学统一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所以,修正牛顿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使物理学统一起来,就成了当前物理学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认识宇宙自然的统一,其实也是物理学的统一,或者说,物理学统一了,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也就统一了。反之,如果物理学不统一,那么,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就永远统一不起来。而绝对相对统一物理学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舍此无它途。因为,经典的绝对力学和现代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两大支拄。经典的绝对力学,解决了质量,空间,引力和磁场的问题,而现代的相对论量子力学,解决了能量,时间,斥(外)力和电场的问题。所以,修正而不是再造经典的绝对力学和现代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是物理学大统一的必由之路。
至于统一场方程则是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与薛定谔方程的统一。这是将实体物质与能量运动统一起来的唯一出路,因为,能量推动质量运动的最终结果是动量,而不是其它任何东西。
2太极辩证哲学可以引领人类解决社会科学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在社会科学中,人类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所有制问题,亦即私有制与公有制的问题。太极辩证哲学认为人类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是共有制。共有制既是私有制,也是公有制;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它是私有制与公有制的统一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劳资矛盾问题。因为,在社会经济关系中,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是永恒的主体,二者共同存在于企业中。所以,资本,劳动和企业就是经济的三要素。这其中,资本是势能,劳动是动能,企业是支点。没有资本这个势能,劳动这个动能根本就不会动,足见资本在生产与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来看,没有劳动这个动能,资本这个势能也就只是一堆死物而已,根本就没有生产与经营的可能性,足见劳动也在生产与经营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此,按照二者在生产与经营中实际占有的份额,定出合理分配利润的比例,就成了经济学家与有实际经验的企业家的共同追求。我把这叫做"劳资互股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的分配制度。它可以平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长久存在的阶级矛盾。
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官与民是永恒的主体,官民矛盾是永恒的社会主要矛盾。而人民群众与政府官员都是在国家这个大盘子里生存的。在民与官这对矛盾中,官是动能,民是势能。没有人民群众,根本就不会有政府,不会有官员。即便是有,也会很快就饿死,足见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反过来看,人类社会中没有官员也不行。没有政府,没有官员的社会是土匪世界。在官民关系中,政府,官员的能量是动能,他们既可以推动社会前进,也可以阻碍社会前进。而人民群众的能量是势能。"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人多势众,舆论哗然,搅得官府不得安宁。为此,官员与人民群众最好的关系应该是互治关系。官治民这是常态,反过来说,民也应当治官,不受老百姓制约的官员,是无底线的官员;不受老百姓制约的政府,是无底线的政府。所以,官民互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社会科学中,人类遇到的第三大难题就是社会制度问题。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谁也消灭不了谁。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既是资本主义社会,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互补,统一。
总之,太极辩证哲学才是人类社会最正确的世界观,也是人类社会最正确的方法论。只有太极辩证哲学,才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最正确的哲学。离开太极辩证哲学的引领,人类永远不可能进入“劳资互股、官民互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
参考文献:1《圣经》
2《古兰经》
3《佛经》
4《史记》
5老子:《道德经》
6杨雄:《太玄经》
7《黄帝内经》
8郑军:《太极太玄体系》
9周敦颐;《太极图说》
10《庄子》
11《易.系辞下》
12《帝王世纪》
13《楚辞.天问》
作者简介:张道子,俗名:张树斌,(1947--)男,汉族,陕西清涧人。
现为全国人天观研究会常务理事、《格物》杂志编委。出版有《互补论》,《绝对相对力学》,《绝对相对哲学》,《绝对相对经济学》,《常道》》等多部专著。这些书己被国家图书馆和三十个省级图书馆及近一百所大学图书馆收藏。多次应邀在国内外作学术报告。2018年出席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手机:14703479837邮箱:lfzhangshubin@163.com
吴建华,男,1960年生,陕西旬阳县人。太极城发现人、三太文化研究者,研究员。陕西省艺术馆群文研究馆员、省文化厅《陕西省文化艺术志》总编审、“文化陕西”理论研究员等职。系陕西农林卫视《时代先声》学术顾问,国际易经研究院陕西分院顾问、四川云艺术集团高级文化顾问、旬阳人文学会会长、“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新作文大赛评审专家、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椭圆哲学创立者。1988年首倡创建太极哲学城,选择走向智业文明,团结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建立了太极城哲学创新研究院和陕西省国际文学艺术促进会哲学创新研究中心,并任院长与中心主任,形成了强大的哲学创新阵营与创造活力,于2018年8月应邀率32位专家出征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太极城与太极哲学宣传到国际学术平台。个人出版著作十余部,作品收入高考语文试题和中学阅读材料,荣获“2017年全国首届行业年度杰出人物贡献奖”和“2017年度爱故乡陕西十大杰出人物”。
手机:13060404715
qq:1365223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