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於陵暖心窝
李孔涛
序
周村古称於陵,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居住。尧先后为“於陵国”“逢伯国” 的国都。舜、禹至夏商时期,於陵作为部落大国的都城就已经存在。据《左传》记载:“昔爽鸠氏始居于此地。季侧氏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逢伯陵乃商初一个势力较大的部落首领,其辖地西起长白山,东至淄河,北至大清河,南至鲁山,方圆600余平方公里。於陵几经沧海变化,其作为政治中心的历史至少二千余年,其作为城市的历史长达三千余年。於陵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及历史积淀,影响广泛。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七绝诗初食笋呈座中这样写道:“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由此可见,独领风骚的古城,可谓久也。这里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厚,在这块风水宝地,诞生了诸如陈仲子等一大批名人志士,数风流人物看今朝,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今推凡人凡事,今赞好人好事,窥一斑可见全身,一滴水可咉射太阳之光芒。
难忘博山行,拜访老党员
孔子曰“仁者寿”,椿萱并茂之父母都己年过九旬,为了保障父母健康长寿,让其吃上可口饭菜,自今年初始,我们姊妹四个每人一周给二老做饭。每周一换班,老姐本周当班,周六上午九点多我给父母送东西,不知不觉和父母拉呱就一小时了。正起身走时,恰巧老姐来了,她待人热情,一再不让我走,说道:“大弟,别走了,一块在这里吃吧,正好我从博山买的白汤丸子,和周村买的不一样。”看到老姐诚恳挽留及父母帮腔相劝,我也不好推辞,心想品尝一下也好,看看该丸子和周村的有啥不同。老姐随后通知我姐夫也到父母家来。我姐心灵手巧,不一会四菜一汤就上桌了。母亲拿出红葡萄酒,五口人共举杯相碰。老姐指着大汤盘,催促道:“大弟先尝尝白汤丸子。”“好,吃一个。”姐夫插言:“这么些,怎能吃一个?”“好,我一个个吃。”我慢慢地咀嚼着,果然和当地丸子有所不同,最大特色是脆,有嚼劲,实在说周村白汤丸子有些松软。父母微笑着说,“不错,好吃。”看到父母喜欢,博山白汤丸子确实与众不同,我就和姐说,我不知道在博山哪里卖,不行,明天你和我去一趟。正好一举两得,给居住在博山的李老把《我的娘》等书捎去。姐爽快说行。姐还说,来回坐车不花钱,我和厂里的姐妹才回来。我说,前几天张店文友来周村,说我们这年龄的人坐车不花錢,我还有些置疑。因长年照顾妻子,很少坐车,消息闭塞,姐笑我孤陋寡闻,并嘱咐我拿上身份证。好,谢谢姐,我也享受一下政府的好政策。
说易行难,吃完饭,和父母和姐俩口告别,就回家去准备工作。
光阴似箭,仅去超市买菜及洗衣、床单就忙碌了一下午。饭后一边陪妻看电视一边准备工作:把周村烧饼放到茶几边,以免忘了拿;装上要送那几本书;拿身份证上及杯子等。
晚九点半,姐发来信息:“孔涛弟晚上好,周日早上7点的车,你张哥和你去吧!和你买好肴菜,你张哥就回来,我的给父母做饭,我晕车,得吃药才能去,你张哥愿意和你去,说用不着我跟着。”
“姐好,听您安排,我除去买肴菜外,还要给博山的李老送书等事,请一定要和我姐夫讲好,一定要一块去,一块回来。谢谢。”
“孔涛弟买好东西,你自己去办其他事吧,你张哥不去你朋友家,你也可给朋友说好在某个站点见面,博山不大,你可办完事自己回来就行!你张哥不愿去你朋友家。”
竖起棵草来有高低,何况姐夫比我大8岁,为了去趟博山,怎忍心再麻烦他。我给姐回信:“姐好,如果这样,就不麻烦姐夫了,我自己去吧。请问去博山每班时间?谢谢。”
“孔涛弟从周村坐7点车到公交店,换11路车,到大福园下车,过个桥右拐约20米就到了,下车可问一下,很大……进店第一家姓徐。”
和我姐互发信息到了10点多,再定好手机早五点半提醒功能,又忙杂七杂八就到了十一点。
闻听铃声,我睡眼朦胧就起来,洗脸后,熬小米、红枣、枸杞粥,左边灶熬稀饭,右边灶炒菜,安排好妻子中午之饭菜及诸多必须事项。叫醒妻子起床、洗脸、搀扶她到东边房间(该间因没有凉台,阳光可直晒)待她吃完饭后,收拾碗筷,我拿好必带东西,按预定时间六点半出门了。
好事多磨,百密一疏,当我想要开车库门时,才发现没有钥匙,唉,昨洗衣服,忘了把钥匙放在新换衣服里,没有办决,只好给儿子打电话,叫他快拿备用钥匙来,嘱咐他快点,我着急上博山。
待他拿来钥匙,他关切地说:我开车送您去。我说:“回来怎么办?还是我骑电动车吧。”儿子打开房门,我拿上钥匙,开车库骑上车,匆忙往火车站赶,把电动车锁好放到站前花园南边停车处。
一波三折,去博山车七点半刚走,问站上服务人员,请问下一班车几点?答曰:八点半。 要傻等这么长时间怎么行?我决定先去淄川,再转去博山,要灵活机动。急急忙忙去问有无最近去淄川的车,被告知七点五十分,没有再好办法,只好坐这趟车了。
离开车还有十几分钟闲功夫,望着败落的周村火车站房我触景生情,有着百年多历史的火车站竟没有了客车业务,沦落成今日一个小汽车站,昔日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火车站一去不复返了,悲哀呀。连想济南老火车站被人为毁掉,我痛心疾首,浮想连绵。一个地方的一把手,握有某种生杀大权,如无远大志向和长远眼光,再不深入搞调研,仅凭主观想象,就信口开河,瞎乱指挥,胆大妄为,真是后患无穷,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7点40分车开门了,三个人,我名列第二,刚踏上车,就听司机严肃地说:“戴上口罩,测体温。” 我一一照办。掏出身份证刷卡时,没听见响又刷,只听司机一声,“请刷上面。”车上只有三人,非常冷清,司机回头微笑着说,您第一次坐免费车吧。”我忙微笑说:“是,第一次坐,好眼光。” 车正点发出,不一会,大埠山高耸入云的英雄纪念碑映入眼里,无数烈士長眠这里,其中就有“一马三司令”。此烈士陵园原在周村城里,现人民广场之地。忆昔,此陵园亦成周村发展的瓶颈,是当年周村区委、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顺民心,得民意,积极主动上联下系,圆满收官,丰功伟绩,皆大欢喜,可歌可贺。
到萌水站点又上一人,一车四人除我刷身份证外,都刷老年卡,车八点半多到淄川。
下车后,经当地人指点,我又赶上去博山的一路车,这车没有闲座位,80%人刷卡, 每到一站,下车需再刷一次,刷二次不知何意?
到博山站我又转乘了11路车,这趟车人很多,也是80%人刷卡。待坐定,我就向身旁一个同龄人问:请问到“大福园”有几站?车上当地人很热心,纷纷说没有“大福园”这个站,有一个“大观园”站。我说:不是“大观园”,我去过那里几次了,都是卖陶瓷的。这次我要买白汤丸子,请问哪里有卖的?车上人七嘴八舌说,“正宗是白家馆丸子”;“这个全省闻名”;“那得到八陡白家馆”。我回答:“谢谢,谢谢,听你们的,去白家馆。”
同龄人又问我,“你那里的?”“周村的。”“跑这么远来这里买,为啥?”我答,“好吃,这里丸子脆生,我是闻名专门来的。”同龄人很健谈,“你多大了?”“67了。”“也不小了,父母还健在?” 我自豪地说“健在。父母都是九旬老人,身体还可以。”“这是修的,你好有福。” 我说,“对,父母在,你年龄再大还是孩子。”他又说;“你这次来博山是给父母买的?”我说:“是。”“你太孝顺了。” 我答“应该的,比起父母的无私付出,我做的远远不够,仅是九牛一毛。”前座,一个女大学生激动地插言,“大伯,我得向您学习,从今以后再不和父母顶嘴了。” 我听后很感动,“这样就对了,孝顺,孝顺,有孝才有顺。” 车上人一致认同我的说法,插言说:“好,讲的好,你是个大孝子。” “博山有悠久的孝道传统,你们才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稍停顿,转移话题,“姑娘,请问白家馆快到了吗?”
她笑着说:“大伯,还远着哪,我到终点站下车,您比我早一站,到时候我叫您。我赶忙说:“谢谢。”心中有底了,就踏实了,既来之,则安之,受人劝吃饱饭,来一趟博山不容易,买白汤丸子要买就买正宗。
博山面积真大,坐了大约有近二十个站,大学生提醒我,再一站您就到了。
过了小桥,就来到白家馆。该馆一家四合院,专做白汤丸子,看墙上介绍,白家馆创建于清朝未年,历经百年沧桑而今己成中华老字号。闻名遐迩的白家丸子更是该馆独创的重头菜肴。多次在省市区鲁菜大赛中获金奖等。全省鼎鼎大名,全国名气不小。
计划不如变化快,本想来一次博山不容易,多买些,各家分分,余下的放到冻箱里,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取。沒想到白家馆这么远,没想到博山车上人这么多,和周村公交车上之清闲有天地之别。再上我手里提着三件东西,还要再到李老家拜访,就匆匆忙忙买买了三袋冰冻丸子,服务人员告诉我可以邮寄,并给我装上该馆独有的“大骨汤”,付款52元。就原路返回博山站,再转坐五十路,该车人满为患,同龄人比比皆是,95%刷卡。我提着东西在拥挤不堪车上更不方便了,不是东倒就是西歪,不比不知道,和过去坐专车来博山有着天壤之别。另刷卡对老年人免费乘车,有利有弊,利好不再重复,弊端,对老年人身体是一种考验,如此拥挤,真犯了病,肯定很麻烦。几站后我才落座,开开停停之间终于到了原山北门。
在这山城,七拐八转,七上八下我有些晕车了,多次想吐,在车上不方便,只好一边忍着,一边使劲按压“内关”等穴位,才没有呕吐。有人要问你还知道穴位?不瞒你说,我还真略知一二,这得感谢我姐夫,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姐夫在东海舰队干医务工作,回家时给我捎回了一本红色塑料皮针灸小本子,我似懂非懂学了一段时间,有些口诀仍能背出来。如: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艺不压身,这次派上用场了。车上人多热,加上想吐,我头上脸上已冒汗,我敞开了衣服。
原山北门到了,下车却冷风刺骨,我只好又严丝合缝,估计原山气温要比周村要低几度。
李老很守时,他不顾年老及腿脚未好利落,是拄着拐杖来接我的,并冒着严寒等待多时,这令我甚是感动。我和他边说话边慢悠走,他家在山上,离站约有二百米,待到他家时己近十一点。
昔有黄盖老英雄,今出圣喜主人公。
光荣在党五十载,奖章熠熠放金光。
我到他家时我已精疲力尽,一屁股就坐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李老很热情好客,说“我已预订好饭店,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我忍着不舒服,苦笑地说,“我姐两口子有事,不能来了。对不起,昨天我很忙,对不起忘了告诉您。”
在李老家不怕你笑话,人家文人墨客是品香茗,我因胃里翻江倒海,则是饮驴般大口喝茶,一杯又一杯,老嫂子是一杯接一杯赶忙倒,这样才止住了呕吐。李老一再催着去饭店,此时已十二点多了,考虑到不能打破了老俩口吃饭之规律,实在说,我根本不想吃饭,我不吃,人家怎么吃?只好勉强说:“李老,我胃隐隐约约很不舒服,就是山珍海味我也吃不下去。”我见老俩口一脸不高兴,就说:“要不就在家里吃,我吃一碗面条就行”。李老高声说:“那怎么行,你是贵宾又远道而来,必须盛情招待。”他一再坚持要去饭店,我说,谢谢好意,现在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了,吃饱就行。当前,要讲究这么吃出健康来。我们要事实求是,不能光要面子,不要健康。李老看我身体不佳,又如此固执,只好放弃他意,按我意思办。
茶水很管事,把呕吐压下去了,乘此良机,我快马加鞭给李老照像、翻看查阅有关资料等,
李圣喜1938年10月21日岀生,籍贯:淄川区洪山镇涧北村;1957年7月由淄博四中三级二班初中毕业。在家务农一年,1958年9月初在博山淄博市邮电局参加邮电工作。1956年5月在四中参加共青团;1962年11月2日在博山邮电分局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邮电工作40余年來,先后当过学徒工、机务员、干过机务班長。1976年5月提干,先后任博山邮电分局办公宝秘书、政工股長、市邮电局史志办主任(期间曾兼职市邮电工会副主席)、博山区邮电局工会主席等职。1998年10月退休后,被区邮电局返聘负责博山邮电志编篡工作,直至2006年。
1958年10月赴青岛培训学习自动电话电源设备,1959年1O月返博。在青岛学习期间,由于学习积极努力,成绩突岀,在400人中脱颖而出,被被评标兵。后又被评为青岛市邮电系统”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突击手”。并被推荐为出席”全国邮电系统先进学徒工表彰大会”代表。1959年7月I3一18日,共青团中央三屆五次会议在青岛召开。会后于19日晚,在青岛海軍俱乐部,胡耀帮率团中央全体委员与青岛市的1500名优秀团员青年举行了联欢会。他被邀参加!近距离看到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团中央三胡(耀邦、奇立、克实)。
父慈子孝,四世同堂,八名党员。1962年6月17日,经他的老班長,牵线搭桥与他的小爱徒,小他五岁的同班同事,博山姑娘喜结良缘,组建家庭。婚后相继生有一男三女,60年來,他和老伴相濡以沫,含辛茹苦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现在全家老幼己达17口,从2017年就享受到四世同堂的快乐与幸福!现在全家尊老爱幼成风,儿孝女顺,互敬互爱传承,大家小家都呈现和睦的气氛之中,孩子们每周六都坚持回老家聚会吃飯,邻居见了都纷纷赞扬。家和万事兴,全家共有党员八名,大学以上文凭六名。收入在工薪阶层中上,无忧无虑,其乐融融。
李老从不居自傲,他平易近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热情主动,乐于助人,下面让事实说话。在朋友介绍下,我参加了“日子”征文,在22天内,我快了萝卜不洗泥写出了十二篇连载文章,李老一篇不拉,善始善终,不仅给拙作点赞,还以诗歌等形式写上了评论,他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犹在当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仍未完全遏制的情况下,这更加难能可贵。在“德领天下”群他起到了表率作用,树立了榜样,下面附几篇他的诗歌,供读者共飨。
拜读孔涛“日子征文”之十有感
回家吃饭尽孝心,四世同堂乐天伦。
二老福寿共绵长,六家齐聚满堂春。
如此盛典谁之功?省台策划需感恩!
拜读孔涛“日子征文” 之十二有感
泉城之行不平凡,万语千言十二篇。
一路处处遇贵人,有惊无险遗物还。
失而复得庆幸运,好人一生保平安!
滴水之恩涌泉报,滿腹经纶令人赞!
他不仅对我如此,对其他朋友一视同仁。
一路故事多,个个暖心窝。
表弟大文人,名扬全中国。
一路闲不住,文才渐升华。
在喜迎建党100周年,在他入党59年之际,李老带上了”光荣在党五十年” 荣誉纪念章。他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特写小诗,以谢党恩!
七一百年到來前,组织关心老党员。
社区领回纪念章,光荣在党五十年!
想作贡献己无力,少给社会添麻烦。
真正的朋友,难找、难遇、难舍又难忘。李老还多才多艺,兴趣颇多,他喜爱猜谜语,对制作谜语卓有成效。翻阅他一本本剪集,一页页小豆腐块,我感慨颇多,不怕门门会,就怕一门精,假如他业有专攻,全力以赴,定能成绩斐然。他为了避免老年痴呆,还喜欢上了《成语小秀才》并进步神速,由过去过一关五六分钟,到现在不到一分种。通过他的努力及几个月的千锤百炼,他后来居上,现在炉火纯青,己稳当当雄居淄博地区及附近地区《成语小秀才》通关总成绩亚军,令人刮目相看。艺不压身,他的辛勤付出让他的写作水平如虎添翼,这可从他最近发表的《漫话淄博地区战邮通信》中找到蛛丝马迹。
真诚,才能相处不累。厚道,才会让人踏实。感恩,更会相处长久。在我俩忙碌之际,两个没想到降临。一则,老嫂子手脚麻利,把饭己做好。二则,面条和面条不一样,里面还有海鲜等。老嫂又上酱牛肉、香肠、酸萝卜等菜,大大超乎我的意思,我有些不好意思。饭后我又马不停蹄赶紧补上了老俩口合影照,文人喜爱书,我和李老也惺惺相惜,互赠书籍,叫老嫂子帮忙留下了“老倩影”。
回沙发稍坐,喝一杯茶后,李老不顾腿脚不太灵便,坚持陪我到不远处的原山等景点参观。原山林场孙总先进事迹鼓舞激励人,一个残疾人取得的巨大成就,让许许多多正常人汗颜。我和李老邀好,有机会一块拜会孙总,当面学习请教。时光如梭,己到下午三点,我俩走马观花把有关景点游览一遍就花费一个多小时。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毅然决然辞掉李老“天已晚,明天再走”的建议,这时,老嫂子已经把周村烧饼盒打开,把里面烧饼取出,装上了蛋糕、到口酥、带糖小圆饼干。我说:“坚决不要。”老俩口异口同声:“不拿,你走不了。” 老俩口配合默契,一左一右拉扯着,眼看,天越来越晚,没办法我只好收下,来回一样沉,还是三个包。
我挥挥手和李老俩口子告别,踏上了回家之路。
本想游览一下原山,能把晕车赶跑,没想到它太顽固,赶上50路返博山,又晕车了,它故技重现。又是先出汗;又是胃里翻江倒海;又是使劲按压“内关”等穴位。但事不过三,这次按压不管事了,这次不给我面子了。刚下了50路,到了博山站,找到垃圾桶,我就忍不住了,对着它就吐了。
历史有时惊人相似,晕车也有遗传,我娘从年轻时就晕车,我姐紧随其后从也晕车,我大弟不但晕车,推磨子也晕。此后,十几年推磨之任务成了我的专长。我这人就是劳累命,退休后开始晕车了,怎么发现的呢?有一次在汽车打扑克,四缺一,无奈我只好顶班,转个身,成了背朝前坐车,仅这一点小变化,我的胃渐渐不舒服,继尔想吐,只好罢手,令牌友扫兴。
今年11月14日我坐商务车到博山山头参观《百年之光--党领导中国(淄博)工业百年主题展》,一进入到博山,我浑身发热,头上冒汗,胃里翻江倒海想吐,幸好衣口袋里有一个眼药水空瓶子,盖子成圆周形,头部稍尖,平常用它按压穴位,小病、小痛就缓解和消失。这次物尽其用,到该馆时,喝水把呕吐压下去。返回时,快到周村,又晕车了,我赶快用小瓶子头部紧紧压在“内关〞穴位,紧压一会,再放放松一会,坚持回到家,大口喝茶把呕吐又压下去了。
小时候,我看见一位老人柱拐在一条小土路上步履蹒跚时,我大惑不解,他怎么如此慢慢腾腾。时过境迁,到现在我才知道力不从心。
晕车滋味很不好受,只有深受其害者才心知肚明,说的明白投彻。
我姥姥住在沂源三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带着我第一次去看望姥姥,娘除带几包烧饼外,还带着一个小铁桶,那时候7-8岁,不明白就问:“娘,带这个干吗?”娘摸着我的头,笑着说:“这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清楚了。”那时交通不方便,去三岔先坐火车到益都,那时车速也慢,到站时,已三更半夜,在候车室待到天亮,跟在娘后面小跑步赶到汽车站,坐上到临朐去的汽车,到站后,再换乘去三岔的车,中午饭时才能赶到姥姥家。
我娘去看望姥姥,可遭大罪了,在去益都车上,就对着小桶呕吐不止,我才知道小铁桶的用途。我娘指着后面一个小门,低声对我说:“孩子,把它倒进厕所里,慢着点,别摔倒了。”我很听话,提小铁桶倒掉,再递给娘。如此这般三次,把我娘折腾得趴在小桌上,一动也不想动。吓得我哭起来,我娘抬着头,哭笑着说,孩子不哭,娘没事,趴一会就好了,娘帮我把眼泪擦干,又趴到小桌上。
我娘很牙硬,听到广播,到益都下站时,又忍着不舒服,强打精神,从站台快步向候车室赶去。督催我:“快跟上,晚了就没有连椅了。”我不明白,但紧紧地跟着娘,一路小跑……
我娘晕车的情景牢牢扎根在我脑海。
在淄川段和进入周村时,我又吐两次,没有办法,只好拿出手提袋的东西,吐到了里边。口罩及手套因都沾染了呕吐物,为了防止手提袋渗透,把它们都丢在里边。
12月12日这天很冷,天黑了气温更低了,电动车放在外面十几个小时,当没戴手套的手握住电动车把时,感觉特别凉,再加上身体不舒服,真想再坐坐歇歇。
妻子还在家等着,还没有吃饭,我必须尽快赶回去,没有吃不了的苦,咬牙握住车把,就骑上了电动车,冷这个滋味真不好受,凉风就像锋利的小刀割你的手。左手还好办些,冻的实在不行了,就把手放到裤兜里,缓解一下刺痛感。右手没有这个待遇,它掌握着电动车速度,一不用劲,车就停下。不到银座,右手就冻麻木了,电动车不走了。下车赶快搓手,右手才有了感觉。回家不能耽误,右手没法伸到裤兜里,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掏遍口袋,找到一条小手巾,勉强盖在右手面上,向母亲学习,咬紧牙关,好歹到家了。
我强忍不舒服,坚持赶紧先把李老送给的蛋糕、到口酥、小圆饼干给妻子吃着,而后赶忙给她热上饭菜,再去把尿盆倒掉。把热好的饭菜端到了妻子面前,我赶紧吃上药,一骨碌就躺到床上去了,到九点才醒过来。
打开手机,李老有几个未接电话、几个短信映入眼帘,仅举一个短信为例:“到家沒有?请速回复!冒严寒,抗晕車,撇家中病人,为我而来,深情厚谊,让我深深感动!激动心情难以言表。来去匆匆,不知赶上回程的车沒有?又让我十分焦急不安!盼早回音!”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忙回信:“李老好,对不起,才打开手机。因晕车,在博山站吐了一次,在回周村路上又了吐,到家后,吃药后就躺到床上了,到九点才起来,看到您的信息,迟复为歉。请放心,现好多了。谢谢。”
打开手机,我姐也有短信,告知我,你姐夫也去博山了,坐早晨7点车去的。
我随后给姐回短信,报告我平安,请姐放心,随后发长信汇报这趟博山整个情况。阴差阳错,老哥俩失之交臂。有时,两个人出于好心,都为对方着想,但因缺乏联系沟通等,有可能事倍功半,也有可能事与愿违。
周日去博山,周一由我给父母亲做饭。中午时刻,我端上了用大骨头原汤煮的正宗白家馆丸子和其他菜肴。老父亲很会说话,“这家丸子与众不同。”母亲则说:“很好吃。”
当我看到老人家满意神态时,当一盆白汤丸子被我们三人一扫而光时,我的心里乐开花。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