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酒颂》作者:刘道源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黄酒颂》
作者:刘道源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主题歌所提到的"浊酒"是什么?其实就是"黄酒"。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喝的也是"黄酒"。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的"绿蚁新醅酒",同样指的是"黄酒"。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煮的也是"黄酒"。陆树铭《一壶老酒》唱的是荡气回肠,歌词情真意切,句句戳心,让人潸然泪下。歌中的老酒也是"黄酒"。"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为我国民族特有的酒种(称之为国粹);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又称"米酒",是一种神奇的饮料,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创始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为中国酒文化的源头,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源远流长。
黄酒是药食同源的养生保健用酒。黄酒在发酵酿制过程中,其微量元素多达上百种,尤其含有21种氨基酸,且包括8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摄取获得的氨基酸。
古今养生保健,黄酒堪称上品,不同于其它酒精饮品;在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组成的"四大家族"中,黄酒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且性质温和。与之相比白酒则酒精度高、性烈;而葡萄酒又含有过高的有机酸,不宜与药物相配伍;啤酒性凉,酒精含量太低溶解不了药物。
班固在《前汉书一食货志》中称:"酒为百药之长,可入药为引"这里的"酒"指的就是"黄酒"。《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黄酒:益气、通血脉、厚肠胃、养心肾、助睡眠、润皮肤、温经散寒、祛风活血、益肾补脑、强腰固肾、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有抗疫驱邪之功。因此,常饮黄酒,健康、时尚。有诗人道;"黄酒不伤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就是喝黄酒的好处。黄酒的养胃暖肾,和血行气等功效、是其它酒品不能媲美的。黄酒发酵而产生的醇香,更是余香绕梁、沁人肺腑。黄酒不甜不辣,入口最适,能者海量自有一决雌雄之地,妇孺老人也能浅酌助兴。
天下的美酒广飘香,有的浓烈壮胆,有的清醇爽口,有的淡雅醒神,有的醇香醉心,唯有这养生黄酒,真乃天赐饮物,烫上一壶幽香四溢的美酒,轻轻托起透明的高脚杯,微微摇晃"观色闻香品酒,杯中美味可怡情,轻啜慢咽细品尝。"杯中的琥珀色光,窗外的万家灯火,身旁偎依的情侣,绕膝的儿孙,让人心醉神迷,简直就是一幅最为美妙的水墨丹青。酒可使人"变寒为暖,转忧为乐"、"百虑养息,万缘皆空。"借用北宋诗家欧阳修的"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让我们因酒而识,因酒而缘,因酒而健康!

宁夏彭阳虎狮酒业有限公司特聘中医药顾问,高级品酒师
刘道源
2021年12月21日于银川

作者简介:刘道源,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曾任银川市楹联学会副会长。现任宁夏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宁夏楹联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医世家,国医大师唐祖宣亲传弟子,学术传承人。中医主任医师,兼主管中药师,全国慢病委(皮肤病)指导专家。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入选《中国中医药名医绝技秘方藏典》编委会专家委员,并参加了大型医学专著《伤寒论类方解》的编撰工作,主编中医专著《古方便读》76万字一部,学术论文多篇。退休前任宁夏窑炉工程公司总经理,历任石嘴山市瓷厂办公室主任,宁夏陶瓷工业集团多种经营公司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