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感怀
作者:王乐音
今天阳光很好。对于我来说,雨天利于思考,晴天利于出神。疫情原因出不了小区,姑且在楼下走几圈。
两个人在用节能模式打乒乓球,不温不火,你推我挡,呱唧呱唧。我觉得照这么打一定会进入香甜的梦乡,但是两位上了年纪的运动员倒是很满意这种休闲的节奏。
我想着,这波换我来了全杀了。于是我感觉自己仍然还是年轻人。这本来没什么疑问,因为我今天刚满23周岁。但是看到一旁大台阶上跑上跑下追逐嬉戏的孩童,我突然又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年轻了,没有那样肆意挥洒满溢的体力的神气了。
去年和朋友一起唱歌,唱张震岳的《爱之初体验》,“是不是我的十八岁,注定要为爱情流泪”,我第一次唱这首歌是在十五岁,初中刚毕业,那时唱这一句多少有点装成熟的心虚。我在22岁唱这首歌时,唱这一句却没有任何装嫩的羞赧,后来我意识到,这就是成年人的优势了:脸皮日益增厚。这虽然表述上不大好听,但是实际上好处不少。不需要自我意识过剩,并没有那么些人成天盯着你,找你的麻烦;不需要过于在意旁人和他物,自己舒心的旅途就是最佳的路线。
然而境界的提升是一个无限推进的漫长的过程,身外之物都是那样炫目,那样具有迷惑性,困于幻象当中是难免的事;他人实际的或是预期的评价,也是那般充满分量,那般富于冲击力,话语入耳之时,一瞬间的犹豫乃至于停滞,更是时有可能发生。

即便如此,我也早已拿定主意,跟随自己真实的内心,就这样慢慢地走下去。我可能走出一条笔直的道路,也可能走出一条蜿蜒的曲径;但是我——至少在当下——是充满欣喜和期待地去迎接这样一条依然未知的道路,不管是什么样的道路,人的一生的意义,并非是为了哪个锚定的山头,更不是为了按部就班地沿着哪一条红线行走下去,而是为了遍览所游历的风景本身;不是为了四平八稳地正步前进,而是为了兴奋地踉跄,快乐地摔跤,再充满希望地启程。即便我走出一个麦田怪圈,我也会邀请国内外记者来进行参观报道。

在我23岁生日的这一天,我要感谢我的母亲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关怀与呵护,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在那些报喜不报忧的日子当中,独自揽下生活的重量;感谢她的开明,让我始终能够自由地寻觅自己的快乐;感谢她的正直善良,给我的一切思考、理论和行动都刻上了闪亮的烙印;感谢她的年轻,感谢她对生活的乐观,感谢她对事业的热爱,使得我能够放心地向前,而少了许多后顾之忧。同时抱歉,那些没能相伴的日子,那些孤独的白天与夜晚,那些未曾出口的思念和牵挂,那些无从提起的需要与缺位,对不起。我爱你。
感谢我的家人们,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时刻牵挂,常常关切;感谢我的老师们,你们的言传身教,是铸造我每一级上升的阶梯的钢铁。
也感谢在我陷入低落或挫折之时,曾经给过我鼓励和支持的朋友们。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你们的心意我亦将始终铭记。
(王乐音写于2022年1月1日下午)
作者简介:

王乐音 出生于西安 ,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他从小热爱文学,五岁开始写日记,2014年获北京大学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铜奖” 。2014年北京大学手拉手励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总决赛交流经验荣获“作文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全国中小学主题征文活动暨北京大学手拉手励志成才全国作文,以一篇《成人》作品获得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2015年5月陕西省“我和高健群一起写故事”的活动中作文《回家》获得二等奖。
2016年5月13日作品《时光祭》发表于陕西广播电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