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女军事家,抗清名将。
她官至明朝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少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四川总兵、都督,一品诰命夫人。
自幼从父习文练武,秦良玉一生戎马四十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秦良玉是一位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巾帼英雄和顾全大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明神宗万历元年,苗族女子秦良玉出生在四川忠州城西乐天镇郊的鸣玉溪边,父亲秦葵诗书持家,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秦邦屏、秦邦翰,下有弟弟秦民屏。父亲教秦良玉诗书字画之余,也不忘苗家传统,从小训练她舞枪弄棒、骑马射箭。秦良玉在这方面展现了令人惊讶的天赋,父亲曾惋惜过她的女儿之身,若她身为男子,日后必定会有巨大的成就。
在父亲的影响下,秦良玉研读兵法,以“饶胆智,善骑射”著称,这是在当时平常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二十一岁的秦良玉长得英姿飒爽,生长八尺之高,人面桃花,远嫁给偏僻的石柱土司马千乘为妻,不顾传统礼教的束缚,协助丈夫万寿寨训练“白杆兵”。

这支军队非常英勇善战,同时也充分展现了秦良玉的文韬武略。他与丈夫配合默契,在杨应龙揭竿反叛时期竭力剿灭悍匪。秦良玉的白杆兵,在这次战役中展露锋芒,一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令无数人肃然起敬。
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俗称土司),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因得罪视察太监邱成云,被陷害入狱,折磨而死。朝廷保留了他的世袭职位,但因其子马祥麟年幼,遂让秦良玉继承丈夫的官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北上卫边,为国效力。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由于当时明王朝动荡不安,频繁易主,使得敌人趁虚而入,秦良玉拼死带领军队保家卫国,在剿平叛乱,逆战反王等战役中立下无数功劳,但还是失去了大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其儿子也身受重伤,让她悲痛欲绝。
明朝灭亡后,秦良玉于清顺治五年寿终,享年七十五岁,结束了她巾帼英雄不平凡的传奇人生。
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做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赞赏,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一九零八年胡适写道:“中国历史上有个定鼎开基的皇帝,有个驱除胡虏的明太祖,有个孔子,有个岳飞,有个班超,有个玄宗,文学有李白,杜甫,女界有秦良玉,花木兰,这都是我们国民天天所应该纪念的”。
郭沫若(他是什么人,我不多说)这样评价这位女英雄:“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楚丰华
2022.1.4
18:00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