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这个名字在涟水县的前进、钱集、小李集乡和经开区的金港办事处,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退休以后被淮安市康复组织乃至江苏省癌友康复系统都称为“热血”志愿者,她为癌友真情服务的一件件感人事迹、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
她愿意做这样的“傻子”她大学毕业以后,开始被分配在经济部门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优秀,很快就被提拔到乡团委书记、组织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纪委书记等行政领导岗位上。工作中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退休后的朱红本应享受天伦之乐,而她却选择了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癌友康复协会(简称淮安开康会)的志愿者。
刚开始开康会的负责同志都不相信,哪有这样的“傻子”?会员知悉后更没有人相信能会有这样的好人?后来在几次公益活动中,朱红终于道出了真言:他在退休之前,父亲不幸罹患了肺癌,虽然她尽了孝心,也为她父亲治病花了数万元医疗费,可惜时间不长她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在她还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时,有一次来参加经开区一个会议,偶然看到区文体中心有一个办公室门口挂着块“癌友康复协会”的招牌,感到有点稀奇,带着疑惑到这个办公室看了一下,并向正在忙碌的几位志愿者了解些情况,才得知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是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癌友服务,为社会和谐、经济建设奉献的一个正规社会组织。尤其是在为癌友服务内容上,听介绍他们做了大量政府想做而顾及不上的事;做了医生想做而没时间和精力做的好事、善事、实事。知悉这些情况后,她恨自己知道有这个癌友康复协会太迟了,要早知道有这样好的一个公益组织,她父亲患癌后固然迟早会死,但不至于那么快就走了。从那天起她就暗暗下决心,待退休后也来这个协会做志愿者。朱红父亲从患癌到花去巨额的医疗费,再到时间不长就去世,使她感受到了一个人患癌后的痛苦,体验了一个家人的感受,才真正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患过癌、一个家庭没有遇到有人患过癌症的人,能感同身受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这个体验触动了朱红的中枢神经,为了圆自己退休后到开康会做志愿者这个梦,她半路出家,如饥似渴购地买了不少康复保健书籍,自己找健康培训机构,拜会医疗专家师傅,仅用两年多时间,她就考取拿到了国家人事人才、中国医学研究、中医适宜技术三项高级管理师职称资质证书。为了帮助淮安开康会做些实事、作些奉献,她明明知道癌友康复协会是个清水衙门,到这个社会组织来做志愿者不但要吃苦、花精力、占用家务时间、还没有什么工资补助可拿,但她愿意做这种这样的“傻子”。

她把癌友康复协会当个家
朱红自从加入开康会志愿者服务队伍后,基本上天天来协会,她把癌友当爱友,癌友也把她当亲人。在协会开展的公益活动中专拣难事、苦事做。见人笑眯眯的,全身充满了正能量。协会没有钱装电话,她主动要求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作为协会的服务热线对社会公布。端午节她利用女士大部分人会包粽子这一优势,倡导协会搞一个包粽子活动。协会活动资金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开动脑筋,粽叶子发动女会员到河边去打,包粽子配料她自己买,包粽子用具她自己从家里带,少数不会包粽子的女会员她现场教。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嘴里哼着小调,加之有两个调皮的老顽童动不动说几句冷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包粽子现场其乐融融。使大家完全忘记了病痛,愉悦了身心。她们还将自己包的粽子送给了部分双癌家庭和五保老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她每次到协会办公室就像一个家庭主妇一样,扫地、擦桌子、烧茶、倒水样样她都来。办公室没有茶叶,她从家里带。自从朱红来协会做志愿者以后,在她的带动下开康会这个大家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大家到一起都是看见笑脸、听见笑声、说话做事都充满了正能量。

她把公益活动当做事业来做
全国癌友康复系统的法人(会长)绝大部分都是从癌友会员中选举产生的,极少数协会因特殊情况也有志愿者被选为会长的。开康会换届选举时,老会长因年龄和身体原因未参选,朱红以志愿者(正常健康人)被全票当选为开康会会长,创了淮安市康复系统的先河。她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她更也知道这个民间特殊的弱势群体完全不同于行政和事业单位,这些会员本来就都是癌症患者,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再把他(她)们组织起来搞公益活动,谈何容易啊?她一边践行“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和谐一片”的办会宗旨,一边探索如何适应、转变癌友康复协会工作的新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介入了角色。为了进一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关注及参与,她用亲情、友情和工作感情来做这项工作,她倡导将癌友康复协会的名称对外改成“爱”友协会,受到协会上下一致赞成,寓意在要求开康会的所有会员要懂得感恩,自己本身要有爱心来回报社会,争做志愿者。同时她利用大小活动和不同场合启发鼓励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加入开康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她先后用正规的方式聘用了市电视台老台长王达顺、市交通部门的陈志和、开发区物管的孙宝功及陆华珍等社会爱心人士为开康会的顾问和志愿者。他们加入到协会志愿者队伍后,为这个大家庭做了许多好事、善事。为协会增添了活力、增加了正能量。会员们个个感动不已!
一个阶段的工作和活动,使朱红体会到:癌友康复协会这个公益性社会组织,想做事是天天有做不完的事,不想做事偶尔搞一次活动也行。但鉴于朱红的性格和多年受党组织培养的责任心,从做志愿者到荣任会长,她一天都闲不下来。为了协会生存的办公及活动经费,她绞尽脑汁、上下奔波,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一笔开发区管委会不到2万元的活动经费。几百个癌友的协会,那么多次的公益活动,这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怎么办?只能是逼上梁山走公益创投的路,否则会长再热心,责任心再强,协会也转不起来、活不起来。但是据我们了解全淮安市有6800多个社会组织,市民政公益创投项目中标仅有8家,那可不是件简单易行的事。朱红为了努力中标,她竟然把接送孙子上学和家务全部转嫁给老公和她家庭其他成员,竭尽全力来攻这个难关。材料弄到夜间就在办公室泡个大碗面凑合凑合,跑有关部门中午来不及吃饭,就从地摊上买个烤山芋来充饥。丈夫看她整天忙碌的样子说她:我看你现在比原来上班还忙,你干脆就住在开发区康复协会吧。开康会的全体同志看她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大家也心疼她,个个把敬佩的眼光投向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市民政局的创投,开康会终于一举中标。
为了使开康会能一声喊到底,声声有回音。朱红会长身先士卒、严以律己,要求大家做到的她先做到。会员、好友都劝她悠着点,她却把协会的公益活动当作事业来做。

她奉献余热不后悔
朱红同志为开康会和社会所做的无私奉献,好多会员都说:我们协会又修着一个好的领头人,是我们全体会员的福份。但社会上也有少数人冷风热潮说她是“痴子”、是“傻子”。对目前社会上的各种议论朱红都毫不在乎,却笑呵呵的说:我退休后的晚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不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决不退缩、决不后悔!我尽管不能光芒万丈,但我会自带光芒,做好人、说好话、做一个正能量满满的普通人。这就是热血志愿者现任淮安开康会会长朱红的思想境界!在她的带领下,开康会几百名会员各人患癌后都花去了数万元的医疗费,有的导致返贫致残,但至今无一人上访,创全国唯一。大家活出了自己生命的尊严和精彩,开康会癌友的五年生存率已超国家平均水平的40.5%,已达70%以上。有爱就有梦,曙光在前方。朱红表示:将会一如既往,继续带领癌友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昂扬的生活状态,把淮安开康会的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