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廖诗林,重庆市武隆区人,教师,喜好文学诗歌,作品散见地方日报、三秦文学等。
◎《小镇记忆 *组诗》(原创)
◆廖诗林(重庆)
■ 鸭子场
站在余家寨錾子岩上
鸟瞰美丽的大溪河
蜿蜒盘旋温柔的静静的来到乌江
这里弯曲的河道命名鸭子场
有一只
有头,有颈,有肚腹,有尾
还有双脚
栩栩如生宛如鸭子
传说是一对金鸭子
在小小的五座山脉汇聚之地
逆流而上
山民们在这里赶集
吆喝声,喇叭声,还有知了声
在共同弹奏
高亢的交响乐曲
小镇人们依然在生生不息

■垭口饭店
我站在望乡台
想到繁华的解放碑
看到这里的一切
在安静
青石板铺成的大道
上梯坎
一条干净的巷道
已成古时的记忆
回想儿时
巷道熙熙攘攘
这是木质结构的瓦房
房里有近二十张方桌
地坪是三合土并不是平整的
赶集的山民
常常在这里用粮票或米
排队换饭吃
老板在大甄子里把饭舀在称盘里称
二两换半斤饭加五分钱的一份菜
自己端在饭桌上
亲戚朋友坐在一起聊家常或叙事
偶而喝二两
兴奋着、高兴着、快乐着
■臊子面
金龙河街转角处
大溪河旁
一栋不起眼的木质结构房
里面座满了赶集的山民
三三两两围座在桌旁
吃着出名的鸭江臊子面
那时的臊子面
是普通人家的奢望
师傅用猪大骨和榨菜头炖汤
猪肉切成很细的颗粒
榨菜切成很小的丝条
混合在一起加点调料在锅里浆炒
做成臊子
装在盆里
现赶的手工湿面放锅里
一会儿师傅用竹筷子把面条挑入竹篼
抖在土碗里
加点臊子焖点炖汤
这就是香喷喷的臊子面
有名的鸭江臊子面
二两粮票七分钱

■三桥九洞石狮子
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
浇筑的成果
历史不会忘记
善良的人们
你们铺路搭桥的善举
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均济桥五洞,板桥三洞
卷洞桥一洞
均济桥板桥每桥各两边一对石狮子
另一对石狮子在庙坝子普圣宫门前
她们都具有象征意义和寓义
这是当地人民的记忆
这一方四通八达
这一方商贾云集
这一方乡村复兴
这一方生活美丽
我们向你敬畏
我们向你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