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风采之声★强音朗诵团】审稿||海梦||中国七台河
审核‖于歌‖中国沈阳
作者‖王锐‖中国大冶
音频‖革革吉祥‖中国北京
诵读‖革革吉祥‖中国北京
制作‖于歌‖中国沈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磁湖水岸
作者/王锐
城市的中心犹如森林,阳光被密密匝匝的高楼大厦遮住。我总想找个好晒太阳的地方,驱驱身上的寒气。
这个礼拜天,太阳很好。老伴正好赴约大冶师范的同学聚会,家里独自我一翁,懒得下厨,便去蔡林记用了午餐。
午饭后我沿着磁湖的水岸,边走边晒太阳。徜徉在和煦阳光下的大自然里,身上一股暖洋洋的气息。忽然从情人路一隅飘来好听的萨克斯风。那声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脚步拐了个弯,我朝情人路方向行去。“情人路"顾名思义是柔情相牵,心心相印的情侣们踩的路。我自觉自己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头,走在这里有些不自在。

然而那萨克斯的婉转悠扬煞是迷人。这荡气回肠中也抒情着呢喃柔美的曲子。就像爱尔兰诗人在海滨的风中听到的,悲哀里产生的爱情和悲哀同样真实。
我走近偏于一隅的水岸,循声望去,见一位手捧萨克斯的老人,眯着眼睛,完全沉醉在自己演奏的乐曲中。他的老伴儿坐在湖岸的石凳上静静的用心聆听。那是一种熟悉的聆听。流淌在阳光里的"天边"、"蒙古人"的旋律带点忧伤,简直能掏空你的灵魂,揉碎后再将你重新引向平静。

奏毕,我以试探的口吻夸老人:"吹得这么好,或许是某个乐队的萨克斯首席哩!"他笑着说;“我是工地搬砖的。"我佩服且痴痴地看着他。他见我疑惑便补了一句,“我的确是搬砖的!"我翘起大拇指赞道:"高手在民间!"
我继续沿着水岸前行。阳光当顶,微风细细,跨越湖心的石拱桥与水中的倒影合成了一轮波动的满月。慢步于桥面,凭栏远眺,一阙平湖照影,岸柳低头梳乱发的诗情画意尽收眼帘。在不经意间,偶尔发现水边的石头缝隙里插着一束纸扎的花,黄黄的,带着凄婉的颜色。据一位用轮车推着瘫痪丈夫的女子说,那水线上的纸花许是祭祀溺水者灵魂的。

我不觉得有煞风景,但还是不禁唏嘘了一声。见那弱女子推轮车爬桥坡费劲,我便去协助了一把。过了桥,那女子推着自己的男人去了情人码头。我以“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这句古词作叹。
我坐在湖沿的石头上,看着湖面发呆。突兀一只潜伏于芦苇丛的翠鸟发现小鱼,迅猛出击一招制敌,刁鱼功夫可了得。真是静如处子藏杀机,动若闪电离弦箭呢!
我伸了个懒腰,仰头一望,又见着一幅动着的画卷。在高高的树梢枝桠上,有一个硕大且精致的鸟窝,横条竖条衔接有致,简直是心思缜密的一件工艺品。只见鸟儿成双成对进进出出,仿若这般恩爱也是为这情人路添趣似的。更有意思的是在雀窝的旁边立着一株高高的柚子树,冬阳衬着黄灿灿的果实熠熠发亮,有着年年“柚”余冬见喜之气。或许这一树无人动用的柚子,就是有意留给这一窝雀的冬粮吧!
一湖冬阳碎离愁,水也迷离,岸也迷离。
(2021年12月19日写于磁湖望月桥)
作者简介一一

【风采文学】驻会文学爱好者。
王锐,大冶人。生于1948年。曾任黄石市教育工会主席。在《清华大学学报》刊登过“挖掘就业位置新增长点”,在《中国工运》及《中国工会理论文库》发表过"关于源头参与的思考"等多篇文章。获得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优秀论文奖及黄石市政府社会科学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长篇小说《沉浮庄屋》作者。
金牌主播简介一一
【风采之声★强音朗诵团】金牌主播及朗诵团副主席。
革革吉祥来自北京,喜欢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享受诵读带来的快乐,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用心灵感悟语言的魅力!深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自己在朗读的路上刚刚起步,仍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