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冬春游016]
正红,钢铁烈士
沈 学 印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在课本里读到顾正红,知道他的一些事迹。随着星转斗移的时光流逝,好像对顾正红的名字有所淡忘,没有了些许印象。
日前,去上海澳门路m50文化创意产业园时,偶遇"顾正红纪念馆″,又想起了这个很熟悉的名字,尤其是对这幢用钢铁材料打造的纪念馆产生了好奇,因为它完全是被锈迹斑班的钢板所包裹着,建筑与装饰,风格都很另类,于是就没加思索的进入了纪念馆。
顾正红纪念馆不是很大,但很肃穆整洁,色泽情调也很庄重,除能看到几名工作人员外基本没有游客,整幢二层小楼都很清静。在我一人楼上楼下观看的一个多小时中,无人打扰,格外闲适,这倒很符合我的独处性情。从浏览的图片展示到文字介绍中,我渐渐地对顾正红的苦难岁月、觉醒成长、参加罢工斗争、光荣加入共产党和最后英勇牺牲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映像,同时也产生了敬仰,因为顾正红牺牲的时候,年纪仅仅只有20岁。

青春韶华,英年早逝。
顾正红不愧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起来的优秀工人代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他以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家国情怀的精魂,并用自己鲜红的血液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光荣。
顾正红(1905年一1925年),江苏滨海人,生于贫苦家庭,1921年随父母漂泊到上海,栖居沪西贫民窟里,阼,曾在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厂、七厂当过工人,其间积极投入工人运动,很快加入共产党。1925年5月15日,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撕毁与工人的协议,顾正红率领工人据理力争,被日本大班开枪击中,光荣牺牲。"顾正红事件″很快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索,同月24日,顾正红所在工厂內外棉纱厂工会举行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各大中学学生到租界示威游行,有百人被捕,数名群众被当场打死,由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并使五卅运动席卷全国,全社会各阶层共有1700多万人直接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人数众多、规模与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罢课、罢市的伟大斗争。
上海工人的罢工运动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同一心声:中华民族奋斗亦死!不奋斗亦死!与其不奋斗而死,何如奋斗而死!可以鲜血铸成民族历史之光荣!
顾正红当年殉难处就位于澳门路300号,原国棉二厂内。如今顾正红烈士雕像和纪念碑就矗立在顾正红纪念馆门前,成为上海市普陀区革命纪念地和文物保护重点单位。
走出这幢钢铁打造的纪念馆,再细细打量他的建筑材料和设计风格,我似乎才明白这其间的绝妙之处和更深奥的寓含。之所以选择锈蚀后的耐候钢板作为建筑立面材料,是因为钢铁既能代表工人革命者的的阶级特征,又能代表工人阶级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更能代表顾正红烈士的工人身份。
用钢铁打造的纪念馆,纪念钢铁一样的烈士,造型新颖,设计别样,巧妙转化,异彩重发,不仅艺术感显现十足,也暗合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理念。
此外,位于顾正红纪念馆后方的烈士殉难处也体现了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以及对于革命烈士的深情缅怀。五块石碑选用的石材都是坚硬的花岗岩,排列也是由大到小,光滑的石材面与石材面的凹凸间形成相互映衬,构成对比,恰好寓意着顾正红烈士牺牲所引发出的一系列历史浪潮,让殉难者在得到欣慰的同时也让祭奠者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这一形象特征也在成为顾正红纪念馆的永久标识。
感悟顾正红纪念馆,受到的最大震撼是:
钢铁,钢性,钢质!
意志,意念,意象!
敬仰,敬慕,敬重!
永恒,永远,永存!
(2022年1月6日早6点36分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金山世纪城2335弄24号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口交叉处近城市沙滩及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臧平立先生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