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乎
文/陈耳
不少微信朋友称我为“作家”,多少令我有些慌恐不安,心中忐忑不安良久;虽然已经数个春秋了。
我是学习矿山机械的,也从事大型矿山机械及开路破碎工艺研究数十年,只能说是机械人、破碎磨碎生产技术人。
至于文学创作,只是我五十二岁以后的事情,在孩子的多次建议下,只是发挥了个人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文字小把戏。
性情之原因,一旦干起文学事,我便没有半天的停滞,无论多忙;不舍昼夜,日或三几篇,或十余篇,临屏指飞;尽心力而为,不惧憔悴而灰白,稀疏了头发。

如此坚持,一不小心就是六年一个月。发自内心,我喜欢读者朋友、文友称我为“作者”或“陈工”;毕竟不带半点水分,而对“作家”的称谓,怕自己多有名不付实。
我创作有短篇,有中篇小说;有自由诗,有格律诗;但主要的还是轻车熟路于散文,有人称之为“随笔”,但篇篇不随意;虽然行文娓娓道来多自然。
我也不想在什么称谓上计较什么。我就是我,迟来的文学执着者,不含水分和杂草的高产者;力求语言文字的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精悍而言简意赅,基本放弃了我赖以吃饭的机械专业和钼金属生产。
兴趣爱好不算少,文学占去了我后半生相当的精力,恰似我的锻炼身体事务;希望自己多投入精力,在学习不断中得到推进,也希望能得到广大文学朋友们的鼎力支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毕竟我的文学创作史尚浅,潜力在我的执着中。
我的机械,我的欲罢不能;我的钼金属工艺生产,挥之不去的辛苦历史。在文学的兴趣浓缩中,我定然尽力而为,高产求质优,不糊弄了那些一如既往支持我的万千文学挚友们……
人人都有兴趣事,都有执着事,相信都是倾力事,为则尽心,求则执着;不忌惮什么,不怕失败,纵然不怎么成功,相信其中定然有着价值的片断和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

冒冒泡泡
文/陈耳
生活中该谁冒泡?工作中该谁冒泡?事业的竞技场上又该谁冒泡呢?
不冒泡的话,李嘉诚是谁?马云是谁?杨振宁和霍金又是谁?若无冒泡,没有几个人知晓他们的。
不要说冒泡只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其实,冒泡属于每一个人,而且不限次数的干系你我他她。
什么事能让人冒泡呢?什么事都行的,有人在正能之事上冒泡不断。而有些人如“明星”之类,实在没泡可冒时,就在绯闻上冒泡,丢人不是事,扬名四海才是事;臭到极致便是香了。
毕竟冒泡扬了名,以至于获利不少,如物质的,又如名誉的等;没有利益,又有谁肯轻易冒泡了自己呢!
力大无穷,足以冒泡;八十多数的老人,秒秒之间击倒青年人的跆拳道好手,那是冒泡。美艳如花者人前一走是冒泡。发了财的校友为母校上亿元的捐资之行是冒泡。司马南狠怼联想和柳氏是冒泡。
冒泡于偶尔,于瞬时,收效有限,甚至于甚微。而多冒泡,勤冒泡于官场,于生意场上,可能是官运亨通,商机无限;甚至于抱得美人归。
冒泡终归是实力。那些英雄人物,自我埋没六七十年,偶尔冒泡之后,那是十四亿人的敬仰和钦佩;是国家的迅速行动,不让英雄及家人吃亏一辈子。
职业的乞丐歌手,在广场上,在公园里凭借自己的实力,展示歌喉;一旦冒泡,收获甚丰,收获了名望,收获了金钱,无须特别的展示舞台;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口碑。
小小孩子四五岁,凭借对唐诗宋词的记忆和理解,一次冒泡,令万众难忘;希望利于其健康成长。
一口唱出多种腔调的音质,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高或低,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到的;乃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凭的有且只有实力了。
冒冒泡泡以为乐;冒冒泡泡有目的;若是才华的实力允许并支持,不管三七二十一,且冒泡一回或多回,莫要自我埋没到永久,还会被人骂为乌龟王八蛋。
冒自己的泡,不伤大雅,不伤及无辜,以真以诚,无非就是展示自己。因为,社会是每一个人的大舞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崭露头角;而不埋没黄金于粪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