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冬春游017]
彭湃,血泊领袖
沈 学 印


"血泊领袖″,是周恩来首次评价彭湃烈士给予的最高肯定,正如毛主席称彭湃为"农民运动的大王″,如出一辙,同为赞誉。
1930年8月30日,是彭湃四烈士(另三人为杨殷、颜昌颐和邢士贞)被捕牺牲、英勇就义的周年,当时的《红旗日报》适时刊登了时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周恩来于1929年9月14日撰写的《纪念着血泊中我们的领舳一一彭扬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号召革命人民"在死难的烈士面前,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随后,1929月10月《太平洋公报》也在第5期上继续刊登周恩来于1929年8月31日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屠杀工农领袖的宣言》,文中号召:"全国工农劳苦群众们!起来!纪念着彭杨诸领袖之血的教训!起来!与帝国主义国民党作坚决不断的斗争!″
彭湃,出生于1896年10月22日,广东惠州海丰龙津溪畔人。早年赴曰求学,1921年5月回国后加入青年团,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江苏省军委书记。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白鑫出卖被捕,当月30日在上海龙华监狱与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人同时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先导者和早期农民运动的领袖。中央时任领导人瞿秋白称彭湃为"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个战士″。他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他却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投入灾践做为第一步,他首先把自己变成无产者,把田地全部交给农民,点燃中国农民运动的火种,成立农会,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率先担任教员,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撰写理论文章,播洒燃烧的革命火种,推广成功经验,领导创建武装起义,转战广东,领导成立苏维埃政府,实行武装割据,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宝贵革命经验。
彭湃被捕后,在狱中被敌人打断双腿,但仍然坚贞不屈,赴刑前还他把衣服脱下送络难友,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彭湃牺牲第二天中央发表宣言,称彭湃为"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彭湃在狱中写给自已爱妻许冰的诀别信,感人动人,催人泪下,"冰妹,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你爱湃″"。
世界的诀别有千百种,一句"冰妹″道尽心中爱,无尽情,感天动地,春秋吟诵。
所以,彭湃的孙女彭伊娜在谈到祖父时总是说:⺀我的祖父才华横溢,是一个有情有义,为理想无私奉献一切的人。″
民俗学家仲敬文也称彭湃是"一个生死于理想的人,他靠理想活着、工作着,最后也为理想欣然死去。″
正是:
海上波涛掀潮涌,
农民情怀铸胸襟。
血泊心声听澎湃,
国际歌响唱大同。
(2022年1月7日早6点36分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金山世纪城2335弄24号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口交叉处近城市沙滩及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臧平立先生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