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触石缝间的生命》
文/轶仁
看到石缝里的生命,常使我感动的潸然泪下。
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的种子撒落到那里。尽管它们也能分享到阳光的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惟有那一切给生命耐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寻找。它们生存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的严峻和残酷。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在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了倔强的生命。
或者,只是一簇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桔荣。它们没有办法生长出宽阔的叶子,因为空间的限制,找不到供给生命足够的营养,它们只是三两片长长细瘦的薄叶,细微的叶脉诉说着生存的艰难,甚至,它们意在-簇簇瘦小叶下长出根须,很少向母体吸吮营养,然后,自去寻找那不易觉察的石缝,去延续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生命。这本能是多么的珍贵,生命有权辉煌壮丽,生机就是这样的不可抑制。
或者,就是一团小小的野花,石缝间的蒲公英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出高高的躯干,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叶因桔萎而失去光泽;只有根成了强固生命的筋糸。仿佛那悬崖上带柔的藤蔓,如同那带钢的绳索,深爬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成了攀登着手中的抓绳。
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限制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命原夲就是拼搏,生命又在被环境改变着。
而今,最令人感叹的却是石缝间,竟然生长出来参天的松柏来,雄伟苍劲,巍峨挺拨。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向上,一直向上,不曾停歇。它们向上是多么的不易和艰难,扭转和磨擦让树皮结满了伤疤。生长的每一寸,都要经过几度酷暑和几度寒霜。然后,伸出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于悬崖断壁,高山峻岭,盘根错节地从一个石缝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钻出耒,像犀利的鹰爪抓住生命可以栖身的地方。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在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身的潜能和生存的能力,发现自我,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具有震憾人生的力量,它使人生变得神奇而辉煌,更能揭示出壮丽的心灵世界!
写与盘乐
2022年1月8日晚上《孤寂也是人生》
文/轶仁
屋外,阳光明媚温暖。
轮回随风飘荡温馨的感觉。
室里静谧清净,身感舒适。
静静的空间,我独坐桌前,饮茶品酒,翻阅书籍,走进古今,眼前是祥和温柔的岁月,这样的日子我却早已习惯,也早已熟悉。
起初还不能接受,倍受煎熬。
那种清静的孤独,死寂一样的沉寞。
静,足以让空气凝固。
再到后来,便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都渐渐的习惯,没有一丁点声音的世界。
一个人,一杯茶,一壶酒,一本书,享受生命的恩赐。
有时候,就这样在思想的牵引中,默认这种孤寂的日子。
也许发自心底的期盼,或许早已期待这样的寂静,会让我从阅读中,就悄悄地带我走进另一个繁华的世界,欣赏着热闹与吵杂,也就这样心悦地,在奔涌的时间里,走过生命的足迹。
我从心底理解这种孤寂。
我不喜欢,从小就不曾喜欢去热闹的地方,去人多的集体。
我总固执地认为,那里面会有是非的滋生。人多的地方,我不多去。
人多的地方,总是隐藏着鬼诈,流淌着是是非非。我觉得,不去接近,心便轻松。
在这样的季节,无需去逗那些个无聊。走入诗词之中,尽情畅游,去领略远山静穆的林海,听黄河流淌千年的涛声,感恩山风送来的清爽,感叹皑皑白雪的纯美,让心归于平静。
让这样的情趣,带走这孤寂的日子,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一碗清茶,一本好书,在茶的清香中,慢慢品味生活的滋味,在书本的引领下,给孤寂涂上色彩,孤寂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外面阳光灿烂依然,感悟天地间,在日月的轮回里,都将会有这样的一段时间,感触也许都不一样。
在另一个繁华的世界,遇到了寂静就去亲近,这未必不是好事,在这个争名夺利的世界,也常常,是不多见幸运。
把寂静当成幸福,在冷静中充实,去与它相随相伴,去展望寂寥孤单后的热情
写于盘乐
2022年1月8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