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严话【民俗】
话 说 “腊 八 节”


农历的腊月初八,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有熬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民间有很多传说。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据传,在汉代我国就规定腊月初八为腊祭日,每到腊八这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准备一锅别具风味的粥。它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和各种豆类等用微火熬煮的粥。该粥食材丰富,煮熟后色赫,因在腊月初八这天熬制,故取名“腊八粥”。腊癸时,先将粥盛于碗内,再分别置于庭院的天井、石碾磨盘和家畜家禽的圈舍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喜迎吉祥之意。第二种传说是为纪念岳飞。北宋末年(1127年)。盘踞北方的金朝率军南下攻取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公元1133年至1142年后的十年间,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率军多次击溃金军,先后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及商州、虢州、郑州、洛阳、郾城、颖昌等地。然而,昏君赵构受朝中奸臣所惑欲与金求和,当年以12道金牌令急召岳飞回京,无可奈何的岳飞便率军迅急班师,一路粮食不济,百姓闻讯后,户户送粥饭接济劳军。此时,恰是腊月初八前后。进京后,岳飞等即遭奸臣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并与公元1142年1月遇害。岳飞等被害后,百姓们便于每年的腊月初八自发的煮起这百家粥饭以示纪念。第三种传说则是明太祖朱元璋喝腊八粥的故事。朱元璋儿时家境贫寒,在财主家放牛,每日不但吃不饱饭,还经常挨打受骂。有一次在牵牛过独木桥时,老水牛不慎跌于桥下将腿摔断,财主闻后将朱元璋关进一破屋。被关期间,朱元璋却在屋内的角落里发现了一老鼠洞,挖开后一看竟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等,样数很多。随设法逃出屋子,将鼠洞内的粮食悄悄带出熬煮。也许是多日未进米食的缘故,朱元璋吃后深感该粥十分的香甜。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小时候吃的这道粥饭,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而享用该粥的日子恰是腊月初八。从此,便把每年的这天定为了腊八节,之后人们便形成了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第四种说法源于佛教。传说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正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粮粥饭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寺院便有用香谷和干果熬煮粥饭在腊八这天赠食佛门弟子和善男信女的传统。

传说也罢,传统也好,中国人过“腊八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过腊八的习俗是自:宋朝以后逐渐形成的。每逢腊八,无论朝廷、官府,还是民间,人们都会熬煮粥饭,长此以往,便有了腊八节煮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它是一种由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葡萄干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花豆)等在内的多种食材混合熬煮的粥。腊八这天,人们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进入腊月后,过年的气氛一天胜过一天。腊八这天人们会用醋泡蒜,经过二十多天后,无论醋、蒜,都别有味道。经蒜泡过的醋中带有浓浓的蒜香,吃起口味更佳。

过了腊八就是年,正所谓:“腊月初八,地冻天寒。锅里煮着苦辣酸甜,你一碗,我一碗,喝一碗粥来心中暖。腊月初八,期盼团圆,锅里煮着满满的思念!你一碗,我一碗,盼望亲人回家过年。腊月初八,熬粥泡蒜,年终岁尾别留遗憾,拢拢帐,别欠钱,收支平衡家庭才平安。过了腊八,就要过年,岁岁年年苦中有甜。别烦恼,别心酸,穷过富过都是年!”
2021年腊月整理编写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东方武鸣、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何兰青
东部文学社社长:小小
渤海文学社社长:司汉朝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本期编辑:追梦天涯
中华诗歌联合会中原文学社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