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的名气
文/乔盛
文人的志气,文人的傲气,文人的骨气,文人的才气,这“四气”一气也不能少。有朋友说还有一气“名气”更不能没有。
那我就说一说文人的名气。何为名气?名气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取得成果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扩散的知名度。名气大,影响力也大,知名度也高。文化艺术名人一般都把这种名气看的十分重要。功名利禄,名排在第二,足见名气对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文友争第一争第二,或是要当某地方文化圈子的老大老二老三,实际上就是要争谁的名气大。
我以为名气是需要的,名气大总比名气小好。可是也不能为了争谁的名气大小,相互之间各吹各的牛,甚至明争暗斗,拉帮结派,闹不团结,攻击对方,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名气再重要也不如朋友文友之间的感情重要。名气是一股风,刮过去了,也就消失了。只有成果与功绩才能流方后世。
文人啊,别把名气看的太神了。有名气当然好,没有名气也不要硬去争。顺其自然,活的轻松一些。不为名而生,愿为功而死。对乎?

乔盛,笔名塞风、路阳、林木,陕西省神木市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地方担任过副县长,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管的中国经济时报社。资深编辑记者、研究员、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出版专著有长篇小说《黄沙窝》、《黄黑谣》、《滚烫的岁月》、中篇小说集《西部儿女的壮歌》、散文集《黄土地上的美男俊女》、《割不断的故土柔情》、《红山丹》、《黄河长城的绝唱》、《大美河山》上下卷:《女人的西部世界》、《男人的东部王国》、诗歌集《长江军魂的丰碑》、《滚滚江河唱英雄》、《共产主义万岁》、《假如我当省委书记》、报告文学集《战争岁月》、《我的青少儿时代》、理论著作《一个记者与作家看世界》、《西部大开发》、《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9提出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论”,创立以信天游为主旋律的“诗哲性伦派文学流派”。其理论著作《治国论》、《领导论》、《干部论》、《人才论》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机制格局以及发展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长按二维码关注 衡湖诗苑 衡水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