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音符
文/苏红军
闲来无事,街头散步。不经意间看到路对面人行道上有一群穿着蓝色工装,戴着红黄蓝不同颜色头盔的建筑工人,正在匆匆走过。他们每个人头上戴着的帽子,随着步子的移动而不停地晃动着。远远看去,在这冬日阳光、绿荫掩映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就像是一个个和谐美妙的音符,同城市喧哗的人流,优美的环境融合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你再看看这城市范围由小到大,楼房由低到高,城市道路由窄到宽,花草树木由少到多,每一项变化,每一点进步,哪一样能离得开这些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
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脚踏冰雪斗严寒,头顶烈日战酷暑,用勤劳的双手扮靓了这座城市的美丽。是他们背井离乡,舍得放下,才换来了一座城市居民的快乐团聚。
试想,假若没有他们的出现,高楼大厦不知何时才能拔地而起,人们在低矮的平房里,不知还要在拥挤和倦屈中度过多少个难熬的年头。假若没有他们的奉献开拓,我们脚下的路,更不知在泥泞与尘土间,还会延续多远多久。
当我们走进社区,步入楼院,看到的是一栋栋高楼和规划有序的曲径回廊,还有那绿意葱茏的公园般景观。这一切都是他们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固守日月有暖凉,见证光照有短长所换来的。是他们背井离乡、舍家弃子,蜗居在那低矮的板房才有了今天我们入住的高楼洋房。

是啊,什么是思念,什么是夜长?与亲人和儿女相聚,对他们来说只能是出现在梦乡。来自父母和爱人的嘱托,温馨提醒与贴心关爱,无时无刻只能在他们耳旁回响。春夏秋冬,雪雨风霜,这一切的一切,他们每日每夜,无时无刻不在饱尝。
作为现代城市的建设者,他们不仅在为优美环境的升华而开拓,更为未来幸福指数提高而探索。当他们完成了理想的工期,回首瞭望亲手筑起的靓丽大厦,情不自禁间,喜悦总刻在那一幅幅奥黑的脸上。
你看那蓝天下,
雄鹰在展翅飞翔。
你看那脚手架上,
浴满了金色的阳光。
我们是光荣的建筑工人,
赤胆忠心为人民。
为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不辞劳苦奔走四方。
前面总是辽阔的土地,
身后总是崭新的楼房……
这是一首《建筑工人之歌》他们是这样唱的,何尝又不是这样做的哪?
此情此景,我也想为那些常年奔波劳碌的建设者们献上一曲:
风吹雨打哟,拓呀么拓荒野,
汗流浃背哟,你从来不停歇。
攀爬塔吊不惧险呀,勤劳心如铁。
钢筋编织春秋梦啊,
凝土浇筑,大呀么大计业。
纤手打造新楼宇,诚心奉献为和谐。
纤手打造新楼宇,
诚心奉献为和谐,为呀么为和谐。
作者简介:
苏红军,河南巩义人。退伍军人,私营企业主,文学爱好者。系郑州市作协会员,巩义作协副秘书长,《民俗古今》主编,巩义民俗文学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