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市寻古》
作者:于家荣
好事竟然有那么凑巧,今年七月初,我到齐齐哈尔市儿子家第四天,便从微信中得知文友李世俊大哥也来到齐市女儿家,于是,我们就相约在齐期间共同结伴游玩……
齐齐哈尔市虽不比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历史久远,但名胜古迹也不少,它的历史文化还是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吸附力。
我跟世俊兄约定,在有数的几天游览中,专看古迹。
那天傍晚,我俩在“万达广场”门前相约后,首先去的是卜奎大街与北大街交界处的“玛布岱广场”。
“玛布岱广场”坐落着一片清代建筑群,中间有一尊“玛布岱”的坐姿雕像,面容庄重,目光犀利,给人以稳若泰山之感。
玛布岱,达斡尔族,苏都日哈拉人。大约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玛布岱以京城侍卫的身份被派任到齐齐哈尔任索伦、达斡尔总管,此时的齐齐哈尔称为“村”。时年二月,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要求玛布岱派出人力、畜力和车辆协助运送造船用的桐油等物资,而这时玛布岱所辖的民众正在运送由瑷珲仓借出的种子,如果执行萨布素将军的命令,就要误了农时,影响百姓一年的收成。玛布岱一边派人向萨布素将军解释,一边向清朝政府统治蒙、回、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呈文曰“民力不支,牛只不敷”,获得了停止协助的批准。他的这一举措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这一年夏天,玛布岱会同七位佐领、七位骁骑校等人再次呈文清朝政府,提出建立齐齐哈尔城的要求,玛布岱并亲自呈文。
1691年(康熙三十年)正月,将军萨布素进京述职时得谕旨:“不误农时,乘闲筑城”。回到齐齐哈尔的萨布素与玛布岱一起来到嫩江岸边,寻找筑城的位置,他们“详查地方,于嫩江东岸卜奎驿站地方丈量筑城处所”。
因此说,玛布岱是建设齐齐哈尔城的第一功臣。
第二天,我们约好去齐齐哈尔博物馆,但步行至建华区东二道街时,又见一青砖青瓦、凸脊翘檐的古宅,里面住了人家。我们进了院子,见是一座清朝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在北面一间的墙上,有一块标明齐齐哈尔市政府2002年确定的文物保护建筑的黑底金字的石牌,牌子正中的大字是“果考亭故居”。
“果考亭”何许人也,我和世俊大哥一无所知。
事后我查史料记载:果家祖籍山东蓬莱,明崇祯十年,其先人率族人驱军船航海,抵辽东投奔满清。康熙二十二年,果家天佑军率水军随萨布素北征罗刹,同沙俄激战,收复亚克萨。亚克萨之战胜利后,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果家从征人员随萨布素移驻齐齐哈尔,康熙皇帝亲赐大夫第。
果家人才辈出,乾隆年间出了果德兴,此人文武全才,足智多谋。智破盗马案更是一时传为美谈。嘉庆元年升任墨尔根汉军佐领,后调回齐水师营四品。精通满汉文学,善绘画,好歌咏,声名远扬,且礼贤下士,但见通文墨者,礼之惟恐失,曾任齐齐哈尔第一任官学学长。
接着,我们俩又参观了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黑龙江将军府。
将军府,是清代黑龙江将军在卜奎古城的官邸,清康熙三十四年,由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兴建。相传乾隆年间,皇帝西巡,将军府作为备用行宫,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形成3层院落、4栋青砖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齐备的建筑群。将军府作为古代黑龙江的第一官邸,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从康熙时的萨布素在卜奎古城开衙建府,到光绪末年寿山将军在府内自尽殉国,历经清代8个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龙江将军中,只有少数几位将军不曾在此居住过。
另一古代建筑——黑龙江督军署古建筑,位于齐齐哈尔市区卜奎大街北段东侧,市博物馆北邻,
我们进去参观时,正赶上一所学校来此集体参观,人很多。我们还看到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带着三名外国客人参观,几名外国人好像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那小伙用外语给他们解说,他们听得很认真。督军署古建筑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和一组“凹”字形的三栋平房,房屋前后二进,恢弘高大,全部为青砖素瓦,是绝无仅有且弥足珍贵的晚清建筑。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清末、民国、伪满直至解放初期,这里都曾是黑龙江省的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督军署建成之时,也正是政权更迭频繁之际,军阀拥兵割据,战乱连年,先后有宋小濂、朱庆澜、毕桂芳、鲍贵卿、孙烈臣、吴俊生、万福麟、马占山等在此办公。现在,这所重要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很好的保护,经过修缮清理后已成为齐齐哈尔博物馆的组成部分。
齐齐哈尔的历史文化很丰厚,三五天时间是查看不完的,我和世俊大哥商定,以后有机会再慢慢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