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出的是由深圳诗人陈昌华原创,由三位曾经军旅的退役老兵激情演绎的《将军吟》三章。谢东升:一位著名朗诵艺术家、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杨建松:一位退役大校、退休后热心致力于网络朗诵艺术的传播者;李晓军:一位曾担任前军委主席阅兵现场解说的资深播音主持人。《将军吟》三章,句句发自肺腑,声声震撼人心,前辈的战斗足迹和音容笑貌,就像一座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祖国大地和我们心中。
《将军与小兵》
原创:陈昌华 朗诵:谢东升
音乐设计:君子伯牙 视频制作:荣跃增
——开国大将陈赓,给女儿讲过这么一个悲壮的故事……
身经百战的将军,见到过
无数的流血牺牲
戎马一生的将军,亲历过
太多的残酷场面
唯有草地上悲壮的一幕
给将军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每每讲起,将军就
痛哭失声,泪流满面

望不到边的草地
不知吞没了多少战友
危机四伏的沼泽
已经走了第四天
将军遇见了一位小兵
下马来到他的跟前
这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没名沒姓叫九斤半
为了埋葬死去的母亲
他把自己卖了
九斤半稻谷的价钱
红军路过解救了他
参加红军那天
他自己报名九斤半

九斤半,听着是那么辛酸
从此成为队伍最小的一员
将军见他坐着休息
就要用自已的马驮他一段
九斤半上气不接下气
扬着面黄饥庾的小脸
他笑着说,我沒事
团长,你不用管
马你还自己骑吧
我歇会再往前赶
无论将军怎么相劝
九斤半也不肯骑上马鞍
无奈之下将军掏出干粮袋
想匀给他一把青稞面
九斤半拍着自己的干粮袋
放心吧,我有吃的
那干粮袋看着鼓鼓囊囊
九斤半说得那样自然
你先走吧,团长
我等等后面的管理员
将军骑着马离开了小兵
嘴里还嘟囔了一句
这小鬼还真不简单
等将军骑马赶到了前方
突然发现了管理员
将军的心猛地抽紧
掉转马头拼命往回赶
晚了,一切都晚了
就在刚刚相遇的地方
九斤半已经气息奄奄
他根本再没力气站起来
就那么躺着仰面朝天
将军把他抱在怀里
大颗的泪珠砸在胸前
你怎么这样傻呵
你为什么把我欺骗

九斤半只说了一句话
团长,只要我能走
我还要当红军
就永远闭上了双眼
将军捶打着自己的脑袋
嚎啕大哭,泪洒荒原
将军打开九斤半的干粮袋
一块烧黑的牛骨在里面
上面还留着清晰的牙印
那是九斤半最后的晚餐
残阳如血,染红了草地
一块牛骨,默默无言
将军向小兵,敬上了
最后一个军礼
晚风飘荡着九斤半
最后的呼喊

几十年过去了,将军
还不能原谅自己
怎么就受了一个孩子的骗
但将军心里明白,九斤半
用最后的谎话,诠释了
一个小战士的忠诚
用一块牛骨,昭示了
至死不变的信念
铁流两万五千里
有多少像九斤半
一样的红军战士
把生的希望,留给了
生死与共的战友
把一腔热血,洒在了
祖国的万水千山

2016年10月23日
《将军的摇篮》
原创:陈昌华 朗诵:杨建松
音乐设计:铁马豪歌
《将军的摇篮》朗诵音频
(请点击播放)

一踏上这片土地
泪水就潮湿了双眼
一扑进这个怀抱
心中就感慨万千
我的魂牵梦绕的红安
我的将星云集的搖篮
曾经当牛做马的镰刀
年年收割的只有贫困
曾经浸透血汗的铁锤
天天砸下的只有苦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哪里有锁链就在哪里砸烂

镰刀变作了反抗的梭标
铁锤换成了杀敌的枪杆
当红军去,当红军去
千家万户走出了多少好儿男
拋头颅去,洒热血去
人民的子弟为了人民打江山
此一去关山几万里
风萧萧兮江水寒
此一去14万英雄儿女
几人征战几人返
此一去青山处处埋忠⻣
何必马革裹尸还

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
这是一个共同的家园
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
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创建
红二十五军在这里诞生
红二十八军在这里改编
烈士花名册22552人有名有姓
红军队列里三个人就有一个红安籍贯
军史上彪炳千秋的纪念碑
共和国当之无愧的将军县
两位国家主席从此走出
一位是董必武,以为是李先念
两百多位将军群星灿烂
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是领头雁

生离,他们告别了家乡和父老
骑马挎枪打天下
死别,他们掩埋了倒下的战友
继续向前向前向前
就这样,他们穿越了枪林弹雨
就这样,他们冲进了开国大典
我的大斛乡的兰桂珍大娘
把丈夫儿子和四个兄弟都送上了前线
亲人们全部为革命捐躯
只剩下她孤苦伶仃四处讨饭
她把仅有的两亩田换了20斗米
为断粮的红军解除了危难
我的兰州军区的韩先楚司令员
为那个寒冬腊月雪中送炭
他下令调拨五万件旧军大衣
为贫困的故乡遮风挡寒
他说他对不起红安的父老乡亲
他说他和儿孙一起偿还这笔钱

自从他们走出授銜的怀仁堂
他们就在军旗上刻下不朽的功勋
自从他们凯旋归来在出发地
他们就在将军县留下经典永流传
自从他们魂归故里在出生地
他们就和红安生生死死永相连
啊!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土地
啊!心连心肩并肩的将军县
敬礼!我们戎马一生的老前辈
敬礼!我们铁血红安的红色血缘
这方红色的水土红色的人
这片红色的大地红色的天

忆当年,后来人接过了接力棒
红安的精神代代相传
看今朝,新时代开始了新长征
薪火相传快马加鞭
将军含笑九泉,谁不夸俺家乡好
人民幸福安康,红色江山更壮观
2021年10月10日
《将军的江南》
——致打造了陕北南泥湾、新疆五家渠两个江南的王震将军
原创 陈昌华 朗诵 李晓军
音乐设计 李晓军 制作 一方文化
《将军的江南》朗诵音频
(请点击播放)

陕北的南泥湾啊,陕北的南泥湾
三五九旅的垦荒地
边区生产的试验田
天山的五家渠啊,天山的五家渠
农六师部的所在地
建设兵团的责任田
虽然地处着关山万里
尽管相隔着年代久远
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
都是子弟兵铁打的营盘
都有着一个动听的名称
一个陕北江南,一个边疆江南

怎能不想起王震将军
从三五九旅旅长到新疆军区司令员
怎能不念叨这支队伍
从南征北战到屯垦戌边
怎能不感叹时代变迁
从丰衣足食到沧海桑田
我的老旅长啊,我的司令员
你的戎马生涯献给了民族的解放事业
你的老骥伏枥踏遍了祖国的海北天南
我的司令员啊,我的老旅长
你捐献的眼角膜仍注视着这片土地
你最后的骨灰撒在了新疆的天山

真想唤醒王震将军的在天之灵
和彭德怀元帅一起再回来看看
看看这座现代化的卫星城
看看这个乌鲁木齐的城市圈
看看青格达湖四星的风景区
看看纪念将军的博物馆
请允许我再向将军报告
您最关心的民族大团结
全市有24个民族住在一个家园
2020入选了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还有两所地方高校
已有一千多名毕业生走出了校园

陕北的南泥湾啊,天山的五家渠
天山的五家渠啊,陕北的南泥湾
将军一手打造了两个江南
三五九旅啊,建设兵团
建设兵团啊,三五九旅
将军永远牵挂着万水千山
2021年7月11日
本刊编辑:杨建松

作者陈昌华: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出版诗集、文集四部。主编各类著作五部。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

朗诵者谢东升: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朗诵者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秘书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朗诵李晓军:一级播音员,洛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原主任,资深播音员主持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朗诵艺术团洛阳团艺术总监,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多次担任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和洛阳市重大活动的主持播音工作,2004年担任前中央军委主席阅兵现场解说。一位致力于朗诵、表演艺术的传播者。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