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
文/叶
第一次当妈妈的感觉很奇妙。
严格说来是一种无可言表的紧张。做惯了女儿的我,忽然一下子自己也有了一个女儿,那感觉……想想吧。当一个活生生的小人儿,被抱在自己怀里。没错,就是被。因为我不知道怎么下手,唯恐自己一不小心,会弄伤了眼前这个闭着眼睛吧哒嘴的小生命。她真是从我肚肚里出来的吗?太娇弱了,我一时紧张的忘了自己。更多的是幸福,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满满当当装满了我的整个身体。仿佛开了锅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溢……
女儿的出生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快乐,同时也让我不知所措。要知道我自己也还是个尚未长大的孩子。想胜任妈妈的角色,怕只怕难上加难。甩个文词就是任重道远了。连最最基本的喂奶也不会。真是笨死了。只能等妈妈给我全部弄好,再把小人儿放在我怀里,才可以给孩子喂奶。
孩子出生的时候头盆不称,产伤导致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在骨膜下积聚,形成单侧血肿,出生后逐渐增大。大概是因为血肿的缘故,孩子一小时哭醒来一次,怕孩子哭泣的时候会影响到血肿的吸收,所以每醒一次就要喂一次奶,根本不敢睡沉。几天下来,我就觉得自己有了一种快要撑持不住的崩溃。哪哪都是绝望!开始有多幸福,后来就有多绝望。提着的心什么时候可以放下啊。得亏是年轻,不然也许真的撑不下来。关键是妈妈和婆婆也要跟着受累,这让我既不安又愧疚。直到二十几天后孩子的血肿完全吸收了。谢天谢地。这一个月的累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和母亲们终于不用这么累了。女儿也变戏法一样,一天一个样地慢慢长大。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她开始对书和音乐有了自己初步的判断。当看到电视广告里的小女孩,就会目不转睛的盯着,粉丝一样露出天真无邪的微笑。当我拿着书报纸读的时候,她会认真地听。她开始学说话了。
听她第一次叫妈妈,我忽然便呆住不动了。傻傻地盯住我的小人儿,转眼间泪流满面。她反而很沉得住气,笑吟吟地望着我。然后不慌不忙做了个求抱抱的姿势。我的心都要融化了。母亲以过来人的目光望着我,意味深长地和蔼可亲。此情此景,终身难忘。
当学会了几个最简单的文字组合,再听我读书,她就会发出‘不丢不丢’的声音。应该是在模仿我!很快到了两岁,她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闲来无事,整天在炕沿上乱画。于是我就开始教她写数字,从一开始。她那认真劲儿,真让人忍俊不禁,小嘴嘟嘟囔囔边说边写,任谁看了都心生欢喜。于是,
我开始给她买磁带,听儿歌、背古诗。她玩儿的不亦乐乎!一天到晚缠着我!也别说,还真跟着磁带里的古诗学会了好多。这大概就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功效吧?功到自然成。很多事情其实根本不需要刻意为之。重要的是环境和引导,只要孩子自己有了兴趣,其他不过是水到渠成的顺其自然而已。

不幸的是。女儿八个月的时候,由于我的大意,感冒咳嗽转成了小儿肺炎。这也成为我一辈子的愧疚。因为我总觉得是自己对孩子照顾的不够好。才让她得了病。她受罪,我受刑。每年春冬两季都要输液。可把我们一家愁坏了。那么小的孩子输液实在不容易。这成了最让人头痛的事。护士扎针费劲,孩子多次遭罪。在几次扎针无果后,实在不忍心,于是我们选择了让护士长亲自动手。毕竟是护士长,一针就好了。可是输液时间长了大人孩子都受不了。一个疗程下来,大人孩子各自瘦了一圈儿!就这样持续到三岁下半年,孩子的抵抗能力逐渐增加,加上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以后再也没有犯过病。
四岁。女儿进了幼儿园。我也生下了儿子。只能把她托给奶奶照顾。她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任务就是抱弟弟。我们不忍违拗女儿的心意,只好把弟弟捆绑的严严实实,战战兢兢放在她怀里。她做出俩手摊开的动作,大人们则严阵以待,拉开架势,时刻准备着接住有可能随时遇险的老二,哈哈。整个动作完成。这就算是抱了弟弟。真是让人胆战心惊。

一年级。拼音成了孩子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要求我们教拼音。我们只好先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自己拼读,怎么也连不起来,有点尴尬。就在我们磕磕绊绊的拼读中,孩子自己已经明白了:完完整整的把一句话拼了出来。此时此刻我们才反应过来,反倒是孩子在教我们了!
三年级。奶奶再也无法辅导女儿做作业。我们把女儿接回了自己的家。儿子也上一年级了。就这样,两个孩子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她们的读书生涯!
